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4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板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模板机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鞋等领域的加工制造中,一台模板机主要由机体、机架、台板、x送料机构、y送料机构、控制系统等组成。目前行业大部分模板机y向送料由单丝杆送料机构或同步带送料机构完成,单丝杆送料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力是单边受力,会产生x向的甩动,且容易造成y向滑动导轨的磨损,影响模板机的使用寿命,且单丝杆传动由于空间限制,必须下移与x向传动保持一定的距离,影响了缝纫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沿y向设置的丝杆和电动机,两根丝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支撑座与底板固连,两根丝杆与对应的丝杆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两根丝杆上对称设置有配合的丝杆螺母,每个丝杆螺母上均连接有用于安装x送料模组的x模组安装座,两根丝杆的一端均与送料机构连接,所述电动机能够通过送料机构驱动两根丝杆同步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每根丝杆的外侧或内侧固定有与丝杆平行的滑轨,x模组安装座的下端与对应的滑轨可滑动连接,丝杆螺母与x模组安装座面向丝杆的一侧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轴、两个大锥齿轮和两个小锥齿轮,两个大锥齿轮分别固定于两根丝杆的后端部,两个小锥齿轮分别固定于传动轴的两端部,所述传动轴沿x向设置且小锥齿轮与对应的大锥齿轮啮合,所述电动机与传动轴或其中一根丝杆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所述传动轴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支撑座,所述轴承支撑座套设于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的下端与底板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传动轴的传动支架,每对啮合的大锥齿轮和小锥齿轮的下方均设有储油盘,所述大锥齿轮的下端能够伸入对应储油盘的油液内,储油盘固定于传动支架上。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所述底板上固定有驱动支撑座,所述电动机固定于所述驱动支撑座上并与丝杆或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上述靠近驱动支撑座的传动支架可以与驱动支撑座成型为一体。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与传动轴同轴的从动带轮,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主动同步轮、从动同步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主动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从动同步轮相连,所述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对应的丝杆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主动同步轮连接并能够驱动主动同步轮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所述第二同步带中部的底板上设有张紧支架,所述张紧支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同步带张紧的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单丝杆传动时,要避免位于丝杆前端部的丝杆支撑座与机头相撞,必须将丝杆下移,这样会使得x、y送料丝杆的中心距加大,从而导致缝纫不稳定;本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双丝杆设计因丝杆是位于机头两侧,使得丝杆支撑座不会与机头干涉,从而可以提高y向丝杆的位置,使y向丝杆更贴近x向丝杆,两者的中心距减小,从而减小送料时的转动惯量,从而使送料稳定而达到缝纫稳定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y向双丝杆左右布置进行传动,使得送料时受力均匀,送料更稳定的同时减小了导轨的磨损,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解决单丝杆传动维修困难的问题;进一步的,还能够给台面的支撑腾出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模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丝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丝杆和传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丝杆;11、丝杆支撑座;12、丝杆螺母;2、x送料模组;21、x模组安装座;22、滑轨;31、传动轴;311、轴承支撑座;312、传动支架;313、储油盘;314、从动带轮;32、大锥齿轮;33、小锥齿轮;34、第一同步带;35、主动同步轮;36、从动同步轮;37、第二同步带;38、张紧轮;4、机架;5、机头;6、台面;7、底板;10、电动机;101、驱动支撑座;102、联轴器;103、主动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8:

本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包括两根沿y向设置的丝杆1和电动机10,两根丝杆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支撑座11与底板7固连,两根丝杆1与对应的丝杆支撑座11可转动连接,两根丝杆1上对称设置有配合的丝杆螺母12,每个丝杆螺母12上均连接有用于安装x送料模组2的x模组安装座21,两根丝杆1的一端均与送料机构连接,所述电动机10能够通过送料机构驱动两根丝杆1同步转动;每根丝杆1的外侧或内侧固定有与丝杆1平行的滑轨22,x模组安装座21的下端与对应的滑轨22可滑动连接,丝杆螺母12与x模组安装座21面向丝杆1的一侧固连;本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固定于底板7上,底板7位于机头5和机架4之间且与机架4固连,本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的上侧固定有台面6,x送料模组2设于台面6上侧并与本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的x模组安装座21固连。

实施例一: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轴31、两个大锥齿轮32和两个小锥齿轮33,两个大锥齿轮32分别固定于两根丝杆1的后端部,两个小锥齿轮33分别固定于传动轴31的两端部,所述传动轴31沿x向设置且小锥齿轮33与对应的大锥齿轮32啮合,所述电动机10与其中一根丝杆1连接;所述传动轴3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支撑座311,所述轴承支撑座311套设于传动轴31上并与传动轴31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311的下端与底板7固连;所述传动轴3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传动轴31的传动支架312,每对啮合的大锥齿轮32和小锥齿轮33的下方均设有储油盘313,所述大锥齿轮32的下端能够伸入对应储油盘313的油液内,储油盘313固定于传动支架312上;所述底板7上固定有驱动支撑座101,所述电动机10固定于所述驱动支撑座101上并与丝杆1或传动轴31通过联轴器102连接,上述靠近驱动支撑座101的传动支架312可以与驱动支撑座101成型为一体。

当电动机10工作时,将转动通过联轴器102传动到丝杆1,丝杆1与丝杆螺母12通过啮合将丝杆1的转动传递给丝杆螺母12,由于丝杆螺母12是固定在x模组安装座21的,因此,丝杆1的转动转化为x模组安装座21的y向的直线运动;同时,大锥齿轮32固定于上述丝杆1上,丝杆1的转动带动大锥齿轮32的转动,大锥齿轮32与小锥齿轮33啮合,将转动传递给小锥齿轮33,设置在传动轴31两端的两个小锥齿轮33同步转动,从而将转动传递给另一个大锥齿轮32并带动另一根丝杆1同步转动,从而驱动与另一根丝杆1相连的x模组安装座21的y向的直线运动。

实施例二: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轴31、两个大锥齿轮32和两个小锥齿轮33,两个大锥齿轮32分别固定于两根丝杆1的后端部,两个小锥齿轮33分别固定于传动轴31的两端部,所述传动轴31沿x向设置且小锥齿轮33与对应的大锥齿轮32啮合,所述电动机10与传动轴31连接;所述传动轴3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支撑座311,所述轴承支撑座311套设于传动轴31上并与传动轴31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311的下端与底板7固连;所述传动轴3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传动轴31的传动支架312,每对啮合的大锥齿轮32和小锥齿轮33的下方均设有储油盘313,所述大锥齿轮32的下端能够伸入对应储油盘313的油液内,储油盘313固定于传动支架312上;所述底板7上固定有驱动支撑座101,所述电动机10固定于所述驱动支撑座101上并与丝杆1或传动轴31通过联轴器102连接,上述靠近驱动支撑座101的传动支架312可以与驱动支撑座101成型为一体。

当电动机10工作时,将转动通过联轴器102传动到传动轴31,由于小锥齿轮33固定于传动轴31的两端,传动轴31的转动转化为小锥齿轮33的转动,大锥齿轮32与小锥齿轮33啮合,将转动传递给大锥齿轮32,从而带动与大锥齿轮32固连的两根丝杆1转动,丝杆1的转动传递给丝杆螺母12,由于丝杆螺母12是固定在x模组安装座21的,因此,丝杆1的转动转化为x模组安装座21的y向的直线运动;

实施例三: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轴31、两个大锥齿轮32和两个小锥齿轮33,两个大锥齿轮32分别固定于两根丝杆1的后端部,两个小锥齿轮33分别固定于传动轴31的两端部,所述传动轴31沿x向设置且小锥齿轮33与对应的大锥齿轮32啮合,所述传动轴31上固定有与传动轴31同轴的从动带轮314,所述电动机10的驱动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103,所述从动带轮314和主动带轮103通过第一同步带34连接;所述传动轴3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支撑座311,所述轴承支撑座311套设于传动轴31上并与传动轴31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311的下端与底板7固连;所述传动轴3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传动轴31的传动支架312,每对啮合的大锥齿轮32和小锥齿轮33的下方均设有储油盘313,所述大锥齿轮32的下端能够伸入对应储油盘313的油液内,储油盘313固定于传动支架312上;所述底板7上固定有驱动支撑座101,所述电动机10固定于所述驱动支撑座101上并与丝杆1或传动轴31通过联轴器102连接,上述靠近驱动支撑座101的传动支架312可以与驱动支撑座101成型为一体。

当电动机10工作时,将转动通过第一同步带34传动到传动轴31,由于小锥齿轮33固定于传动轴31的两端,传动轴31的转动转化为小锥齿轮33的转动,大锥齿轮32与小锥齿轮33啮合,将转动传递给大锥齿轮32,从而带动与大锥齿轮32固连的两根丝杆1转动,丝杆1的转动传递给丝杆螺母12,由于丝杆螺母12是固定在x模组安装座21的,因此,丝杆1的转动转化为x模组安装座21的y向的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传动轴31上固定直齿轮,然后在电动机10上设置与上述直齿轮啮合的直齿轮,通过两个直齿轮的啮合将电动机10的转动输出到传动轴31;或者在传动轴31上固定锥齿轮,然后在电动机10上设置与上述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通过两个锥齿轮的啮合将电动机10的转动输出到传动轴31。

实施例四: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主动同步轮35、从动同步轮36和第二同步带37,所述主动同步轮35通过第二同步带37与从动同步轮36相连,所述主动同步轮35和从动同步轮36分别通过联轴器102与对应的丝杆1连接,所述电动机10与所述主动同步轮35连接并能够驱动主动同步轮35转动;所述第二同步带37中部的底板7上设有张紧支架,所述张紧支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同步带37张紧的张紧轮38。

当电动机10工作时,将转动通过联轴器102传动到主动同步轮35,主动同步轮35带动与之相连的丝杆1转动,并将丝杆1的转动传递给丝杆螺母12,由于丝杆螺母12是固定在x模组安装座21的,因此,丝杆1的转动转化为x模组安装座21的y向的直线运动;同时,主动同步轮35通过同步带将转动传递给从动同步轮36,从动同步轮36带动与之相连的丝杆1转动,并将该丝杆1的转动传递给丝杆螺母12,由于丝杆螺母12是固定在x模组安装座21的,因此,丝杆1的转动转化为x模组安装座21的y向的直线运动。

单丝杆1传动时,要避免位于丝杆1前端部的丝杆支撑座11与机头5相撞,必须将丝杆1下移,这样会使得x、y送料丝杆1的中心距加大,从而导致缝纫不稳定;本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中双丝杆1设计因丝杆1是位于机头5两侧,使得丝杆支撑座11不会与机头5干涉,从而可以提高y向丝杆1的位置,使y向丝杆1更贴近x向丝杆1,两者的中心距减小,从而减小送料时的转动惯量,从而使送料稳定而达到缝纫稳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y向双丝杆1左右布置进行传动,使得送料时受力均匀,送料更稳定的同时减小了导轨的磨损,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解决单丝杆1传动维修困难的问题;进一步的,还能够给台面6的支撑腾出安装位置。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沿y向设置的丝杆(1)和电动机(10),两根丝杆(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支撑座(11)与底板(7)固连,两根丝杆(1)与对应的丝杆支撑座(11)可转动连接,两根丝杆(1)上对称设置有配合的丝杆螺母(12),每个丝杆螺母(12)上均连接有用于安装x送料模组(2)的x模组安装座(21),两根丝杆(1)的一端均与送料机构连接,所述电动机(10)能够通过送料机构驱动两根丝杆(1)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根丝杆(1)的外侧或内侧固定有与丝杆(1)平行的滑轨(22),x模组安装座(21)的下端与对应的滑轨(22)可滑动连接,丝杆螺母(12)与x模组安装座(21)面向丝杆(1)的一侧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轴(31)、两个大锥齿轮(32)和两个小锥齿轮(33),两个大锥齿轮(32)分别固定于两根丝杆(1)的后端,两个小锥齿轮(33)分别固定于传动轴(31)的两端,所述传动轴(31)沿x向设置且小锥齿轮(33)与对应的大锥齿轮(32)啮合,所述电动机(10)与传动轴(31)或其中一根丝杆(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支撑座(311),所述轴承支撑座(311)套设于传动轴(31)上并与传动轴(31)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支撑座(311)的下端与底板(7)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传动轴(31)的传动支架(312),每对啮合的大锥齿轮(32)和小锥齿轮(33)的下方均设有储油盘(313),所述大锥齿轮(32)的下端能够伸入对应储油盘(313)的油液内,储油盘(313)固定于传动支架(3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上固定有驱动支撑座(101),所述电动机(10)固定于所述驱动支撑座(101)上并与丝杆(1)或传动轴(31)通过联轴器(10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1)上固定有与传动轴(31)同轴的从动带轮(314),所述电动机(10)的驱动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103),所述从动带轮(314)和主动带轮(103)通过第一同步带(3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主动同步轮(35)、从动同步轮(36)和第二同步带(37),所述主动同步轮(35)通过第二同步带(37)与从动同步轮(36)相连,所述主动同步轮(35)和从动同步轮(36)分别通过联轴器(102)与对应的丝杆(1)连接,所述电动机(10)与所述主动同步轮(35)连接并能够驱动主动同步轮(35)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带(37)中部的底板(7)上设有张紧支架,所述张紧支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同步带(37)张紧的张紧轮(3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属于模板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单丝杆传动受空间限制,必须下移与X向传动保持距离,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本Y向双丝杆传动机构包括两根沿Y向设置的丝杆和电动机,两根丝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支撑座与底板固连,两根丝杆与对应的丝杆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两根丝杆上对称设置有配合的丝杆螺母,每个丝杆螺母上均连接有用于安装X送料模组的X模组安装座,两根丝杆的一端均与传动机构连接,电动机能够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两根丝杆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中双丝杆设计因丝杆是位于机头两侧,不会与机头干涉,可以提高Y向丝杆的位置,减小送料时的转动惯量,从而使送料稳定而达到缝纫稳定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付勇;陈建;王俊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