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74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属于脱硫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为主要以焚烧为主,根据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成分不同,焚烧后产生的烟气含有s离子、氮氧化物,cl离子等酸根离子,需要通过碱液进行湿法脱酸处理,处理后的烟气才能达到安全排放标准,从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湿法脱酸过程中,ph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将酸根离子等烟气进行中和,但是烟气成分往往非常复杂,其中酸根离子含量不确定,导致经过雾化喷淋后的碱液ph的不确定,为了中和酸根离子,往往会造成碱液的浪费。而湿法脱酸过程中ph的有效控制及循环利用可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由于烟气成分复杂,酸根离子含量不确定,导致为了中和酸根离子,往往会造成碱液的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碱液储罐、泵一、碱液输送管路、碱液喷雾器、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冷凝器、泵二、冷凝水排出管道、第一ph计、回流管路、储液槽、第二ph计、储液槽排出管路、烟气管路和脱酸塔;所述碱液储罐的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方向上安装有泵一,出水口方向上安装有泵二,所述碱液输送管路穿过脱酸塔的上部,位于脱酸塔内的碱液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碱液喷雾器,所述脱酸塔上方连接有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所述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与泵二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泵二的出水口连接第一ph计的进水口,所述第一ph计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排出管道和回流管路的进水口,所述第一ph计具有分流的作用,所述回流管路的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脱酸塔上设置有烟气管路,所述脱酸塔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排出管路,所述储液槽的一侧安转有第二ph计,所述第二ph计用于测量储液槽内液体的ph值,所述第二ph计的出水口与泵一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碱液输送管路包括第一碱液输送管路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所述碱液喷雾器包括第一碱液喷雾器和第二碱液喷雾器;所述第一碱液输送管路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碱液喷雾器和第二碱液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有益效果为:

本系统可以循环利用脱酸过程中的碱液,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而且两个ph计的加入可以更好的检测冷凝后液体的ph,根据ph计的检测可以适当增加碱液的输送量,使得脱酸效果达到最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标注:1-碱液储罐;2-泵一;3-第一碱液输送管路;4-第二碱液输送管路;5-第一碱液喷雾器;6-第二碱液喷雾器;7-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8-冷凝器;9-泵二;10-冷凝水排出管道;11-第一ph计;12-回流管路;13-脱酸塔内储液槽;14-第二ph计;15-脱酸塔储液槽排出管路;16-烟气管路;17-脱酸塔;其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碱液储罐1、泵一2、碱液输送管路、碱液喷雾器、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7、冷凝器8、泵二9、冷凝水排出管道10、第一ph计11、回流管路12、储液槽13、第二ph计14、储液槽排出管路15、烟气管路16和脱酸塔17;所述碱液储罐1的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方向上安装有泵一2,出水口方向上安装有泵二9,所述碱液输送管路穿过脱酸塔17的上部,位于脱酸塔17内的碱液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碱液喷雾器,所述脱酸塔17上方连接有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7,所述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7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出水口与泵二9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泵二9的出水口连接第一ph计1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ph计11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排出管道10和回流管路12的进水口,所述第一ph计11具有分流的作用,所述回流管路12的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脱酸塔17上设置有烟气管路16,所述脱酸塔17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3,所述储液槽13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排出管路15,所述储液槽13的一侧安转有第二ph计14,所述第二ph计14用于测量储液槽13内液体的ph值,所述第二ph计14的出水口与泵一2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碱液输送管路包括第一碱液输送管路3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4,所述碱液喷雾器包括第一碱液喷雾器5和第二碱液喷雾器6;所述第一碱液输送管路3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碱液喷雾器5和第二碱液喷雾器6。

如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配置好的碱液由储液罐1,经泵一2由第一碱液输送管路3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4分别输送至脱酸塔17内,经过第一碱液喷雾器5和第二碱液喷雾器6将液体雾化,从而对从烟气管路16进入的焚烧烟气进行脱酸处置,由于雾化后碱液与烟气混合后,部分流向脱酸塔内的储液槽13,经第二ph计14检测,当储液槽13内的ph值满足脱酸使用时,即为碱性时,会被泵一2循环至第一碱液喷雾器5和第二碱液喷雾器6内,而未满足使用的储液槽13内的液体,则会被脱酸塔储液槽排出管路15排放。经过脱酸塔17内喷淋后的烟雾由管路7输送至8冷凝器内,将雾气冷凝,冷凝后的液体在第一ph计11的检测下,如果冷凝液ph满足再次使用,则在泵二9的作用下经管路12重新送至第一碱液输送管路3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4,再次经过第一碱液喷雾器5和第二碱液喷雾器6,供脱酸循环使用。而经过冷凝器8冷凝后的雾气,如未达到再次循环使用的标准,则会被冷凝水排出管道10排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方式记载的特征的合理组合,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碱液储罐(1)、泵一(2)、碱液输送管路、碱液喷雾器、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7)、冷凝器(8)、泵二(9)、冷凝水排出管道(10)、第一ph计(11)、回流管路(12)、储液槽(13)、第二ph计(14)、储液槽排出管路(15)、烟气管路(16)和脱酸塔(17);

所述碱液储罐(1)的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方向上安装有泵一(2),出水口方向上连接有泵二(9),所述碱液输送管路穿过脱酸塔(17)的上部,位于脱酸塔(17)内的碱液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碱液喷雾器,所述脱酸塔(17)上方连接有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7),所述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7)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出水口与泵二(9)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泵二(9)的出水口连接第一ph计(1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ph计(11)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排出管道(10)和回流管路(12)的进水口,所述第一ph计(11)具有分流的作用,所述回流管路(12)的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脱酸塔(17)上设置有烟气管路(16),所述脱酸塔(17)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3),所述储液槽(13)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排出管路(15),所述储液槽(13)的一侧安转有第二ph计(14),所述第二ph计(14)用于测量储液槽(13)内液体的ph值,所述第二ph计(14)的出水口与泵一(2)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输送管路包括第一碱液输送管路(3)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4),所述碱液喷雾器包括第一碱液喷雾器(5)和第二碱液喷雾器(6);所述第一碱液输送管路(3)和第二碱液输送管路(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碱液喷雾器(5)和第二碱液喷雾器(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法脱酸塔碱液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的液储罐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连接,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方向上安装有泵一,出水口方向上安装有泵二,脱酸塔上方连接有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脱酸后烟气排出管道的出水口处依次安装有冷凝器和泵二,泵二的出水口连接第一PH计的进水口,第一PH计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排出管道和回流管路的进水口,第一PH计具有分流的作用,回流管路的出水口与碱液输送管路的进水口连接,储液槽的一侧安转有第二PH计,第二PH计用于测量储液槽内液体的PH值,第二PH计的出水口与泵一的进水口连接。解决了由于烟气成分复杂,酸根离子含量不确定,导致为了中和酸根离子,往往会造成碱液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付禧;霍艳丽;王国书;张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云水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