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4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如果处理不干净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废气处理主要采用喷淋和吸附,加长喷淋的密度和时长,可以很好的溶解部分物质,但是对喷淋液造成二次污染,喷淋液会造成饱和;吸附一般采用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很好的去除异味,但是同样容易饱和,在趋于饱和时处理效果便较差,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成本。

喷淋装置等设备较为大型,根据不同使用场所和环境进行规划和安装,一些管路需要重新布置焊接,其过滤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要求,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存在处理效果差、容易二次污染和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它包括盛有喷淋液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管;所述箱体内被隔板分成多个喷淋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孔和回流孔;所述箱体的上面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各个喷淋室连通,并在喷淋室内设有喷头;所述喷淋管的进水端设在一个喷淋室内;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增氧管和气泵组;所述增氧管通过竖管与每个喷淋室连接;所述竖管的末端在喷淋室的底部设有多条横向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相连通的气盘;所述气盘上设有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由4片隔板分成5个喷淋室,分别编号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第三喷淋室、第四喷淋室和第五喷淋室,其中进气口设在第一喷淋室上,出气管设在第五喷淋室上;所述每个喷淋室的长、宽和高相等,尺寸为3m,箱体整体尺寸为15m×3m×3m;所述喷淋室内的液面高度为2m。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的通气孔高度在液面以上,相邻隔板上的通气孔错位分布;所述回流孔在隔板的底部;所述回流孔设有多组,在隔板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淋室、第三喷淋室和第四喷淋室的中间设有喷淋竖管;所述喷淋竖管的下面设有贴在底部的液下泵和围栏,上面设有螺旋喷头;所述螺旋喷头的高度为2.2m-2.5m。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液包括水、活性污泥和菌种;所述活性污泥在水中呈悬浮状态,菌种采用可以分解有机物的复合菌种。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下面设有排放口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滚轮连接口;所述箱体内设有加固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废气经过污泥液过滤,废气中的有机物被菌种吞噬,从而循环利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存在处理效果差、容易二次污染和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喷淋室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淋管连接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箱体3、增氧管4、气泵组5、竖管6、喷淋管7、观察盖8、出气管91、第一喷淋室92、第二喷淋室93、第三喷淋室94、第四喷淋室95、第五喷淋室10、隔板11、喷淋竖管12、螺旋喷头13、液下泵14、围栏15、分支管16、气盘17、通气孔18、回流孔1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根据图1-图3,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它包括盛有喷淋液的箱体2;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另一端设有出气管8;所述箱体内被隔板10分成多个喷淋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孔17和回流孔18;所述箱体的上面设有喷淋管6;所述喷淋管与各个喷淋室连通,并在喷淋室内设有喷头19;所述喷淋管的进水端设在一个喷淋室内;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增氧管3和气泵组4;所述增氧管通过竖管5与每个喷淋室连接;所述竖管的末端在喷淋室的底部设有多条横向分支管15;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相连通的气盘16;所述气盘上设有气孔。

所述箱体由4片隔板分成5个喷淋室,分别编号第一喷淋室91、第二喷淋室92、第三喷淋室93、第四喷淋室94和第五喷淋室95,其中进气口设在第一喷淋室上,出气管设在第五喷淋室上;所述每个喷淋室的长、宽和高相等,尺寸为3m,箱体整体尺寸为15m×3m×3m;所述喷淋室内的液面高度为2m。

所述隔板上的通气孔高度在液面以上,相邻隔板上的通气孔错位分布;所述回流孔在隔板的底部;所述回流孔设有多组,在隔板上均匀分布。

所述第二喷淋室、第三喷淋室和第四喷淋室的中间设有喷淋竖管11;所述喷淋竖管的下面设有贴在底部的液下泵13和围栏14,上面设有螺旋喷头12;所述螺旋喷头的高度为2.2m-2.5m。

所述喷淋液包括水、活性污泥和菌种;所述活性污泥在水中呈悬浮状态,菌种采用可以分解有机物的复合菌种。复合菌种包括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油脂分解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废气种类而选择投放。

所述箱体的下面设有排放口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滚轮连接口;所述箱体内设有加固筋。喷淋液可以通过排放口排出,然后对箱体进行移动,移动时可以通过在支架上安装滚轮进行。

所述箱体的上面设有可开启式观察盖,观察盖与每间喷淋室相对应。

所述出气管端设有除湿棉层。

废气经过进气口1进入箱体内,依次经过5个喷淋室,在喷淋室内与喷淋液充分接触,废气中的有机物与喷淋液溶解,净化后的废气经过出气管8排出。

喷淋管在箱体上设有3根,每根喷淋管在喷淋室内设有5-9个喷头,每个喷淋室内设有15-27个喷头,喷头向下喷淋;所述喷淋竖管通过螺旋喷头12向上喷淋,喷淋液接触箱顶后,滴落回喷淋室内。

气泵组4通过增氧管3和竖管5将空气输送至喷淋室内,空气经过气盘的气孔以小气泡的状态排出,空气与喷淋液充分接触,为菌种提供氧分,空气冒出液面后,与废气一同从排气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废气经过污泥液过滤,废气中的有机物被菌种吞噬,从而循环利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存在处理效果差、容易二次污染和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它包括盛有喷淋液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管;所述箱体内被隔板分成多个喷淋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孔和回流孔;所述箱体的上面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各个喷淋室连通,并在喷淋室内设有喷头;所述喷淋管的进水端设在一个喷淋室内;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增氧管和气泵组;所述增氧管通过竖管与每个喷淋室连接;所述竖管的末端在喷淋室的底部设有多条横向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相连通的气盘;所述气盘上设有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由4片隔板分成5个喷淋室,分别编号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第三喷淋室、第四喷淋室和第五喷淋室,其中进气口设在第一喷淋室上,出气管设在第五喷淋室上;所述每个喷淋室的长、宽和高相等,尺寸为3m,箱体整体尺寸为15m×3m×3m;所述喷淋室内的液面高度为2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板上的通气孔高度在液面以上,相邻隔板上的通气孔错位分布;所述回流孔在隔板的底部;所述回流孔设有多组,在隔板上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喷淋室、第三喷淋室和第四喷淋室的中间设有喷淋竖管;所述喷淋竖管的下面设有贴在底部的液下泵和围栏,上面设有螺旋喷头;所述螺旋喷头的高度为2.2m-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淋液包括水、活性污泥和菌种;所述活性污泥在水中呈悬浮状态,菌种采用可以分解有机物的复合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下面设有排放口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滚轮连接口;所述箱体内设有加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生物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工艺装置,它包括盛有喷淋液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管;所述箱体内被隔板分成多个喷淋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孔和回流孔;所述箱体的上面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各个喷淋室连通,并在喷淋室内设有喷头;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增氧管和气泵组;所述增氧管通过竖管与每个喷淋室连接;所述竖管的末端在喷淋室的底部设有多条横向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设有相连通的气盘;所述气盘上设有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废气经过污泥液过滤,废气中的有机物被菌种吞噬,从而循环利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存在处理效果差、容易二次污染和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奎;刘学峰;彭祥云;周煜;肖丽萍;赵加军;张晓莉;卞文勇;王本会;武传章;陈增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伟军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9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