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检测装置的工业缝纫机。



背景技术:

工业缝纫机(industrialsewingmachine)是适于缝纫工厂或其他工业部门中大量生产用的缝制工件的缝纫机。服装、鞋帽、等需要用缝纫机的工厂都是采用工业缝纫机。

现有技术中的工业缝纫机,不能在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发生变化时,提前检测到布料厚度,降低工业缝纫机的缝纫速度,会导致布料厚薄衔接的地方缝纫不整齐,针距不一样,从而造成布料褶皱、翻边等缝纫不良的情况。因此,现需一种可以在布料被缝纫之前检测布料厚度的工业缝纫机,并且在检测到布料的厚度增加后,会自动降低缝纫速度,从而提高布料的缝纫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工业缝纫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缝纫机包括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业缝纫机的机壳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并形成一检测信号;

所述工业缝纫机还包括:

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一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业缝纫机的机针;

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在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所述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增加时,调整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电压以降低所述电机的转速,从而降低所述机针的缝纫速度。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一容纳部件,所述容纳部件包括一开口端,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容纳部件内;

一盖合部件,与所述容纳部件适配,覆盖所述容纳部件的开口端并固定于所述开口端上。

优选的,所述容纳部件内设有至少两个螺丝柱,所述传感器通过至少两颗螺丝固定于所述螺丝柱上。

优选的,所述盖合部件为透明材质,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发射一光线,透过所述盖合部件以检测所述待缝纫布料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或tof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一第一预设位置,以使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机针之间形成一预设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一第二预设位置,以使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机针互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预设倾斜角度小于90度。

优选的,所述容纳部件为长方体。

优选的,至少两个所述螺丝柱垂直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件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缝纫机,可以在布料被缝纫之前检测布料的厚度,并且在检测到布料的厚度增加后,会自动降低机针的缝纫速度,从而减少布料褶皱、翻边等缝纫不良的情况,提高布料的缝纫质量。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工业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工业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工业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装配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装配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缝纫机,如图1所示,工业缝纫机1包括一检测装置10,检测装置10设置于工业缝纫机1的机壳上;检测装置包括一传感器101,用于检测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并形成一检测信号;

如图3所示,工业缝纫机1还包括:

一电机11,电机11的输入端连接一电机控制器12的输出端,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工业缝纫机的机针,电机11用于驱动机针;

电机控制器12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10,电机控制器12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在检测信号表示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增加时,调整电机控制器12的输出电压以降低电机11的转速,从而降低机针的缝纫速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工业缝纫机1的机壳上设置一检测装置10,检测装置10通过内部的传感器101检测布料的厚度,传感器101采用光电传感器,具体可以采用红外线传感器或tof(timeofflight)传感器,tof传感器采用飞行时间测距法,是通过给被测目标(即待缝纫布料)连续发送光脉冲,然后用tof传感器接收从布料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获得到被测目标的距离。

具体地,如图1所示,可以将检测装置10设置于机针13的前端,即设置于待缝纫布料进入机针13之前的位置,以使检测装置10内的传感器101在待缝纫布料进入机针13之前感应布料的厚度变化,并将检测信号反馈给工业缝纫机的电机控制器12(如图3所示),电机控制器12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并在检测信号表示布料厚度增加时,会及时自动调节电机11的转速以降低机针13的缝纫速度,从而避免造成布料褶皱、翻边等缝纫不良的情况。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检测装置10还包括:

一容纳部件102,容纳部件102包括一开口端,传感器101通过开口端固定于容纳部件102内;

一盖合部件103,与容纳部件102适配,用于覆盖容纳部件102的开口端并固定于开口端上;

容纳部件102内设有至少两个螺丝柱104,传感器通过至少两颗螺丝105固定于螺丝柱104上;

盖合部件103为透明材质,传感器101为光电传感器,传感器101发射一光线,透过盖合部件103以检测待缝纫布料的厚度;

检测装置10设置于一第一预设位置,以使传感器101与机针13之间形成一预设倾斜角度;

预设倾斜角度小于90度。

具体地,传感器101暴露在外面容易损坏,或者沾染灰尘,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为了便于将传感器101固定于工业缝纫机1的外壳上,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容纳部件102和盖合部件103结合形成的盒装物体将传感器与外界隔离,以防止传感器沾染到灰尘、水蒸气等,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由于传感器101采用光电传感器,传感器101需要通过发射光线到被测目标来检测其厚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盖合部件103采用透明材质,以使传感器101的光线能够透过盖合部件103对布料进行检测。

具体地,通过在容纳部件102的内部设置至少两个螺丝柱104,通过螺丝105将传感器101固定于螺丝柱104上。两个螺丝柱104垂直设置于容纳部件102内,如图7所示,传感器101与盖合部件103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下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缝纫机,如图2所示,工业缝纫机1包括一检测装置10,检测装置10设置于工业缝纫机1的机壳上;检测装置包括一传感器101,用于检测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并形成一检测信号;

如图3所示,工业缝纫机1还包括:

一电机11,电机11的输入端连接一电机控制器12的输出端,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工业缝纫机的机针,电机11用于驱动机针;

电机控制器12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10,电机控制器12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在检测信号表示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增加时,调整电机控制器12的输出电压以降低电机11的转速,从而降低机针的缝纫速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以将检测装置10设置于机针13的前端,即设置于待缝纫布料进入机针13之前的位置,以使检测装置10内的传感器101在待缝纫布料进入机针13之前感应布料的厚度变化,并将检测信号反馈给工业缝纫机的电机控制器12(如图3所示),电机控制器12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并在检测信号表示布料厚度增加时,会及时自动调节电机11的转速以降低机针13的缝纫速度,从而避免造成布料褶皱、翻边等缝纫不良的情况。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检测装置10还包括:

一容纳部件102,容纳部件102包括一开口端,传感器101通过开口端固定于容纳部件102内;

一盖合部件103,与容纳部件102适配,用于覆盖容纳部件102的开口端并固定于开口端上;

容纳部件102内设有至少两个螺丝柱104,传感器通过至少两颗螺丝105固定于螺丝柱104上;

盖合部件103为透明材质,传感器101为光电传感器,传感器101发射一光线,透过盖合部件103以检测待缝纫布料的厚度;

检测装置10设置于一第二预设位置,以使传感器101与机针13互相垂直。

具体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检测装置10设置的位置不同,以及传感器101设置的角度不同。两者的工作原理相同。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的检测装置10设置于一第一预设位置,并且如图7所示,传感器101与盖合部件103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保证传感器101的检测光线(图1所示的虚线部分)与布料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中的检测装置10设置于一第二预设位置,并且如图8所示,传感器101与盖合部件103保持平行,以保证传感器101的检测光线(图2所示的虚线部分)与机针13保持平行,并且第二预设位置也应设置在机针13的前端,以使检测装置10内的传感器101在待缝纫布料进入机针13之前感应布料的厚度变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缝纫机,可以在布料被缝纫之前检测布料的厚度,并且在检测到布料的厚度增加后,会自动降低机针的缝纫速度,从而减少布料褶皱、翻边等缝纫不良的情况,提高布料的缝纫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缝纫机包括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业缝纫机的机壳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并形成一检测信号;

所述工业缝纫机还包括:

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一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业缝纫机的机针;

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在所述检测信号表示所述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增加时,调整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电压以降低所述电机的转速,从而降低所述机针的缝纫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一容纳部件,所述容纳部件包括一开口端,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容纳部件内;

一盖合部件,与所述容纳部件适配,覆盖所述容纳部件的开口端并固定于所述开口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件内设有至少两个螺丝柱,所述传感器通过至少两颗螺丝固定于所述螺丝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部件为透明材质,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发射一光线,透过所述盖合件以检测所述待缝纫布料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或tof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一第一预设位置,以使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机针之间形成一预设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一第二预设位置,以使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机针互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倾斜角度小于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件为长方体。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螺丝柱垂直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件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缝纫机,工业缝纫机包括一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于工业缝纫机的机壳上;检测装置包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并形成一检测信号;工业缝纫机还包括:一电机,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一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工业缝纫机的机针;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电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在检测信号表示待缝纫布料的厚度增加时,调整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电压以降低电机的转速,从而降低机针的缝纫速度。有益效果:可以在布料被缝纫之前检测布料的厚度,并且在检测到布料的厚度增加后,会自动降低机针的缝纫速度,从而减少布料褶皱、翻边等缝纫不良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7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