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海船用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
背景技术:
用于运输海鲜的海船上为了保持海鲜的新鲜都装载了大量的碎冰,海上航程较远,在一段时间后冰化了便需要靠岸补给碎冰,现有的技术中碎冰的补给一般是用运输小车装载从碎冰机上将碎冰通过人力推至海船上,海船靠岸之后会在海岸与海船之间架设一根板桥,为了保持船的平稳性,板桥越窄越轻盈越好,运输工人在运输碎冰时就需要推着运输小车从板桥上走过,人推动独轮车本就稳定性不佳,再加之板桥较窄,进一步增加了不平稳性,运输工人掉落板桥之事时有发生,虽掉落岸边无性命之虞,但受轻伤的无可避免的,且碎冰掉落水中无法再用,需重新装载碎冰,一来工作效率较低,二来工人的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可实现机械化运输碎冰,不仅提高了碎冰运输的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碎冰运输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厢和驾驶室;
输送碎冰管道,所述输送碎冰管道包括钢管和软管,钢管分别与车厢和软管相连通,所述钢管内安装有绞龙式推进器;以及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绞龙式推进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倾斜安装在车体上,所述钢管一端位于车厢底端,另一端位于驾驶室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车厢底端设置有碎冰出口,位于碎冰出口下方的所述钢管上也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与碎冰出口相同,所述碎冰出口与开口焊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马达通过齿轮与绞龙式推进器相连接,所述绞龙式推进器包括绞龙叶轮片和中心轴,所述绞龙叶轮片从上至下环绕盘旋在中心轴外。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中心轴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钢管的前端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车厢底端焊接设置有可升降式支架,所述钢管放置于所述可升降式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的后方倾斜设置有双升降气缸,所述双升降气缸的气缸轴均与钢管的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上方设置有维稳杆,所述维稳杆共有三组,每组所述维稳杆分别有两根,三组维稳杆的顶端固定焊接在一起并于顶端设置有定滑轮,两组所述维稳杆的底端均与钢管固定焊接在一起,其中一组所述维稳杆垂直于钢管且底端与钢管的上表面相连接,另一组所述维稳杆的底端分别与钢管的顶端两侧焊接固定在一起,剩余一组所述维稳杆的底端均与车厢固定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系在钢管的顶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系在车厢前端的钢管上且位于钢管的中间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动力装置与运输管道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机械运冰过程,使用时只需拉动软管指向船舱即可,方便快捷,不仅提高了碎冰的运输效率,且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碎冰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系数;2、动力装置采用液压气缸,配合钢管内设置有绞龙式推进器实现碎冰的运输过程,完全脱离电力,适应本申请在海岸边的使用环境,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其中:1、车体,11、车厢,111、碎冰出口,12、驾驶室,2、输送碎冰管道,21、钢管,211、绞龙式推进器,212、绞龙叶轮片,213、中心轴,22、软管,3、动力装置,4、齿轮,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5、支撑架,6、可升降式支架,7、双升降气缸,8、维稳杆,9、定滑轮,10、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包括:
车体1,车体1包括车厢11和驾驶室12,为了便于出冰,车厢11的底端最好设计成漏斗状;
输送碎冰管道2,输送碎冰管道2包括钢管21和软管22,钢管21分别与车厢11和软管22相连通,钢管21内安装有绞龙式推进器211,钢管21倾斜安装在车体1上,钢管21一端位于车厢11底端,另一端位于驾驶室12上方,绞龙式推进器211包括绞龙叶轮片212和中心轴213,绞龙叶轮片212从上至下环绕盘旋在中心轴213外,呈螺旋状,当中心轴213转动时,绞龙叶轮片212随着中心轴213的转动而转动;以及
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为液压马达,采用液压马达无需用电,一来节省了电费,二来减小了使用的局限性,动力装置3与绞龙式推进器211相连接进而带动绞龙式推进器211的运转,液压马达通过齿轮4与绞龙式推进器211相连接,齿轮4包括主动齿轮41和从动齿轮42,主动齿轮41与液压马达相连接,从动齿轮42与中心轴213相连接,主动齿轮41与从动齿轮42相啮合,运作时液压马达带动主动齿轮41运转,主动齿轮41带动从动齿轮42运转,从动齿轮42最终带动中心轴213运转。
车厢11底端设置有碎冰出口111,位于碎冰出口111下方的钢管21上也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大小与碎冰出口111相同,碎冰出口111与开口焊接固定在一起,碎冰从碎冰出口111进入钢管21进入运输过程。
驾驶室12的前端上方设置有支撑架5,钢管21的前端放置于支撑架5上,车厢11底端焊接设置有可升降式支架6,钢管21放置于可升降式支架6上;驾驶室12的后方倾斜设置有双升降气缸7,双升降气缸7的气缸轴均与钢管21的底端相连接,在运冰车中高速行进的过程中双升降气缸7的气缸轴伸出将车厢11及输送碎冰管道2向上抬起,进而避免在行进的过程中车厢11或输送碎冰管道2被路上的障碍物磕碰致坏的状况发生。
钢管21的上方设置有维稳杆8,维稳杆8共有三组,每组维稳杆8分别有两根,三组维稳杆8的顶端固定焊接在一起并于顶端设置有定滑轮9,两组维稳杆8的底端均与钢管21固定焊接在一起,其中一组维稳杆8垂直于钢管21且底端与钢管21的上表面相连接,另一组维稳杆8的底端分别与钢管21的顶端两侧焊接固定在一起,剩余一组维稳杆8的底端均与车厢11固定焊接在一起;定滑轮9上设置有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一端系在钢管21的顶端,钢丝绳10的另一端系在车厢11前端的钢管21上且位于钢管21的中间位置处。
上述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的使用过程如下:将碎冰机内的碎冰均通过管道排放至车厢11内,而后操纵双升降气缸7使得车厢11及输送碎冰管道2抬起,远离路面,并将软管22用绳子固定在驾驶室12上防止其在车体1行进的过程中乱晃,将车体1开至海岸边,通过双升降气缸7控制钢管21至适宜高度,而后将软管22从驾驶室12上解下,运冰工人抱住软管22的自由端,指向船舱,启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主动齿轮41转动,从动齿轮42在啮合作用下随着主动齿轮41的转动而转动,从动齿轮42最终带动中心轴213转动,中心轴213转动带动其外圈的绞龙叶轮片212做旋转式推进运动,车厢11内的碎冰从碎冰出口111掉落至钢管21内,沿着钢管21在绞龙式推进器211的作用下向钢管21的顶端推进,最终经由软管22输出至船舱内,完成碎冰的运输过程,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运冰具备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1.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厢和驾驶室;
输送碎冰管道,所述输送碎冰管道包括钢管和软管,钢管分别与车厢和软管相连通,所述钢管内安装有绞龙式推进器;以及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绞龙式推进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倾斜安装在车体上,所述钢管一端位于车厢底端,另一端位于驾驶室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端设置有碎冰出口,位于碎冰出口下方的所述钢管上也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与碎冰出口相同,所述碎冰出口与开口焊接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通过齿轮与绞龙式推进器相连接,所述绞龙式推进器包括绞龙叶轮片和中心轴,所述绞龙叶轮片从上至下环绕盘旋在中心轴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中心轴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钢管的前端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车厢底端焊接设置有可升降式支架,所述钢管放置于所述可升降式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倾斜设置有双升降气缸,所述双升降气缸的气缸轴均与钢管的底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上方设置有维稳杆,所述维稳杆共有三组,每组所述维稳杆分别有两根,三组维稳杆的顶端固定焊接在一起并于顶端设置有定滑轮,两组所述维稳杆的底端均与钢管固定焊接在一起,其中一组所述维稳杆垂直于钢管且底端与钢管的上表面相连接,另一组所述维稳杆的底端分别与钢管的顶端两侧焊接固定在一起,剩余一组所述维稳杆的底端均与车厢固定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渔港码头碎冰输送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系在钢管的顶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系在车厢前端的钢管上且位于钢管的中间位置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