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低能耗、低消耗的热水伴热技术中使用的蒸汽冷凝水与热水的伴热用混水罐。
背景技术:
在化工企业中,由于工艺或者防冻防凝的要求,需要采用蒸汽、热水、电伴热带、电伴热管等热源对传输生产物流或样品的管道进行加热,在多种伴热方式中,蒸汽由于热容量高,容易取得,容易输送,应用最为广泛,但蒸汽伴热也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能耗高,蒸汽伴热后冷却后,经过疏水阀进入凝液回收箱,大量的低位热能被浪费;
其次是损耗大,蒸汽疏水阀有10%的泄流量,造成大量的凝液损失;
因此探索一种合理的伴热工艺,既减少热能消耗,又可降低蒸汽凝液损失,从而降低的伴热成本是蒸汽伴热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低能耗、低消耗的热水伴热技术中使用的蒸汽冷凝水与热水的伴热用混水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伴热用混水罐,包括有混水罐本体,所述混水罐本体侧面设置有热水注入器,所述热水注入器一端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内;在所述热水注入器的下方设置有蒸汽凝液注入器,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的外侧,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的环管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内,在所述环管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混合热水出口设置在所述混水罐本体的顶部。
热水注入器的目的是让进入混水罐体内的70℃热水按逆时针旋转,以便与蒸汽凝液充分混合,蒸汽凝液注入器由连接部和环管两部分组成,环管下表面设置有喷嘴,170℃蒸汽凝液进入环管向下喷入混水罐,以便与70℃热水充分混合;混合热水出口设置在所述混水罐本体的顶部,使得充分混合后才从混水罐本体的顶部出。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混水罐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丝网除泡器,所述丝网除泡器采用若干层不锈钢丝网交叉叠放。
由于蒸汽凝液中含有部分蒸汽,为了避免蒸汽通过混合热水出口进入热水伴热罐,在罐体上部设置有丝网除泡器,丝网除泡器采用若干层不锈钢丝网交叉叠放,蒸汽气泡附着在丝网除泡器上,与热水接触,降温后变成液体,进入热水伴热管。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丝网除泡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外侧安装有压力表接口。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丝网除泡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外侧安装有温度计接口。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混水罐本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人孔;所述混水罐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支腿。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放净口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的连接部为法兰接口;所述喷嘴的数量为12个,直径为6m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伴热用混水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蒸汽凝液注入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热水注入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丝网除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水罐本体;2-热水注入器;3-蒸汽凝液注入器;301-连接部;302-环管;303-喷嘴;4-支腿;5-放净口;6-人孔;7-丝网除泡器;8-温度计接口;9-压力表接口;10-混合热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伴热用混水罐,如图1、2和4所示,包括有混水罐本体1,所述混水罐本体1侧面设置有热水注入器2,如图5所示,所述热水注入器2一端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1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1内;在所述热水注入器2的下方设置有蒸汽凝液注入器3,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3的连接部301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1的外侧,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3的环管302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1内,在所述环管30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303;混合热水出口10设置在所述混水罐本体1的顶部。
在所述混水罐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丝网除泡器7(如图6所示),所述丝网除泡器7采用若干层不锈钢丝网交叉叠放,在本实施例中,采用5层φ1×8目不锈钢丝网交叉叠放;在所述丝网除泡器7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1外侧安装有压力表接口9;在所述丝网除泡器7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1外侧安装有温度计接口8。
在所述混水罐本体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人孔6;所述混水罐本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腿4;放净口5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1的底部;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3的连接部301为法兰接口;所述喷嘴303的数量为12个,直径为6mm。
具体使用时:混水罐本体1按200℃,1.0mpa压力设计,热水注入器2为法兰接口(连接外部管道用)和注入口两部分,热水注入器2的目的是让进入伴热用混水罐的70℃热水按逆时针旋转,以便与蒸汽凝液充分混合。蒸汽凝液注入器3由法兰接口(连接部301)和环管302两部分组成,环管302下表面设置有12个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伴热用混水罐,包括有混水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罐本体侧面设置有热水注入器,所述热水注入器一端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内;在所述热水注入器的下方设置有蒸汽凝液注入器,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的外侧,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的环管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内,在所述环管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混合热水出口设置在所述混水罐本体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热用混水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水罐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丝网除泡器,所述丝网除泡器采用若干层不锈钢丝网交叉叠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伴热用混水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网除泡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外侧安装有压力表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伴热用混水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网除泡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外侧安装有温度计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热用混水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水罐本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人孔;所述混水罐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支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热用混水罐,其特征在于,放净口位于所述混水罐本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伴热用混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凝液注入器的连接部为法兰接口;所述喷嘴的数量为12个,直径为6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