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计领域,尤其设计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冷却装置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关磁阻电机的冷却方式有风冷、液体冷却、固体冷却等方法。例如,公告号为cn2076385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开关磁阻电机的冷却装置”,其利用扇叶通过旋转轴与旋转电机左端面相连接,通风孔对称开设在冷凝板左右端面,冷凝板左端面安装有旋转电机,冷凝板右端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此装置虽然对于能够从外部散发热量,但是不能直接从产热源附近进行冷却散热处理,散热效果不理想。又例如,公告号为cn10641105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开关磁阻电机”,该装置利用内壁向内凸起形成多个水套齿的冷却水套,电机定子铁心模块刚好嵌插入水套齿之间形成的空隙,并与水套齿抵接固定,冷却水套内部有由水道隔离筋分开形成多条环绕的水道支路,水套齿内部空腔内,有与水套成一体的水道挡板伸入,该水道挡板顶部和两侧面分别与水套齿内壁形成沿空腔内壁的水道,该装置虽然能够对绕组进行冷却,但是水套齿与绕组的接触不够充分,吸收绕组产生的热量的效率较低,同时对于外转子电机该冷却机构则不适用,而且固定方式以及引导方式也不能更好的实现电机的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的结构设计,用于解决开关磁阻电机的冷却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顶部固定盘、底部固定盘,位于顶部固定盘与底部固定盘之间的折叠s型冷却管,顶部固定盘与底部固定盘分别固定在内定子的空心轴一端和实心轴一端,内定子凸极之间的间隙分别放置折叠s型冷却管,每个折叠s型冷却管都与顶部固定盘和底部固定盘相互固定连接,内定子凸极间隙间安装的折叠s型冷却管之间通过冷却连接管相互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母实现固定,最终构成内定子绕组上的冷却管道,然后在由折叠s型冷却管、冷却连接管组成的管道上剩下的两个端口上,冷却进液管与冷却出液管分别与这两个端口连接,最后冷却进液管和冷却出液管从以及绕组线圈的引出线先通过顶部固定盘径向孔与内定子空心轴端的径向孔,再从内定子空心轴引出,最终构成整个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于外转子的开关磁阻电机,利用折叠管道进行液体冷却,由于折叠s型冷却管与绕组贴合同时接触面较大,使得更加容易吸收绕组产生的热量,其次就是冷却进、出液管的引对于电机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折叠s型冷却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顶部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底部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底部固定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内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内定子空心轴局部剖视图;
图8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折叠s型冷却管底部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9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底部固定盘剖视图;
图10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折叠s型冷却管顶部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11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的连接管连接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12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冷却连接管的连接布局示意图;
图13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折叠s型冷却管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14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冷却进、出液管的分布方式;
图15是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顶部固定盘和内定子的连接固定示意图。
图中1.顶部固定盘,2.冷却连接管,3.连接螺母,4.内定子,5.折叠s型冷却管,6.底部固定盘,7.冷却进液管,8.冷却出液管,9.绕组线圈,10.第一紧定螺钉,11.第二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为该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顶部固定盘1、冷却连接管2、连接螺母3、折叠s型冷却管5、底部固定盘6、冷却进液管7、冷却出液管8、第一紧定螺钉10、第二紧定螺钉11。该冷却装置主要是通过外部设备流入冷却液,并通过流入由冷却进液管7、流出冷却出液管8和折叠s型冷却管5组成的冷却管道吸收绕组线圈9的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电机绕组线圈9的冷却功能。
如附图2至图5所示,分别展示了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的主要构件的外形结构图,折叠s型冷却管5、顶部固定盘1、底部固定盘6是开关磁阻电机冷却装置的基本构成,由于该冷却装置适用于外转子电机的结构,所以冷却装置的设计需要根据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而设计。
如附图8和9所示为折叠s型冷却管5底部固定方式,通过该图可以看出该冷却装置中折叠s型冷却管5和底部固定盘6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卡套的方式来进行固定,由于折叠s型冷却管5的底部是圆弧形状所以通过卡套的方式可以方便而稳定的固定,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将折叠s型冷却管5的圆柱形部分卡入到底部固定盘6中的卡槽中。
如附图10和11所示展示了折叠s型冷却管5与顶部固定盘1连接方式同时也展示了与冷却连接管2的连接方式,首先是折叠s型冷却管5的两个端口从顶部固定盘1中的两圆孔穿过,然后再将连接螺母3套在折叠s型冷却管5的端口处,接着冷却连接管2插入到折叠s型冷却管5的端口中,最后使用连接螺母3将折叠s型冷却管5的端口和冷却连接管2拧紧固定。
如附图12和13所示展示了冷却连接管2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折叠s型冷却管5在内定子4凸极间隙处的分布位置,在单个折叠s型冷却管5与冷却连接管2连接成功后,需要对均匀分布在内定子4凸极间隙处的折叠s型冷却管利用冷却连接管2实现连接。
如附图14所示展示了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中的冷却进液管7和冷却出液管8的分布方式,在由折叠s型冷却管5与冷却连接管2组成的冷却管道连通后,就要将整个冷却管道与外界连通,冷却出液管8和冷却进液管7的端口与折叠s型冷却管5的连接通过连接螺母3进行拧紧固定,冷却出液管8和冷却进液管7需要从内定子4的空心轴部分引出,所以冷却进液管7和冷却出液管8的部分采用的是柔性的管道。
如附图15所示展示了底部固定盘6和内定子4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第二紧定螺钉11实现底部固定盘6和内定子4的固定,再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将底部固定盘6套入内定子4中然后拧紧第二紧定螺钉11即可实现固定,顶部固定盘1和内定子4则是通过第一紧定螺钉10进行固定。
1.一种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主要由顶部固定盘(1)、冷却连接管(2)、连接螺母(3)、折叠s型冷却管(5)、底部固定盘(6)、冷却进液管(7)、冷却出液管(8)组成;其特征是折叠s型冷却管(5)位于内定子(4)两凸极的间隙处,折叠s型冷却管(5)的出口端穿过顶部固定盘(1)的圆孔,折叠s型冷却管(5)的底端圆弧部分与底部固定盘(6)的卡槽进行连接固定,而环绕分布在各个内定子凸极间隙处的折叠s型冷却管(5)的端口通过冷却连接管(2)进行依次连接,利用连接螺母(3)进行固定,然后冷却进液管(7)和冷却出液管(8)的端口与折叠s型冷却管(5)的端口通过连接螺母(3)进行固定,从而构成整个冷却装置的冷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冷却装置中的折叠s型冷却管(5)的位置分布,该冷却装置中的折叠s型冷却管(5)均匀环绕于内定子(4)的凸极间隙处,并紧贴在绕组线圈(9)的周围,构成整个吸热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折叠s型冷却管(5)的固定方式,顶部固定盘(1)与内定子(4)通过第一紧定螺钉(10)固定连接,底部固定盘(6)与内定子(4)通过第二紧定螺钉(11)固定连接,折叠s型冷却管(5)的两个端口部分穿过顶部固定盘(1)上的圆孔实现一端的固定,而折叠s型冷却管(5)的弧形底部则通过底部固定盘(6)上的圆弧卡槽来进行另一端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冷却出液管(8)和冷却进液管(7)的引出方式,该冷却装置中的冷却出液管(8)和冷却进液管(7)以及绕组线圈(9)的引出线通过顶部固定盘(1)径向孔与内定子(4)空心轴端的径向孔,再从内定子(4)空心轴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开关磁阻轮毂电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冷却出液管(8)和冷却进液管(7)采用的是金属软管,实现从顶部固定盘(1)径向孔与内定子(4)空心轴端的径向孔中引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