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
背景技术:
:
绷缝机缝制的线迹为链式缝纫线迹。此线迹多用于针织服装的滚领、滚边、摺边、绷缝、拼接缝和饰边等。绷缝机上都设置有夹线器组件。如公开号为cn10556857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夹线器组件及绷缝机,该夹线器组件包括固定板、抬压脚松线板、剪线松线板、若干个夹线器及过线板,其中过线板与固定板为两个独立的零件,每个夹线器配备一个过线板,具有组装的零件多,不方便装配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的零件少、装配更加简单的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包括夹线器基板、松线板及五个以上的夹线器,所述松线板限位在夹线器与夹线器基板之间,夹线器基板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与夹线器数量相同的过线板,过线板的位置与夹线器的位置一一匹配,所述过线板与夹线器基板为一体式结构,在过线板上设置有过线孔。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夹线器基板的上部向外延伸有延伸板,延伸板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过线板,顶部过线板与夹线器基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顶部过线板上设置有数量与夹线器一一对应的过线孔。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延伸板的外端部设置有两根以上的过线管。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五个以上的夹线器中紧挨顶部过线板的夹线器右侧的过线板取消。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过线孔内均设置有过线环。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夹线器基板与延伸板呈镜像设置的7字形。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松线板设置有五个以上的第一条形孔,每个第一条形孔的中轴线共线,在第一条形孔的上端设置有松线插片,夹线器的夹线廷穿过第一条形孔连接在夹线器基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夹线器基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条形孔,第二条形孔的中轴线与第一条形孔平行设置,在松线板上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穿过第二条形孔位于夹线器基板的底面,在夹线器基板的底平面还设置有弹簧螺钉,复位弹簧的一端钩设在弹簧螺钉上、另一端钩设在连接臂上。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松线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条形孔,第三条形孔的中轴线与第一条形孔垂直,松线装置通过第三条形孔与松线板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中,所述松线装置包括松线驱动件,松线驱动件的一端与松线轴连接,松线轴转动连接在机壳上,松线驱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松线杆固定座,松线杆的一端固定在松线杆固定座上,在松线驱动件上设置有螺钉,螺钉的头部设置在第三条形孔内;
或:所述松线装置包括松线驱动件,松线驱动件的一端与松线轴连接,松线轴转动连接在机壳上,松线驱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螺钉,螺钉的头部设置在第三条形孔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将过线板、顶部过线板及过线管集成在夹线器基板、延伸板上,延伸板与夹线器基板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简化了安装步骤,安装快速、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线器基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松线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壳上并与自动抬压脚、剪线机构连接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壳上并与自动抬压脚、剪线机构连接的背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壳上并与抬压脚机构连接的正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壳上并与抬压脚机构连接的背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松线驱动件与松线轴连接的结构之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松线驱动件与松线轴连接的结构之二。
图中:1、夹线器基板;2、松线板;3、夹线器;4、过线板;5、机壳;6、延伸板;7、顶部过线板;8、过线环;9、过线管;10、过线管压板;11、第一条形孔;12、松线插片;13、夹线廷;14、第一夹线片;15、第二夹线片;16、第二条形孔;17、连接臂;18、弹簧螺钉;19、复位弹簧;20、第三条形孔;21a、第一松线驱动件;21b、第二松线驱动件;22、松线轴;23、松线杆固定座;24、螺钉;25、松线曲柄;26、松线推板;27、电磁铁;28、安装孔;29、垫圈;30、调压止动盖;31、调压螺母;32、松线杆;33、松线驱动连杆;34、抬压脚杠杆;35、抬压脚杠杆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14:
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包括夹线器基板1、松线板2及五个以上的夹线器3,夹线器3常用的设置五个、六个或七个。所述松线板2限位在夹线器3与夹线器基板1之间,夹线器基板1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与夹线器3数量相同的过线板4,过线板4的位置与夹线器3的位置一一匹配,所述过线板4与夹线器基板1为一体式结构,在过线板4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夹线器基板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的安装孔28。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将过线板4集成在夹线器基板1上,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安装步骤,使得装配更加简单。安装时,首先将松线板2通过夹线器3设置在夹线器3与夹线器基板1之间,然后通过螺钉穿过夹线器基板1上的安装孔28螺接在机壳5上对应的位置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器基板1的上部向外延伸有延伸板6,延伸板6与夹线器基板1为一体式结构,延伸板6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过线板7,顶部过线板7与延伸板6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顶部过线板7上设置有数量与夹线器3一一对应的过线孔。
这里的过线孔两个为一组,也就是说,当夹线器1设置有五个时,对应的过线孔设置有十个,每两个为一组。具体的穿线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了防止缝线被磨断,顶部过线板7及过线板4上的过线孔内均设置有过线环8。过线环8一般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为了能对连接位于夹线器基板1下端上的夹线器3与顶板过线板7上对应的过线孔的缝线进行导向,所述延伸板6的外端部设置有两根以上的过线管9。过线管9为直管,沿上下方向设置。本实施例的夹线器3设置五个时,则对应的过线管9设置有两根。所述过线管9通过过线管压板10固定在延伸板6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五个以上的夹线器3中位于紧挨顶部过线板7的夹线器3与顶部过线板7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取消位于该夹线器3右侧的过线板4,如图1、3、5、7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线器基板1与延伸板6呈镜像设置的7字形,7字形结构可以节约成本,减轻整体重量。安装后,延伸板6部分悬空设置。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将过线板4集成于夹线器基板1上,将现有技术中的过线总成(包括过线基板及位于过线基板顶部的顶部过线板及设置在过线基板上的过线管,如背景技术中记载的公开号为cn10556857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图1所示)中的顶部过线板及过线管集成于延伸板6上,而延伸板6与夹线器基板1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简化了零件数量,使得安装更加简单、快速。
如图6所示,所述松线板2设置有五个以上的第一条形孔11,第一条形孔11的数量与夹线器3相同,本实施例的第一条形孔11设置有五个。每个第一条形孔11的中轴线共线,在第一条形孔11的上端设置有松线插片12,夹线器3的夹线廷13穿过第一条形孔11连接在夹线器基板1上。松线插片12在松线时插设在夹线器3的第一夹线片14、第二夹线片15之间,使得第一夹线片14、第二夹线片15松开缝线。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线器3的结构如下:
包括夹线廷13,在夹线廷13上设置有垫圈29,垫圈29呈t形,垫圈29的上部凸沿设置在松线板2的上平面上,在垫圈29上方的夹线廷13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夹线片15、第一夹线片14、调压止动盖30,在夹线廷13的顶部螺接有调压螺母31,调压螺母31与调压止动盖30之间的夹线廷13外套设有弹簧,通过调压螺母31、弹簧将调压止动盖30、第二夹线片15、第一夹线片14、垫圈29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器基板1上还设置有第二条形孔16,第二条形孔16的中轴线与第一条形孔11平行设置,在松线板2上设置有连接臂17,连接臂17穿过第二条形孔16位于夹线器基板1的底面,在夹线器基板1的底平面还设置有弹簧螺钉18,复位弹簧19的一端钩设在弹簧螺钉18上、另一端钩设在连接臂17上,当进行松线动作之后,由复位弹簧19驱动松线板2复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松线板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条形孔20,第三条形孔20的中轴线与第一条形孔11垂直,松线装置通过第三条形孔20与松线板2连接。
具体地,当采用自动抬压脚与自动剪线时,所述松线装置包括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的一端与松线轴22连接,松线轴22转动连接在机壳5上,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的另一端设置有松线杆固定座23,松线杆32设置在松线杆固定座23上。在第一松线驱动件21a上设置有螺钉24,螺钉24的头部设置在第三条形孔20内;所述松线曲柄25与松线推板26连接,松线推板26由驱动件推动动作带动松线曲柄25摆动进而带动松线轴22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为电磁铁27,该电磁铁27与剪线机构连接。
当电磁铁27驱动剪线机构动作时,松线推板26带动松线曲柄25摆动进而带动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绕松线轴22向下转动,带动松线板2向下移动,使得松线插片12插设在夹线器3的第一夹线片14、第二夹线片15之间,松开缝线。当电磁铁27的作用消失,此时,松线板2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复位,此时,第一夹线片14、第二夹线片15重新夹紧缝线。
当自动抬压脚时,抬压脚机构动作进而带动松线杆32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绕松线轴22向下转动,带动松线板2向下移动,使得松线插片12插设在夹线器3的第一夹线片14、第二夹线片15之间,松开缝线。同样的,松线板2的复位也是由复位弹簧19驱动。
当采用手动松线时,所述松线装置包括第二松线驱动件21b,第二松线驱动件21b的一端与松线轴2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螺钉24,螺钉24的头部设置在第三条形孔20内,松线轴22的另一端通过松线曲柄25与松线驱动连杆33连接,松线驱动连杆3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条形孔,螺钉设置在第四条形孔内,且螺钉螺接在抬压脚杠杆34上,所述抬压脚杠杆34的一端通过螺钉转动连接在机壳5上。抬压脚杠杆34通过抬压脚杠杆连杆35与抬压脚机构连接。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包括夹线器基板(1)、松线板(2)及五个以上的夹线器(3),所述松线板(2)限位在夹线器(3)与夹线器基板(1)之间,其特征在于:夹线器基板(1)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与夹线器(3)数量相同的过线板(4),过线板(4)的位置与夹线器(3)的位置一一匹配,所述过线板(4)与夹线器基板(1)为一体式结构,在过线板(4)上设置有过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器基板(1)的上部向外延伸有延伸板(6),延伸板(6)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过线板(7),顶部过线板(7)与夹线器基板(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顶部过线板(7)上设置有数量与夹线器(3)一一对应的过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6)的外端部设置有两根以上的过线管(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五个以上的夹线器(3)中紧挨顶部过线板(7)的夹线器(3)右侧的过线板(4)取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内均设置有过线环(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器基板(1)与延伸板(6)呈镜像设置的7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线板(2)设置有五个以上的第一条形孔(11),每个第一条形孔(11)的中轴线共线,在第一条形孔(11)的上端设置有松线插片(12),夹线器(3)的夹线廷(13)穿过第一条形孔(11)连接在夹线器基板(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器基板(1)上还设置有第二条形孔(15),第二条形孔(15)的中轴线与第一条形孔(11)平行设置,在松线板(2)上设置有连接臂(17),连接臂(17)穿过第二条形孔(15)位于夹线器基板(1)的底面,在夹线器基板(1)的底平面还设置有弹簧螺钉(18),复位弹簧的一端钩设在弹簧螺钉(18)上、另一端钩设在连接臂(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线板(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条形孔(20),第三条形孔(20)的中轴线与第一条形孔垂直,松线装置通过第三条形孔(20)与松线板(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线装置包括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的一端与松线轴(22)连接,松线轴(22)转动连接在机壳(5)上,第一松线驱动件(21a)的另一端设置有松线杆固定座(23),松线杆(32)的一端固定在松线杆固定座(23)上,在第一松线驱动件(21a)上设置有螺钉(24),螺钉(24)的头部设置在第三条形孔(20)内;
或:所述松线装置包括第二松线驱动件(21b),第二松线驱动件(21b)的一端与松线轴(22)连接,松线轴(22)转动连接在机壳(5)上,第二松线驱动件(21b)的另一端设置有螺钉(24),螺钉(24)的头部设置在第三条形孔(20)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