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主的硫化物,二氧化硫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至大气,会造酸雨;活性炭纤维法烟气脱硫技术是采用新材料脱硫活性炭纤维催化剂脱除烟气中so2并回收利用硫资源生产硫酸或硫酸盐的一项新型脱硫技术,传统的活性炭纤维催化剂处理装置,活性炭纤维催化剂催化一点时间需要进行再生操作,就需要停机再生,不能持续进行烟气脱硫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壳,外壳上、下端分别连接顶壳和底壳,外壳内通过中隔板分成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内均设置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上端开口的网框,所述网框包括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框架筛网,所述网框内设置活性炭纤维催化剂,所述网框上还设置网盖,所述网盖包括盖体和盖体筛网,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位于网盖上端设置将网盖压紧在网框上、并将网框压紧在支撑座上的压座,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设置可开合的封闭门,所述顶壳上端连接排烟管,底壳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下侧的第一底壳和第二底壳,所述第一底壳和第二底壳之间设置进气总管,进气总管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接第一底壳和第二底壳,第一底壳和第二底壳下端开设硫酸回收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壳、顶壳和底壳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压座上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连接导向柱,配合的所述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内设置压座导向座,所述压座导向座开设卡接导向柱的导向槽。

所述导向槽包括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所述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之间连接倾斜导向槽。

所述支撑座上位于框架下端的位置上开设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耐酸密封条。

所述封闭门与外壳铰连,且封闭门和外壳之间设置耐酸密封条,封闭门外侧还设置把手。

所述耐酸密封条为氟橡胶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外壳内设置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活性炭纤维催化剂置于网框内,并将网框置于且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内,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可分别进行烟气处理和活性炭纤维催化剂再生操作,可实现连续烟气脱硫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网盖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11、中隔板;12、第一处理腔;13、第二处理腔;14、支撑座;141、密封槽;15、压座导向座;151、上导向槽;152、下导向槽;153、倾斜导向槽;2、顶壳;21、排烟管;3、网框;31、框架;32、框架筛网;4、网盖;41、盖体;42、盖体筛网;5、压座;51、连杆;52、导向柱;6、封闭门;61、把手;7、第一底壳;71、硫酸回收口;8、第二底壳;9、进气总管;91、第一支管;92、第二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壳1,外壳1上、下端通过连接法兰分别连接顶壳2和底壳,外壳1内通过中隔板11分成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内均设置支撑座14,支撑座14上位于框架31下端的位置上开设密封槽141,密封槽141内设置耐酸氟橡胶密封条,支撑座14上设置上端开口的网框3,网框3包括框架31和连接在框架31上的框架筛网32,网框3内设置活性炭纤维催化剂,网框3上还设置网盖4,网盖4包括盖体41和盖体筛网42,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位于网盖4上端设置将网盖4压紧在网框3上、并将网框3压紧在支撑座14上的压座5,压座5上端连接有连杆51,连杆51上连接导向柱52,配合的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内设置压座导向座15,压座导向座15开设卡接导向柱52的导向槽,导向槽包括上导向槽151和下导向槽152,上导向槽151和下导向槽152之间连接倾斜导向槽153,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设置可开合的封闭门6,封闭门6与外壳1铰连,且封闭门6和外壳1之间设置耐酸密氟橡胶封条,封闭门6外侧还设置把手61,顶壳2上端连接排烟管21,底壳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下侧的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之间设置进气总管9,进气总管9通过第一支管91和第二支管92连接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下端开设硫酸回收口71。

本实施例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使用时,将活性炭纤维催化剂置于网框3内,再将网盖4置于网框3上,然后打开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的封闭门6,将网框3和网盖4置于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的支撑座14上,然后压座5置于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内,使压座5上连接的导向柱52先进入括上导向槽151,再通过倾斜导向槽153,进入下导向槽152,压座5下压,即可将网盖4压紧在网框3上,将活性炭纤维催化剂封装在网框3内,并将网框3压紧在支撑座14,即可通过酸密氟橡胶封条,密封网框3和支撑座14,防止烟气未经过网框3直接排放,网框3安装完成即可关闭封闭门6,即可通过进气总管9连接锅炉,锅炉产生的烟气,进入进气总管9,并通过第一支管91进入第一底壳7,再通过第一处理腔12内的网框3,即可通过网框3中的活性炭纤维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进行烟气处理,烟气处理完成,从顶壳2上端连接排烟管21排放出去,烟气催化反应形成硫酸向下流动,通过第一底壳7下端的硫酸回收口71排出收集,第一处理腔12处理一端时间,第一处理腔12内的网框3内的活性炭纤维催化剂需要进行再生操作,则此时进行切换,烟气从第二支管92进入第二底壳8,再通过第二处理腔13内的网框3,即可通过网框3中的活性炭纤维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进行烟气处理,烟气处理完成,从顶壳2上端连接排烟管21排放出去,烟气催化反应形成硫酸向下流动,通过第一底壳7下端的硫酸回收口71排出收集,同时打开第一处理腔12上的封闭门6,将第一处理腔12内的压座5卸下,然后第一处理腔12内的网框3取出,将活性炭纤维催化剂取出即可进行催化剂再生,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交替进行烟气处理,实现持续进行烟气处理。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壳(1),外壳(1)上、下端分别连接顶壳(2)和底壳,外壳(1)内通过中隔板(11)分成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所述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内均设置支撑座(14),支撑座(14)上设置上端开口的网框(3),所述网框(3)包括框架(31)和连接在框架(31)上的框架筛网(32),所述网框(3)内设置活性炭纤维催化剂,所述网框(3)上还设置网盖(4),所述网盖(4)包括盖体(41)和盖体筛网(42),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位于网盖(4)上端设置将网盖(4)压紧在网框(3)上、并将网框(3)压紧在支撑座(14)上的压座(5),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设置可开合的封闭门(6),所述顶壳(2)上端连接排烟管(21),底壳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下侧的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所述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之间设置进气总管(9),进气总管(9)通过第一支管(91)和第二支管(92)连接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第一底壳(7)和第二底壳(8)下端开设硫酸回收口(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壳(2)和底壳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座(5)上端连接有连杆(51),所述连杆(51)上连接导向柱(52),配合的所述第一处理腔(12)和第二处理腔(13)内设置压座导向座(15),所述压座导向座(15)开设卡接导向柱(52)的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上导向槽(151)和下导向槽(152),所述上导向槽(151)和下导向槽(152)之间连接倾斜导向槽(1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4)上位于框架(31)下端的位置上开设密封槽(141),密封槽(141)内设置耐酸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门(6)与外壳(1)铰连,且封闭门(6)和外壳(1)之间设置耐酸密封条,封闭门(6)外侧还设置把手(6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密封条为氟橡胶密封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壳,外壳上、下端分别连接顶壳和底壳,外壳内通过中隔板分成第一、第二处理腔,第一、第二处理腔内均设置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网框,网框包括框架和框架筛网,网框内设置活性炭纤维催化剂,网框上还设置网盖,网盖包括盖体和盖体筛网,第一、第二处理腔位于网盖上端设置压座,第一、第二处理腔设置可开合的封闭门,顶壳上端连接排烟管,底壳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处理腔下侧的第一、第二底壳,第一、第二底壳之间设置进气总管,进气总管通过第、第二支管连接第一、第二底壳,第一、第二底壳下端开设硫酸回收口,所述烟气持续脱硫处理装置,可持续进行烟气脱硫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周润佳;薛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华星电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8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