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210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现有的注塑机高度无法调节,不能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造成操作不便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803517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可调节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工作台,所述注塑机工作台的上表面左侧焊接有注塑机箱,所述注塑机工作台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位于注塑机箱的右侧,储料装置的下表面安装有加热装置,注塑机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底板。

上述方案通过电机上的转轴带动固定块旋转,使与固定块连接的调节绳缠绕在转轴上,从而缩小了注塑机工作台与底板之间的间距,使注塑机可以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身高进行调节,有效的解决了当前的注塑机无法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去调节注塑机的高度,使得身高过矮的工作人员长期操作注塑机时,容易产生疲劳,造成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通过在底座与工作台之间设置升降架和双向丝杆,达到调节工作台的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机,包括有底座和工作台,所述底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升降架、双向丝杆和电机,所述升降架包括有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通过转动轴一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双向丝杆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上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轴一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要调节工作台的工作高度时,启动电机,电机会带动双向丝杆旋转,双向丝杆旋转后,分别套设在双向丝杆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上的两个螺母座就会互相靠近,螺母座会带动连接杆向同一方向移动,连接杆会带动转动轴一向靠近工作台中心点的一端移动,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的另一端之间就会相互远离,就能将工作台向上抬升,要降下时,将双向丝杆往反方向转动,两个螺母座就会互相远离,带动转动轴一向远离工作台中心点的一端移动,此时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的另一端之间就会相互靠近,就能将工作台降下,这样就能够调节注塑机的工作高度,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操作者的操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与支撑杆二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二与转动轴一之间设置有带动板,所述带动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一和转动轴二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架抬升或降下工作台的过程中,转动轴一会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带动板移动,带动板会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二一起移动,转动轴二移动后,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就会开始转动,且两者的转动始终和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保持同步,支撑架就能和升降架一起抬升或降下工作台了,分担了一部分升降架抬升或降下时的压力,使工作台在抬升和降下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座一,所述转动杆一与所述支撑座一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支撑座二,所述转动杆二与所述支撑座二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一与底座的上表面焊接固定,使转动杆一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支撑座二与工作台的下表面焊接固定,使转动杆二与工作台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使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入滑槽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台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工作台侧壁上的滑块也会在滑槽中上下滑动,进一步增强了工作台在抬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与所述滑块的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在滑槽中移动时,万向滚珠会贴着滑块的表面滚动,减小了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使滑块的移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抱闸且连接有倒顺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闸能够在关闭电机后对双向丝杆进行锁死,倒顺开关可以使电机进行正转与反转,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杆上的螺纹段的长度与所述工作台的可抬升高度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座移动的距离与工作台抬升的距离对应,使高度的调节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机体积较大,万向轮方便了注塑机的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要调节工作台的工作高度时,启动电机,电机会带动双向丝杆旋转,双向丝杆旋转后,分别套设在双向丝杆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上的两个螺母座就会互相靠近,螺母座会带动连接杆向同一方向移动,连接杆会带动转动轴一向靠近工作台中心点的一端移动,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的另一端之间就会相互远离,就能将工作台向上抬升,要降下时,将双向丝杆往反方向转动,两个螺母座就会互相远离,带动转动轴一向远离工作台中心点的一端移动,此时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的另一端之间就会相互靠近,就能将工作台降下,这样就能够调节注塑机的工作高度,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操作者的操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在升降架抬升或降下工作台的过程中,转动轴一会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带动板移动,带动板会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二一起移动,转动轴二移动后,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就会开始转动,且两者的转动始终和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保持同步,支撑架就能和升降架一起抬升或降下工作台了,分担了一部分升降架抬升或降下时的压力,使工作台在抬升和降下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其三,当滑块在滑槽中移动时,万向滚珠会贴着滑块的表面滚动,减小了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使滑块的移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表明注塑机的结构特征。

图中:1、底座;2、工作台;3、升降架;4、转动杆二;5、转动杆一;6、双向丝杆;7、转动轴一;8、螺母座;9、连接杆;10、支撑杆二;11、支撑杆一;12、支撑座一;13、支撑座二;14、固定杆;15、滑槽;16、滑块;17、万向轮;18、转动轴二;19、带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注塑机,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和工作台2,底座1的侧壁上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高度与工作台2可抬升的最高高度一致,固定杆14上开设有滑槽15,工作台2的侧壁上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滑块16,滑块16插入在滑槽15中,滑槽15的内壁上设有万向滚珠,万向滚珠与滑块16的表面贴合,底座1与工作台2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底座1上方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支撑座一12,工作台2下表面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支撑座二13,升降装置包括有升降架3、双向丝杆6和电机,升降架3包括有转动杆一5和转动杆二4,转动杆一5的一端与转动杆二4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一7转动连接,转动杆一5的另一端与支撑座一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动杆二4的另一端与支撑座二1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电机上设有抱闸和倒顺开关,双向丝杆6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双向丝杆6的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上均套设有螺母座8,螺母座8的两侧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连接杆9,连接杆9与转动轴一7焊接固定,底座1与工作台2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杆一11和支撑杆二10,支撑杆一11与底座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支撑杆二10与工作台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支撑杆一11与支撑杆二10通过转动轴二18转动连接,转动轴一7与转动轴二18之间设有带动板19,带动板19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轴一7和转动轴二1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万向轮17与底座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要调节注塑机的高度时,启动电机,电机会带动双向丝杆6旋转,双向丝杆6旋转后,两个螺母座8会互相靠近,就会带动转动轴一7向靠近底座1中心点的一端移动,转动杆一5和转动杆二4另外两端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大,将工作台2向上抬升,通过电机上的倒顺开关将双向丝杆6往反方向转动,两个螺母座8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大,就会带动转动轴一7向远离底座1中心点的一端移动,转动杆一5和转动杆二4的另外两端之间的距离就会缩小,就能够将工作台2降下,将工作台2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关闭电机,电机上的抱闸会将双向丝杆6锁紧,使工作台2的高度能够固定住,在工作台2上下抬升的过程中,支撑架会和升降架3同步进行支撑,转动轴一7移动时,带动板19会带动转动轴二18移动,转动轴二18的移动会带动支撑杆一11与支撑杆二10转动,使工作台2在抬升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在工作台2移动的过程中,滑块16也会一起在滑槽15中移动,进一步增强了工作台2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滑块16移动的过程中,滑槽15内壁上的万向滚珠会贴着滑块16的表面滚动,减小了滑块16与滑槽15之间的摩擦,使滑块16的移动更加顺畅,底座1上的支撑座一12使转动杆一5与底座1的连接更加稳固,工作台2上的支撑座二13使转动杆二4与工作台2的连接更加稳固,由于注塑机的体积较大,底座1下方的万向轮17能够使注塑机的移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注塑机的使用高度,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操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机,包括有底座(1)和工作台(2),所述底座(1)与所述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升降架(3)、双向丝杆(6)和电机,所述升降架(3)包括有转动杆一(5)和转动杆二(4),所述转动杆一(5)与转动杆二(4)通过转动轴一(7)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5)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二(4)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双向丝杆(6)连接,所述双向丝杆(6)上设置有螺母座(8),所述螺母座(8)上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与所述转动轴一(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杆一(11)和支撑杆二(10),所述支撑杆一(11)的一端与支撑杆二(10)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二(18)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11)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二(10)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二(18)与转动轴一(7)之间设置有带动板(19),所述带动板(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一(7)和转动轴二(1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座一(12),所述转动杆一(5)与所述支撑座一(12)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2)下方设置有支撑座二(13),所述转动杆二(4)与所述支撑座二(13)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上设置有滑槽(15),所述工作台(2)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入滑槽(15)的滑块(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5)的内壁上设置有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与所述滑块(16)的表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抱闸且连接有倒顺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6)上的螺纹段的长度与所述工作台(2)的可抬升高度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旨在解决注塑机高度不可调,无法满足不同的操作人员的需求,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注塑机,包括有底座和工作台,底座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有升降架、双向丝杆和电机,升降架包括有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通过转动轴一转动连接,转动杆一的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转动杆二的另一端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连接,双向丝杆上设置有螺母座,螺母座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转动轴一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能够调节注塑机的使用高度,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乌市飞浪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7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