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针,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自活型织针。
背景技术:
织针是针织机上的一种主要成圈机件,由钢丝或钢带经机械加工制成,用于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使线圈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织针的结构与形状影响针织成圈过程、针织机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是针织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常用的织针有舌针、钩针和复合针三种。
目前市场同类产品外形结构设计为底部、面部部分镂孔,目的减小摩擦力,降低阻力,起到节能效果。但经过多年来市场实践,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底部镂孔设计起到反作用,织针在使用中机台产生大量棉纱垃圾,其中有一小部分进入到织针底部,镂空位置正好给垃圾预留存储空间,机台在长时间工作和织针上下运动过程中起到压缩垃圾的功用,积聚垃圾越来越多,阻力就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自活型织针,能减少织针清洗次数,降低阻力,降低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自活型织针,包括针身、针钩、针舌和针脚,所述针身的底部为光滑平面,所述针身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触点;所述针钩一体化设置于针身的前端,所述针舌安装于针钩的一侧,所述针脚设置于针身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舌通过连杆与针身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身前端的截面直径小于针身主体的截面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凸起触点的凸起高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脚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起触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织针针身底部采用平直设计,取消底部镂孔,没有垃圾存储空间,机台运行时便于垃圾排出,杜绝外来阻力;面部设置有凸起触点,这样辅助织针稳定工作又降低自身的摩擦力,有利于机台长时间稳定工作,延长机台工作时间,减少机台清洗次数,降低阻力,降低能耗,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身;2、针钩;3、针舌;4、针脚;5、凸起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节能自活型织针,包括针身1、针钩2、针舌3和针脚4,针身1的底部为光滑平面,针身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触点5;针钩2一体化设置于针身1的前端,针舌3安装于针钩2的一侧,针脚4设置于针身1的顶部。
针舌3通过连杆与针身1活动连接。针身1前端的截面直径小于针身1主体的截面直径。若干凸起触点5的凸起高度相同。针脚4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起触点5。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针身1底部采用平直设计,取消底部镂孔,没有垃圾存储空间,机台运行时便于垃圾排出,杜绝外来阻力;面部设置有凸起触点5,这样辅助织针稳定工作又降低自身的摩擦力,有利于机台长时间稳定工作,延长机台工作时间,减少机台清洗次数,降低阻力,降低能耗,提高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节能自活型织针,包括针身(1)、针钩(2)、针舌(3)和针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1)的底部为光滑平面,所述针身(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触点(5);所述针钩(2)一体化设置于针身(1)的前端,所述针舌(3)安装于针钩(2)的一侧,所述针脚(4)设置于针身(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活型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舌(3)通过连杆与针身(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活型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1)前端的截面直径小于针身(1)主体的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活型织针,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凸起触点(5)的凸起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活型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4)的两侧均设置有凸起触点(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