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4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是电机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电机中的轴承的密封性决定了轴承的润滑及其性能,但是,漏油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轴承密封面上有间隙和密封部位内外两侧存在压力差,致使油向压力或能量较低的地方流动,造成了润滑油严重浪费,还污染设备和地面;轴承经常处于低油位运行,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补油,加重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针对漏油现象,目前采用的几种主要的防漏油方式包括:1.骨架油封,在端盖上设计放置骨架油封的槽,使端盖和骨架油封之间构成胶皮的静止密封,自由状态下,骨架油封内径比轴径小,具有一定的过盈量,通过自紧螺旋弹簧的收缩力对轴产生一定的径向紧力,胶皮紧靠在轴上造成一种能旋转近似无间隙的油膜密封。2.迷宫式密封,在轴与壳体之间,带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小游隙的凹凸环形密封齿组合,密封齿与轴之间形成一系列节流游隙和膨胀空腔,飞溅的润滑油每通过一道密封齿,必将遇到很大的阻力,从而产生节流效应,使润滑剂的速度不断减弱,减弱后的润滑剂顺着密封齿的内侧流淌到环形空腔的下部。然后,通过到环形空腔下部的回油孔返回轴承箱内,达到防止润滑油外漏的作用。3.机械密封,由密封流体的压力和弹性元件的弹力等引起的轴向力使动环和静环互相贴合并相对运动,由于两个密封端面的紧密配合,使密封端面之间的交界(密封畀面)形成一个微小间隙,当有压介质通过此间隙时,形成极薄的液膜,产生阻力,阻止介质泄漏,同时液膜又使得端面得以润滑,获得长期密封效果。但是上述几种方式也各有利弊,骨架油封,胶皮容易受热老化,不适用于高温环境,并且大修小修需要经常更换,且弹簧易锈蚀损坏需要更换。迷宫式密封,经常出现回油管回流,造成油管堵塞的情况发生。机械密封,安装与更换比较麻烦,并要求工人有一定的安装技术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维护简便,密封效果显著,有效解决轴承漏油的问题的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电机端盖、轴承室部分、固定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轴承室部分包括轴承,以及固定在电机端盖两侧,将轴承密封起来的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所述固定部分包括螺栓、电机端盖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密封部分包括o型密封圈;所述轴承安装在电机轴和电机端盖之间,用电机轴肩定位,电机轴用弹性挡圈固定;所述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电机端盖两侧;所述轴承内盖与轴承外盖的接触平面上设有圈槽,所述圈槽为0形;所述o型密封圈位于所述圈槽内。

上述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所述轴承外盖与密封圈的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小。

上述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所述螺栓与轴承内盖与轴承外盖的接触平面之间加铜垫圈。

上述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所述o型密封圈采用性能稳定的丁腈橡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轴、电机端盖、轴承室部分、固定部分和密封部分,有效解决了轴承室漏油的问题,其中,轴承部分通过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为主要部件,将漏油密封在轴承室内部,特别是在轴承内盖圈槽内部的o型密封圈,其密封性随着系统压力的提高而提高,且o型密封圈表面设有凸起,在受到压力时,能够以更好地弹性力进行抵御,将增强径向弹力的大小,从而保证密封方式的渐变,使得轴承室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o型圈密封轴承室内润滑脂,维护简便,密封效果显著,有效解决轴承漏油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造前的结构图;

图3为轴承内盖的结构图;

图4为轴承外盖的剖视图;

图5为o型圈的纵切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电机轴、2.轴承外盖、3.螺栓、4.电机端盖、5.轴承内盖、6.o型密封圈、7.轴承、8.轴用弹性挡圈、9.圈槽、1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3、4和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轴1、电机端盖4、轴承部分、固定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轴承室部分包括轴承7,以及固定在电机端盖4两侧,将轴承密封起来的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所述固定部分包括螺栓3、电机端盖4和轴用弹性挡圈8;所述密封部分包括o型密封圈6;所述轴承7安装在电机轴1和电机端盖4之间,用电机轴肩定位,电机轴1用弹性挡圈8固定;所述轴承内盖5和轴承外盖2通过螺栓3连接,固定在电机端盖4两侧,起到了固定轴承、形成轴承运行的密封空间和构成油路的一部分通路的作用。所述轴承内盖5与轴承外盖2的接触平面上设有圈槽9,所述圈槽为o形;所述o型密封圈6位于所述圈槽9内,且o型密封圈6设置有凸起,能够起到更好的防御效果,从而防止漏油。

实用新型中所述轴承外盖2与密封圈6的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小,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小代表接触面越光滑,光滑的接触面会形成较好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栓3与轴承内盖5与轴承外盖2的接触平面之间加铜垫圈,铜垫圈给螺纹形成一定压力,带来更好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o型密封圈6采用稳定的丁腈橡胶,所述密封圈采用的结构越稳定,将大大减少电机的维护概率,并且适用更加复杂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电机轴1上利用电机轴的轴肩来固定轴承7,利用弹性挡圈8来固定电机轴1;轴承内盖2和轴承外盖5用螺栓3连接,固定在电机端盖4两侧,起到了固定轴承、形成轴承运行的密封空间和构成油路的一部分通路的作用。轴承内盖5与轴承外盖2的接触平面上设有圈槽9,所述圈槽9内部的o型密封圈6与轴承内盖2和轴承外盖5构成的是弹性空间,即保证轴承密封面上密封和减少密封部位内外两侧的压力差。o型密封圈6表面的凸起帮助构成的密封结构,有效解决电机的漏油现象,提高了轴承7的润滑效果及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1)、电机端盖(4)、轴承部分、固定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轴承部分包括轴承(7),以及固定在电机端盖(4)两侧,将轴承密封起来的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所述固定部分包括螺栓(3)、电机端盖(4)和轴用弹性挡圈(8);所述密封部分包括o型密封圈(6);所述轴承(7)安装在电机轴(1)和电机端盖(4)之间,用电机轴肩定位,电机轴(1)用弹性挡圈(8)固定;所述轴承内盖(5)和轴承外盖(2)通过螺栓(3)连接,固定在电机端盖(4)两侧;所述轴承内盖(5)与轴承外盖(2)的接触平面上设有圈槽(9),所述圈槽为o形;所述o型密封圈(6)位于所述圈槽(9)内,且o型密封圈(6)表面设有凸起(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盖(2)与密封圈(6)的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与轴承内盖(5)与轴承外盖(2)的接触平面之间加铜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采用性能稳定的丁腈橡胶。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电机轴承室漏油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电机端盖、轴承部分、固定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轴承部分包括轴承,以及固定在电机端盖两侧,将轴承密封起来的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所述固定部分包括螺栓、电机端盖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密封部分包括O型密封圈;所述轴承安装在电机轴和电机端盖之间,用电机轴肩定位,电机轴用弹性挡圈固定;所述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电机端盖两侧;所述轴承内盖与轴承外盖的接触平面上设有圈槽,所述圈槽为O形且O形圈槽表面设置有凸起。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O型圈来密封轴承室内润滑脂,维护简便,密封效果显著,有效解决轴承漏油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华;张伟;李静洁;齐春叶;王晓;张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5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