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过滤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目前反渗透过滤膜片,在将反渗透过滤膜片卷呈筒状与密封固定装置固定的时候,不仅固定时固定不便,而且固定后密封的效果过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固定时固定不便,而且固定后密封的效果过差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不仅便于固定,而且固定后提高了密封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包括上部固定座、下部固定座和弹力绳,所述上部固定座下端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壁通过粘合剂粘接有磁套,所述内套管下端开有一圈底部密封槽,所述下部固定座位于所述上部固定座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座上端固定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插入所述外套管内部与所述外套管套接,所述外套管内壁开有一圈侧部密封槽,所述侧部密封槽槽底布置有一圈密封层,所述磁套滑入所述侧部密封槽内部与所述侧部密封槽转动连接,所述下部固定座上端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外套管内侧,所述外套管上端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连接环内部与所述连接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部固定座下端呈环形均匀固定有至少四个上部挂环,所述上部挂环位于所述连接头外侧,所述下部固定座上端呈环形均匀固定有至少四个下部挂环,所述下部挂环位于所述外套管外侧,所述弹力绳至少有四根,所述弹力绳扣接在上下同一垂直面的所述上部挂环与所述下部挂环之间,每根所述弹力绳上下两端均对称相接有两个扣勾,上下两个所述扣勾分别与所述上部挂环和所述下部挂环扣接,每个所述扣勾的勾口底部均开有螺槽,每个所述螺槽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扣勾相接触,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上部挂环和所述下部挂环相接触。
更佳的,所述磁套和所述密封层均由橡胶磁铁组成,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密封层与所述磁套相吸相贴合。
更佳的,所述密封环外壁和内壁均布置有螺纹,所述底部密封槽的内壁外侧和内壁内侧均布置有螺纹,所述密封环插入所述底部密封槽内部与所述底部密封槽通过螺纹连接。
更佳的,所述上部固定座上端中部贯穿固定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下端贯穿到所述内套管内部与所述内套管相通,所述下部固定座下端中部贯穿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端贯穿到所述外套管内部与所述外套管相通。
更佳的,所述上部固定座上端左侧相接有上部拉绳,所述上部拉绳末端相连有上部密封球,所述上部密封球与所述入水管上端管口插接,所述上部密封球的直径与所述入水管上端管口的直径相等,所述下部固定座下端左侧相接有下部拉绳,所述下部拉绳末端相连下部密封球,所述下部密封球与所述出水管下端管口插接,所述下部密封球的直径与所述出水管下端管口的内径相等。
更佳的,所述上部挂环的数量分布与所述下部挂环的数量分布一一对应,所述弹力绳与上下同一垂直面的所述上部挂环和所述下部挂环一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通过将卷起的反渗透过滤膜片插入内套管内,再将内套管插入外套管内,随后转动上部固定座和下部固定座,使得连接头转入连接环内封住外套管开口,同时,密封环转入底部密封槽封住内套管开口,而密封层与磁套相吸相贴则密封着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缝隙,从而不仅便于固定,而且固定后提高了密封性的效果;当将卷好的反渗透过滤膜片固定在上部固定座与下部固定座之间后,通过将上下两个扣勾分别扣上上部挂环和下部挂环,使得弹力绳围在外套管周围,通过握住弹力绳不仅便于提着整个装置,而且当有物品碰撞到外套管的时候,起到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上部固定座的a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下部固定座的b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上部固定座、101-入水管、102-上部密封球、103-上部拉绳、104-连接头、105-内套管、106-磁套、107-上部挂环、108-底部密封槽、200-下部固定座、201-出水管、202-下部密封球、203-下部拉绳、204-外套管、205-侧部密封槽、206-密封层、207-连接环、208-下部挂环、209-密封环、300-弹力绳、301-扣勾、302-螺槽、30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包括上部固定座100、下部固定座200和弹力绳300,所述上部固定座100下端固定有连接头104,所述连接头104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套管105,所述内套管105外壁通过粘合剂粘接有磁套106,所述内套管105下端开有一圈底部密封槽108,所述下部固定座200位于所述上部固定座100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座200上端固定有外套管204,所述内套管105插入所述外套管204内部与所述外套管204套接,所述外套管204内壁开有一圈侧部密封槽205,所述侧部密封槽205槽底布置有一圈密封层206,所述磁套106滑入所述侧部密封槽205内部与所述侧部密封槽205转动连接,所述下部固定座200上端固定有密封环209,所述密封环209位于所述外套管204内侧,所述外套管204上端固定有连接环207,所述连接头104插入所述连接环207内部与所述连接环20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磁套106和所述密封层206均由橡胶磁铁组成,所述密封层206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密封层206与所述磁套106相吸相贴合,所述密封环209外壁和内壁均布置有螺纹,所述底部密封槽108的内壁外侧和内壁内侧均布置有螺纹,所述密封环209插入所述底部密封槽108内部与所述底部密封槽108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将卷起的反渗透过滤膜片插入内套管105内,再将内套管105插入外套管204内,且磁套106会滑入侧部密封槽205与密封层206相吸相贴着,随后转动上部固定座100和下部固定座200,使得连接头104转入连接环207内封住外套管204上端开口,同时,密封环209转入底部密封槽108封住内套管105下端开口,而密封层206与磁套106相吸相贴,则密封着内套管105与外套管204之间的缝隙,从而不仅便于固定,而且固定后提高了密封性的效果。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上部固定座100下端呈环形均匀固定有至少四个上部挂环107,所述上部挂环107位于所述连接头104外侧,所述下部固定座200上端呈环形均匀固定有至少四个下部挂环208,所述下部挂环208位于所述外套管204外侧,所述弹力绳300至少有四根,所述弹力绳300扣接在上下同一垂直面的所述上部挂环107与所述下部挂环208之间,每根所述弹力绳300上下两端均对称相接有两个扣勾301,上下两个所述扣勾301分别与所述上部挂环107和所述下部挂环208扣接,每个所述扣勾301的勾口底部均开有螺槽302,每个所述螺槽302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栓303,所述螺栓303与所述扣勾301相接触,所述螺栓303分别与所述上部挂环107和所述下部挂环208相接触,所述上部挂环107的数量分布与所述下部挂环208的数量分布一一对应,所述弹力绳300与上下同一垂直面的所述上部挂环107和所述下部挂环208一一对应,当将卷好的反渗透过滤膜片固定在上部固定座100与下部固定座200之间后,通过将上下两个扣勾301分别扣上上部挂环107和下部挂环208,随后转动螺栓303,将螺栓303从螺槽302内转出堵住扣勾301的勾口,并挡住上部挂环107和下部挂环208,防止扣勾301脱离上部挂环107和下部挂环208,使得弹力绳300围在外套管204周围,通过握住弹力绳300不仅便于提着整个装置,而且当有物品碰撞到外套管204的时候,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固定座100上端中部贯穿固定有入水管101,所述入水管101下端贯穿到所述内套管105内部与所述内套管105相通,所述下部固定座200下端中部贯穿固定有出水管201,所述出水管201上端贯穿到所述外套管204内部与所述外套管204相通,通过上部固定座100上的入水管101可以与输水管连接,使得水输入内套管105内部通过反渗透过滤膜片过滤,而过滤后的水则从下部固定座200中的出水管201排出。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固定座100上端左侧相接有上部拉绳103,所述上部拉绳103末端相连有上部密封球102,所述上部密封球102与所述入水管101上端管口插接,所述上部密封球102的直径与所述入水管101上端管口的直径相等,所述下部固定座200下端左侧相接有下部拉绳203,所述下部拉绳203末端相连下部密封球202,所述下部密封球202与所述出水管201下端管口插接,所述下部密封球202的直径与所述出水管201下端管口的内径相等,利用上部拉绳103末端的上部密封球102和下部拉绳203末端的下部密封球202,可以分别塞入入水管101和出水管201,使得在移动整个装置时,防止异物进入入水管101和出水管20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包括上部固定座、下部固定座和弹力绳,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固定座下端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壁通过粘合剂粘接有磁套,所述内套管下端开有一圈底部密封槽,所述下部固定座位于所述上部固定座下方,所述下部固定座上端固定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插入所述外套管内部与所述外套管套接,所述外套管内壁开有一圈侧部密封槽,所述侧部密封槽槽底布置有一圈密封层,所述磁套滑入所述侧部密封槽内部与所述侧部密封槽转动连接,所述下部固定座上端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外套管内侧,所述外套管上端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连接环内部与所述连接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部固定座下端呈环形均匀固定有至少四个上部挂环,所述上部挂环位于所述连接头外侧,所述下部固定座上端呈环形均匀固定有至少四个下部挂环,所述下部挂环位于所述外套管外侧,所述弹力绳至少有四根,所述弹力绳扣接在上下同一垂直面的所述上部挂环与所述下部挂环之间,每根所述弹力绳上下两端均对称相接有两个扣勾,上下两个所述扣勾分别与所述上部挂环和所述下部挂环扣接,每个所述扣勾的勾口底部均开有螺槽,每个所述螺槽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扣勾相接触,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上部挂环和所述下部挂环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套和所述密封层均由橡胶磁铁组成,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密封层与所述磁套相吸相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外壁和内壁均布置有螺纹,所述底部密封槽的内壁外侧和内壁内侧均布置有螺纹,所述密封环插入所述底部密封槽内部与所述底部密封槽通过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座上端中部贯穿固定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下端贯穿到所述内套管内部与所述内套管相通,所述下部固定座下端中部贯穿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端贯穿到所述外套管内部与所述外套管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座上端左侧相接有上部拉绳,所述上部拉绳末端相连有上部密封球,所述上部密封球与所述入水管上端管口插接,所述上部密封球的直径与所述入水管上端管口的直径相等,所述下部固定座下端左侧相接有下部拉绳,所述下部拉绳末端相连下部密封球,所述下部密封球与所述出水管下端管口插接,所述下部密封球的直径与所述出水管下端管口的内径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过滤膜片密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挂环的数量分布与所述下部挂环的数量分布一一对应,所述弹力绳与上下同一垂直面的所述上部挂环和所述下部挂环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