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圆纬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针对于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的前两个图表示针身和针芯相对升降时,旧线圈滑至针舌外退圈,针身勾入导纱器引入的毛圈纱2,然后针舌6在针芯的驱动下闭口完成弯纱,开始套圈,针身、针舌继续下降旧线圈底纱1脱圈,毛圈纱2弯成封闭的新线圈,毛圈机在编织天鹅绒等毛圈织物时,同时喂入两根纱线,毛圈纱2和底纱1,它们在沉降片片鼻3和片颚4上进行弯纱。总弯纱张力是毛圈纱弯纱张力与底纱弯纱张力之和,总的弯纱张力主要由毛圈纱的弯纱张力决定,毛圈纱的弯纱张力为总弯纱张力的90%左右,而且沉降片片鼻高度每增加0.2毫米,可使总弯纱张力提高10~13%;而毛圈机编织毛圈织物时要容纳一根针头和八根纱线,显然其夹持力要比编织平针织物大得多,并且纱线越粗夹持力越大。特别是毛圈机编织长丝品种,长丝的f数高,单丝的线密度低,造成强力低,在编织中由于织针与沉降片的高速运动,大的弯纱张力和夹持力使得长丝在高速摩擦中极容易产生毛丝(断裂的单根长丝),一般长度在0.5mm以内,毛丝没有及时清洁的会很容易钻进针销孔5,如图1。造成针织的针舌6关闭不灵活,甚至关闭不了,布面形成直条。

现有技术中cn101736514a针织圆纬机,公开了该针织圆纬机的除尘系统,包括顶部的风扇和中端的风扇;上段除尘风扇马达支杆可以360度旋转,只能确保织机纱道的清洁以及储纱器的清洁。

中段除尘器是一个电机控制的两个风扇,主要针对编织区域。在编织区域,纱毛、飞花对布面的影响非常大,主要影响体现在:进入针筒、针槽和三角空隙处的绒状纤维极易吸油,但当针筒、针槽和三角空隙处积聚了大量的含油纤维团(棉屎),则会导致产生油针和直条。以上缺陷在黄印的论文“无缝内衣布面直条成因及其织造染整工艺改善方法探究”中有记载,但现有技术的针织圆纬机的除尘系统,风扇的风力分散,不能对织针部位进行有效的除尘。目前急需一种针对织针进行除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旋转除尘清洁机构,借助高压空气对编织区域的织针和沉降片全方位360度清洁;而且使喷气管随针筒一起转动。高压气流360度将织针与沉降片高速运动产生的毛丝吹出,不使毛丝进入到织针的针销孔内,气流强劲起到除尘的最佳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针织圆纬机中心部顶部的套筒盘,与套筒盘底部连接的套筒,上固定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套筒和套管,套管内部通过压缩空气接头、气管连通至压缩空气供气系统,套管下端与雷达头的一端转动连接,雷达头的下端与下固定轴连接固定,扩布架悬挂在下固定轴下端,所述雷达头内具有两个互相分隔的腔室;

雷达头的上腔室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个通孔连接一根喷气管,喷气管通过雷达头的上腔室连通套管内部。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轴与套筒滑动连接,螺丝穿过套筒固定上固定轴,用于调整上固定轴插入套筒的深度,使喷气管的正对针背区。

进一步地,所述雷达头上端安装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轴端的齿轮啮合,驱动电机被固定架设,驱动电机驱动传动齿轮连同雷达头旋转。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轴与套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套管下端套入轴承内,与轴承内周过盈配合,轴承外周与雷达头上腔室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贯通所述套管两端的通道分隔成两个空腔,上空腔与上固定轴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配置至少有以下优点;

1、全方位360度清洁,喷气管是与针筒及织针同步运转的,所以织针在运动中都能被气流吹到;

2、气流有效的针对织针针销孔,阻止毛丝、短绒等进入针销孔,以免造成织针,针舌在弯纱、闭口、套圈、脱圈过程中关闭不灵活等现象;弯纱、闭口、套圈、脱圈过程可具体参见“圆纬机的成圈工艺与分析http://www.docin.com/p-23052704.html”的复合针圆纬机成圈过程的介绍。本实用新型不再一一赘述。

3、编织区域的飞花、短绒纤维、长丝产生的毛丝能及时清理出,以免进入针槽、片槽等地方,从而减少布面直条、花针、或因针舌闭口不灵活导致洞疵等织造问题,大大降低平车次数。张文宗等人在纺织学报上发表的论文“毛圈圆纬机弯纱三角与织针的磨损失效分析”表示织针在旋转的针筒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同时又受三角系统控制作上下往复运动,完成退圈、垫纱、弯纱和脱圈等成圈过程,弯纱三角和织针都存在磨粒磨损,残存在三角滑道上的磨屑或灰尘粒子随织针一起滑动时,还将造成三体式磨粒磨损,实际生产中,由于针筒、针槽和三角空隙处积聚了大量的含油纤维团(棉屎),以前3周左右机器需要平车;现在基本上6-7周才平车一次,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织针的耗损;毛丝堵塞针销孔导致的针舌关闭不灵活产生的直条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面针织毛圈机的环形清洁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附图对现有技术及本实用新型技术作进一步对比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包括上固定轴11、下固定轴12、喷气管14、转动雷达头15、上固定轴套管16、气管17、扩布架22。

压缩空气通过气管17输送到上固定轴套管16上的压缩空气接头20,上固定轴套管16具有隔片161,将贯通套管两端的通道分隔成两个空腔162,上空腔与上固定轴11连接固定,下空腔与雷达头15上端的轴承23转动连接,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接头20进入到上固定轴套管16的下空腔,再进入雷达头15。雷达头15内具有两个互相分隔的腔室153,3个喷气管14穿过上腔室的通孔151连通上腔室,压缩空气从雷达头15经过喷气管14喷出对编织区域进行清洁。雷达头15的下腔室与下固定轴12连接固定,下固定轴12与扩布架22固定在一起,所述雷达头15上端安装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3与驱动电机25轴端的齿轮18啮合,驱动电机25被固定架设,驱动电机25驱动传动齿轮13连同雷达头15旋转,所述传动齿轮可选用面齿轮。扩布架22相对圆筒布21、针筒及织针100旋转。

如图3,使喷出的气流正对着针背区内的针筒及织针100的位置,针筒及织针100中安装沉降片,环形管的高低可以通过调节中央的上固定轴11顶部的套筒盘19的套筒191上调节螺丝24来改变上固定轴11的伸出长度。连续旋转的强劲气流会阻止毛丝进入针背区内织针的针销孔,产生的毛丝会及时吹出,不会积聚甚至钻进针销孔。

雷达头与上固定轴套管密封连接,雷达头上有3个出风通孔151,喷气管连接雷达头,压缩空气经喷气管喷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针织圆纬机中心部顶部的套筒盘,与套筒盘底部连接的套筒,其特征在于,上固定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套筒和套管,套管内部通过压缩空气接头、气管连通至压缩空气供气系统,套管下端与雷达头的一端转动连接,雷达头的下端与下固定轴连接固定,扩布架悬挂在下固定轴下端,所述雷达头内具有两个互相分隔的腔室;

雷达头的上腔室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个通孔连接一根喷气管,喷气管通过雷达头的上腔室连通套管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轴与套筒滑动连接,螺丝穿过套筒固定上固定轴,用于调整上固定轴插入套筒的深度,使喷气管的正对针背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头上端安装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轴端的齿轮啮合,驱动电机被固定架设,驱动电机驱动传动齿轮连同雷达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轴与套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套管下端套入轴承内,与轴承内周过盈配合,轴承外周与雷达头上腔室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贯通所述套管两端的通道分隔成两个空腔,上空腔与上固定轴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针织圆纬机环形清洁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针织圆纬机中心部顶部的套筒,上固定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套筒和套管,套管内部通过压缩空气接头、气管连通至压缩空气供气系统,套管下端与雷达头的一端转动连接,雷达头的下端与下固定轴连接固定,扩布架悬挂在下固定轴下端,雷达头圆周面连通若干个喷气管,喷气管通过雷达头的上腔室连通套管内部,借助高压空气对编织区域的织针和沉降片全方位360度清洁;而且使喷气管随针筒一起转动。高压气流360度将织针与沉降片高速运动产生的毛丝吹出,不使毛丝进入到织针的针销孔内,气流强劲起到除尘的最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蔡雨石;金王保;陈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嘉麟杰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8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