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
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端部各组线圈之间需要采用绝缘间隔块隔挡及支撑,并需要采用限位结构,保证绝缘间隔块位置稳定。通常采用绝缘支撑板将绝缘间隔块与转轴端面以及转子绕组转角相互支撑来固定,这种采用绝缘支撑板固定绝缘间隔块结构的重量大,转子端部绕组散热效果不佳。另有一种空冷发电机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轴向固定装置,在轴向绝缘间隔块及转子绕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销孔,采用单独的连接键连接轴向绝缘间隔块与转子绕组。在转子嵌线后,由于转子绕组各相邻线圈之间空间狭小,连接键难于安装,同时该结构并不适用于横向绝缘间隔块,具有局限性。
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的整体结构与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基本一致,而作为调相机,其必须具有更轻的端部重量、更好的绕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转子端部绕组侧面设置限位键,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侧面设置限位槽,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通过限位槽悬挂于限位键上。
所述的限位键与转子端部绕组钎焊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的限位槽朝向转子轴心一侧贯通。
所述的横向绝缘间隔块装配就位后,限位键位于其重心位置。
技术效果:
转子端部绕组侧面设置限位键,绝缘间隔块包含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侧面设置限位槽,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通过限位槽悬挂于限位键上,限位键与转子端部绕组钎焊为一体结构,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的限位槽朝向转子轴心一侧贯通,以便在转子嵌线后,仅需将轴向绝缘间隔块和横向绝缘间隔块从转子外侧向内侧直接装入即可就位,尤其对于横向绝缘间隔块,装配就位后,限位键位于其重心位置,以避免转子异常工况时横向绝缘间隔块出现翻转的可能。本实用新型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限位结构取消了支撑板,从而降低了转子端部重量,降低各相邻线圈之间的填充程度,从而提高转子端部散热效果,绝缘间隔块仅需要直接装入即可就位,提高端部绝缘间隔块装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端部绝缘间隔块分布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轴向绝缘间隔块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横向绝缘间隔块剖面图
图4是轴向绝缘间隔块正视图
图5是横向绝缘间隔块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端部绝缘间隔块分布如图1所示,包括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图2、图3分别表示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的截面,转子端部绕组1侧面设置限位键2,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侧面设置限位槽5,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通过限位槽5悬挂于限位键2上,限位键2在转子绕组制造时与转子端部绕组1钎焊到一起,与转子端部绕组1为一体结构,如图4、图5所示,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的限位槽5朝向转子轴心一侧贯通,以便在转子嵌线后,仅需将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从转子外侧向内侧直接装入即可就位,尤其对于横向绝缘间隔块4,装配就位后,限位键2位于其重心位置,以避免转子异常工况时横向绝缘间隔块4出现翻转的可能。
1.一种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限位结构,其特征是:转子端部绕组(1)侧面设置限位键(2),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侧面设置限位槽(5),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通过限位槽(5)悬挂于限位键(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键(2)与转子端部绕组(1)钎焊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向绝缘间隔块(3)和横向绝缘间隔块(4)的限位槽(5)朝向转子轴心一侧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绕组端部绝缘间隔块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横向绝缘间隔块(4)装配就位后,限位键(2)位于其重心位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