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4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尿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电动机或发电机静止不动的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电流。

而目前使用的定子结构通常简单,内部的绕组槽的内壁通常为光滑结构,在进行绕组时会发生铜丝脱落的情况出现,且目前使用的定子在进行拆装时不够便捷。

为此,提出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通过设置瓶形结构的绕组槽有效解决了铜丝脱落的情况,且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在具有高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拆装时的便捷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包括外壳和定子铁芯,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定子铁芯;

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座,且底座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左右两侧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均贯穿底座与限位槽相连接,所述外壳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且外壳内壁设置有紧固件;

所述定子铁芯外壁开设有紧固槽,且紧固槽与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内壁设置有绕组槽,且定子铁芯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定子铁芯后侧设置有端盖,且端盖通过第二螺栓与固定孔相连接,所述端盖表面设置有轴承,且端盖后侧设置有风扇罩,同时风扇罩内设置有风扇。

通过限位槽配合第一螺栓便于将装置本体固定在制定位置,且外壳外侧的散热鳍片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紧固件和紧固槽配合固定孔、第二螺栓和端盖提高了外壳和定子铁芯之间拆装时的便捷性,同时通过瓶形结构的绕组槽有效解决了铜丝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和第一螺栓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一螺栓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通过限位槽和第一螺栓便于将装置固定在制定的位置,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竖截面呈环形,且外壳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3组散热鳍片,同时每组散热鳍片设置有7个。

通过外壳表面的多个散热鳍片,增加了外壳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和紧固槽均呈等角度设置有4个,且紧固件和紧固槽的竖截面均呈梯形,同时紧固件与紧固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通过紧固件与紧固槽相互契合连接,提高定子铁芯与外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滑动定子铁芯即可快速完成定子铁芯的拆装,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定子铁芯内壁呈等角度设置有8组绕组槽,且每组绕组槽设置有3个,同时绕组槽的内壁呈瓶状结构。

通过瓶状结构的绕组槽便于铜丝进入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铜丝从绕组槽内脱落,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中轴线与定子铁芯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且端盖的直径与定子铁芯的直径相等,同时端盖的表面呈格栅结构。

通过端盖覆盖定子铁芯的侧面,同时会阻碍时紧固件从紧固槽中脱出,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拆装便捷度。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中轴线与轴承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且轴承的中轴线与风扇罩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并且风扇罩的中轴线与风扇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同时风扇罩的后侧面呈网格结构。

通过风扇罩内的风扇配合格栅结构的端盖,便于加速定子铁芯内的热量快速通过网格结构的风扇罩排出,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配合第一螺栓便于将装置本体固定在制定位置,且外壳外侧的散热鳍片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固定孔、第二螺栓和端盖提高了外壳和定子铁芯之间拆装时的便捷性,同时通过瓶形结构的绕组槽有效解决了铜丝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件与紧固槽相互契合连接,提高定子铁芯与外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滑动定子铁芯即可快速完成定子铁芯的拆装,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扇罩内的风扇配合格栅结构的端盖,便于加速定子铁芯内的热量快速通过网格结构的风扇罩排出,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限位槽;3、第一螺栓;4、外壳;5、散热鳍片;6、紧固件;7、紧固槽;8、定子铁芯;9、绕组槽;10、固定孔;11、第二螺栓;12、端盖;13、轴承;14、风扇罩;15、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包括外壳4和定子铁芯8,外壳4内部设置有定子铁芯8;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4底部设置有底座1,且底座1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底座1左右两侧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3,且第一螺栓3均贯穿底座1与限位槽2相连接,外壳4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5,且外壳4内壁设置有紧固件6;

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铁芯8外壁开设有紧固槽7,且紧固槽7与紧固件6相连接,定子铁芯8内壁设置有绕组槽9,且定子铁芯8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10,定子铁芯8后侧设置有端盖12,且端盖12通过第二螺栓11与固定孔10相连接,端盖12表面设置有轴承13,且端盖12后侧设置有风扇罩14,同时风扇罩14内设置有风扇1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槽2配合第一螺栓3便于将装置本体固定在制定位置,且外壳4外侧的散热鳍片5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紧固件6和紧固槽7配合固定孔10、第二螺栓11和端盖12提高了外壳4和定子铁芯8之间拆装时的便捷性,同时通过瓶形结构的绕组槽9有效解决了铜丝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槽2和第一螺栓3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一螺栓3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槽2和第一螺栓3便于将装置固定在制定的位置,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外壳4的竖截面呈环形,且外壳4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3组散热鳍片5,同时每组散热鳍片5设置有7个。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外壳4表面的多个散热鳍片5,增加了外壳4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紧固件6和紧固槽7均呈等角度设置有4个,且紧固件6和紧固槽7的竖截面均呈梯形,同时紧固件6与紧固槽7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紧固件6与紧固槽7相互契合连接,提高定子铁芯8与外壳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滑动定子铁芯8即可快速完成定子铁芯8的拆装,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8内壁呈等角度设置有8组绕组槽9,且每组绕组槽9设置有3个,同时绕组槽9的内壁呈瓶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瓶状结构的绕组槽9便于铜丝进入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铜丝从绕组槽9内脱落,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端盖12的中轴线与定子铁芯8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且端盖12的直径与定子铁芯8的直径相等,同时端盖12的表面呈格栅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端盖12覆盖定子铁芯8的侧面,同时会阻碍时紧固件6从紧固槽7中脱出,进一步提高了在使用该装置时,整体的拆装便捷度。

工作原理:首先将铜丝有序地缠绕在绕组槽9内,随后将定子铁芯8水平滑入外壳4内,此时紧固槽7与车身紧固件6相互滑动连接,在连接完毕后,将端盖12通过第二螺栓11与固定孔10相连接,随后将转子放入定子铁芯8内部,使转子的一端贯穿过轴承13与风扇15相连接,再将转子的另一端与外部机盖相连接,即可完成组装工作,随后通过限位槽2配合第一螺栓3将装置固定在制定位置后即可使用,在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启动装置后,转子在定子铁芯8内转动的同时带动风扇15同步进行转动,从而配合端盖12表面的格栅结构和风扇罩14表面的网格结构带动定子铁芯8内的热量快速排出,同时配合外壳4表面的散热鳍片5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其中风扇15型号为mh902r,就这样完成该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的使用过程,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电性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和定子铁芯(8),所述外壳(4)内部设置有定子铁芯(8);

所述外壳(4)底部设置有底座(1),且底座(1)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3),且第一螺栓(3)均贯穿底座(1)与限位槽(2)相连接,所述外壳(4)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5),且外壳(4)内壁设置有紧固件(6);

所述定子铁芯(8)外壁开设有紧固槽(7),且紧固槽(7)与紧固件(6)相连接,所述定子铁芯(8)内壁设置有绕组槽(9),且定子铁芯(8)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10),所述定子铁芯(8)后侧设置有端盖(12),且端盖(12)通过第二螺栓(11)与固定孔(10)相连接,所述端盖(12)表面设置有轴承(13),且端盖(12)后侧设置有风扇罩(14),同时风扇罩(14)内设置有风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和第一螺栓(3)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一螺栓(3)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竖截面呈环形,且外壳(4)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3组散热鳍片(5),同时每组散热鳍片(5)设置有7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和紧固槽(7)均呈等角度设置有4个,且紧固件(6)和紧固槽(7)的竖截面均呈梯形,同时紧固件(6)与紧固槽(7)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8)内壁呈等角度设置有8组绕组槽(9),且每组绕组槽(9)设置有3个,同时绕组槽(9)的内壁呈瓶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的中轴线与定子铁芯(8)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且端盖(12)的直径与定子铁芯(8)的直径相等,同时端盖(12)的表面呈格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的中轴线与轴承(13)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且轴承(13)的中轴线与风扇罩(14)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并且风扇罩(14)的中轴线与风扇(15)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同时风扇罩(14)的后侧面呈网格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用防滑脱的定子,包括外壳和定子铁芯,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定子铁芯,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座,且底座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左右两侧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均贯穿底座与限位槽相连接,所述外壳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且外壳内壁设置有紧固件,所述定子铁芯外壁开设有紧固槽,且紧固槽与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内壁设置有绕组槽,且定子铁芯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定子铁芯后侧设置有端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瓶形结构的绕组槽有效解决了铜丝脱落的情况,且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在具有高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拆装时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恒澳微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7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