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属于油温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温机是以导热油作为媒介的模温机,他也可以称作油加热器、油温加热器、油循环控温机,对于油位不足的情况,往往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补油,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并且在通过加热箱对油进行加热时,其产生的部分热量会散发至箱体内,从而对箱体内的设备造成影响,需要能够将箱体内的热量排出,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在加热箱内的油位较低时,浮球阀进行开启,通过输油管将储油箱内的油补充进加热箱内,直至加热箱内的油位升高,使浮球阀关闭,从而停止输油,在通过加热箱内的加热管对油进行加热时,其产生的热量会有部分散发至箱体内,通过风机将热量由散热孔排至箱体外侧,从而降低热量对箱体内设备的影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撑柱以及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于支撑柱之间,所述加热箱内腔设置有加热管以及浮球阀,所述加热管设置于加热箱底部,所述加热箱右侧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油泵以及第一控制阀,所述油泵设置于加热箱与箱体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箱体外侧,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左侧底部与加热箱之间连通有输油管,且所述输油管与浮球阀相连接,所述储油箱左侧顶部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且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箱体外侧,所述箱体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风机,且所述箱体两侧开设有与风机相对应的散热孔,所述箱体前侧铰链连接有箱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两侧对称设置有防尘过滤网,且所述防尘过滤网与散热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内开设有方形槽,且所述方形槽内设置有透明板。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箱前侧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箱前侧设置有刻度线,且所述刻度线与透明观察窗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浮球阀对加热箱进行自动补油,在加热箱内油位较低时,触发浮球阀,使浮球阀开启,通过输油管将储油箱内的油输送至加热箱内,在加热箱内的油位上升至一定高度,触发浮球阀,使浮球阀关闭,停止输油。

2、在加热箱内的加热管进行加热时,其产生的部分热量会通过加热箱散发至箱体内部,通过风机将热量由散热孔排至箱体外侧,从而降低热量对箱体内设备的影响。

3、通过设置有防尘过滤网,能够防止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箱体内,通过设置有支撑块,能够加强支撑柱对固定板的固定支撑效果,通过设置有方形槽以及透明板,方便对箱体内的设备进行观察,通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以及刻度线,方便对储油箱内的油量进行了解,实用性强,适宜广泛推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的储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箱体;2、支撑柱;3、加热箱;4、加热管;5、浮球阀;6、出油管;7、油泵;8、第一控制阀;9、固定板;10、储油箱;11、输油管;12、进油管;13、第二控制阀;14、风机;15、散热孔;16、箱门;17、防尘过滤网;18、支撑块;19、方形槽;20、透明观察窗;21、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以及加热箱3,所述加热箱3设置于支撑柱2之间,所述加热箱3内腔设置有加热管4以及浮球阀5,所述加热管4设置于加热箱3底部,对加热箱3内的油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箱3右侧连通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上设置有油泵7以及第一控制阀8,控制出油管6内油的流出,所述油泵7设置于加热箱3与箱体1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8设置于箱体1外侧,所述支撑柱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部设置有储油箱10,所述储油箱10左侧底部与加热箱3之间连通有输油管11,且所述输油管11与浮球阀5相连接,在加热箱3内油位降低至一定的高度时,会触发浮球阀5,使浮球阀5开启,通过输油管11将储油箱10内的油输送至加热箱3内,在加热箱3内的油位上升至一定高度,触发浮球阀5,使浮球阀5关闭,停止输油,从而达到自动补油的效果,所述储油箱10左侧顶部连接有进油管12,所述进油管1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3,且所述第二控制阀13设置于箱体1外侧,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风机14,且所述箱体1两侧开设有与风机14相对应的散热孔15,将热量由散热孔15排至箱体1外侧,所述箱体1前侧铰链连接有箱门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防尘过滤网17,且所述防尘过滤网17与散热孔15相对应,防止灰尘通过散热孔15进入箱体内,所述支撑柱2与固定板9之间设置有支撑块18,加强支撑柱2对固定板9的固定支撑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箱门16内开设有方形槽19,且所述方形槽19内设置有透明板,方便对箱体1内的设备进行观察,所述储油箱10前侧设置有透明观察窗20,所述储油箱10前侧设置有刻度线21,且所述刻度线21与透明观察窗20相对应,方便对储油箱10内的油量进行了解。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加热管4对加热箱3内的油进行加热,使加热后的油通过出油管6、油泵7以及第一控制阀8排出,在加热箱3内油位降低至一定的高度时,会触发浮球阀5,使浮球阀5开启,通过输油管11将储油箱10内的油输送至加热箱3内,在加热箱3内的油位上升至一定高度,触发浮球阀5,使浮球阀5关闭,停止输油,从而达到自动补油的效果,通过透明观察窗20以及刻度线21对储油箱10内的油量进行了解,在储油较少时,通过进油管12以及第二控制阀13对储油箱10进行补油,在加热箱3内的加热管4进行加热时,其产生的部分热量会通过加热箱3散发至箱体1内部,通过风机14将热量由散热孔15排至箱体1外侧,从而降低热量对箱体1内设备的影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以及加热箱(3),所述加热箱(3)设置于支撑柱(2)之间,所述加热箱(3)内腔设置有加热管(4)以及浮球阀(5),所述加热管(4)设置于加热箱(3)底部,所述加热箱(3)右侧连通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上设置有油泵(7)以及第一控制阀(8),所述油泵(7)设置于加热箱(3)与箱体(1)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8)设置于箱体(1)外侧,所述支撑柱(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部设置有储油箱(10),所述储油箱(10)左侧底部与加热箱(3)之间连通有输油管(11),且所述输油管(11)与浮球阀(5)相连接,所述储油箱(10)左侧顶部连接有进油管(12),所述进油管(1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3),且所述第二控制阀(13)设置于箱体(1)外侧,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风机(14),且所述箱体(1)两侧开设有与风机(14)相对应的散热孔(15),所述箱体(1)前侧铰链连接有箱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防尘过滤网(17),且所述防尘过滤网(17)与散热孔(15)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与固定板(9)之间设置有支撑块(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6)内开设有方形槽(19),且所述方形槽(19)内设置有透明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10)前侧设置有透明观察窗(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10)前侧设置有刻度线(21),且所述刻度线(21)与透明观察窗(20)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补油功能的油温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撑柱以及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于支撑柱之间,所述加热箱内腔设置有加热管以及浮球阀,所述加热管设置于加热箱底部,所述加热箱右侧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油泵以及第一控制阀,所述油泵设置于加热箱与箱体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箱体外侧,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浮球阀,能够根据加热箱内油位的高低进行关闭以及开启,从而能够自动对加热箱内进行补油,并且对于加热箱加热时散发至箱体内的热量,能够通过风机以及散热孔进行排出,从而更好的对箱体内的设备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周定山;祝新生;周辉;廖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8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