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5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新能源汽车电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源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在运行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影响汽车的运行,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快速散热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有:吸热板、顶盖和导热杆,所述吸热板和顶盖通过多个导热杆相连,所述吸热板上开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槽,所述安装框架内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与安装箱相连,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水冷机构,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散热机构,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安装有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马达、大齿轮、小齿轮、转轴和风扇,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大齿轮相连,所述大齿轮的外圈均布有四个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底部与风扇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水箱、电磁阀和水管,所述水管缠绕在导热杆的外侧,所述水箱与水管相连,所述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大弹簧、减震板、小弹簧、上限位和下限位,所述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减震板相连,所述大弹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小弹簧,所述大弹簧的内部上侧安装有上限位,所述大弹簧的内部下侧安装有下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热板和导热杆均采用铝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由吸热板吸收后传导至导热杆上,通过水箱将冷却液注入到水管内,通过水管内冷却液将导热杆上的热量吸收;有利于对电动机进行散热;通过马达转动带动大齿轮转动,通过大齿轮转动带动小齿轮转动,通过小齿轮转动带动转轴和风扇转动,有利于加快空气流动,提高散热速度;通过减震机构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能降低电动机工作时造成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中a-a向局部视图。

图中:1-安装框架,101-吸热板,102-顶盖,103-导热杆,104-散热槽,2-安装箱,3-水冷机构,301-水箱,302-电磁阀,303-水管,4-电源,5-电动机,6-散热机构,601-马达,602-大齿轮,603-小齿轮,604-转轴,605-风扇,7-控制器,8-减震机构,801-大弹簧,802-减震板,803-小弹簧,804-上限位,805-下限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所述安装框架1包括有:吸热板101、顶盖102和导热杆103,所述吸热板101和顶盖102通过多个导热杆103相连,所述吸热板101上开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槽104,所述吸热板101和导热杆10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所述安装框架1内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安装框架1的底部与安装箱2相连,所述安装箱2内安装有水冷机构3,所述水冷机构3包括:水箱301、电磁阀302和水管303,所述水管303缠绕在导热杆103的外侧,所述水箱301与水管303相连,所述水管303上安装有电磁阀302,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散热机构6,所述安装箱2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减震机构8,所述减震机构8包括:大弹簧801、减震板802、小弹簧803、上限位804和下限位805,所述大弹簧8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减震板802相连,所述大弹簧80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小弹簧803,所述大弹簧80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上限位804,所述大弹簧801的内部下侧安装有下限位805,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安装箱2的右侧安装有电源4,所述电磁阀302、控制器7与电源4电性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马达601、大齿轮602、小齿轮603、转轴604和风扇605,所述马达601的输出轴与大齿轮602相连,所述大齿轮602的外圈均布有四个小齿轮603,所述小齿轮603安装于转轴604上,所述转轴604的底部与风扇605相连。

该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电动机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由吸热板101吸收后传导至导热杆103上,通过水箱301将冷却液注入到水管303内,通过水管303内冷却液将导热杆103上的热量吸收;有利于对电动机5进行散热;通过马达601转动带动大齿轮602转动,通过大齿轮602转动带动小齿轮603转动,通过小齿轮603转动带动转轴604和风扇605转动,有利于加快空气流动,提高散热速度;通过减震机构8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电动机5工作时产生的震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包括有:吸热板(101)、顶盖(102)和导热杆(103),所述吸热板(101)和顶盖(102)通过多个导热杆(103)相连,所述吸热板(101)上开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槽(104),所述安装框架(1)内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安装框架(1)的底部与安装箱(2)相连,所述安装箱(2)内安装有水冷机构(3),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散热机构(6),所述安装箱(2)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减震机构(8),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安装箱(2)的右侧安装有电源(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马达(601)、大齿轮(602)、小齿轮(603)、转轴(604)和风扇(605),所述马达(601)的输出轴与大齿轮(602)相连,所述大齿轮(602)的外圈均布有四个小齿轮(603),所述小齿轮(603)安装于转轴(604)上,所述转轴(604)的底部与风扇(60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3)包括:水箱(301)、电磁阀(302)和水管(303),所述水管(303)缠绕在导热杆(103)的外侧,所述水箱(301)与水管(303)相连,所述水管(303)上安装有电磁阀(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8)包括:大弹簧(801)、减震板(802)、小弹簧(803)、上限位(804)和下限位(805),所述大弹簧(8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减震板(802)相连,所述大弹簧(80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小弹簧(803),所述大弹簧(80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上限位(804),所述大弹簧(801)的内部下侧安装有下限位(8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101)和导热杆(10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包括有:吸热板、顶盖和导热杆,吸热板和顶盖通过多个导热杆相连,吸热板上开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槽,安装框架内安装有电动机,安装框架的底部与安装箱相连,安装箱内安装有水冷机构,安装框架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散热机构,安装箱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减震机构,安装框架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安装箱的右侧安装有电源。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能降低电动机工作时造成的震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孙恒;孟德强;罗红梅;谷君豪;刘嘉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5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