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上的双侧缝纫设备通过将面料裁片放在工装板上,根据不同的产品面料尺寸,需要更换不同的工装板,由于更换工装板耗费工时,导致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手动使用压条压紧面料,效率低,无法满足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双侧缝纫设备需要更换不同的工装板,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效率较低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工作台面的宽幅尺寸,可以满足不同宽幅产品面料尺寸,方便快捷,无需更换工装板,成本低,自动化压紧面料定位,效率较高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包括:一工作台;
两滑动板,两所述滑动板分别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两端,两所述滑动板分别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
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所述滑动板传动连接;
两压布机构,两所述压布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两端,每一所述压布机构均包括气缸、连杆机构和压布条,所述气缸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铰接,所述气缸的驱动轴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铰接,所述压布条固定设于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每一所述连杆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气缸的驱动轴、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布条固定连接。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
两齿轮组,每一所述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均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
皮带,所述皮带分别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两所述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两齿条,两所述齿条分别固定设于两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一所述第一齿轮与相对应的一所述齿条啮合;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于一所述滑动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另一所述第一齿轮、另一所述齿条啮合。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两所述滑动板包括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板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分别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两所述压布机构包括第一压布机构和第二压布机构,所述第一压布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布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压布机构与所述第二压布机构对称设置。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压布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布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一侧。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侧。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两所述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滑动板的下侧。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两所述气缸、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上述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控制驱动机构,使两滑动板向工作台的两端展开和伸缩,自动调节工作台面的宽幅尺寸,可以满足不同宽幅产品面料尺寸,方便快捷,无需更换工装板,成本低,在面料定位后,通过压布机构自动下压,压紧面料,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工作台;2、滑动板;3、驱动机构;4、压布机构;5、气缸;6、压布条;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伺服电机;11、第一皮带轮;12、第二皮带轮;13、皮带;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齿条;17、第一滑动板;18、第二滑动板;19、第一压布机构;20、第二压布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包括:一工作台1和两滑动板2,两滑动板2分别活动设于工作台1的两端,两滑动板2分别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设于工作台1的一侧,驱动机构3分别与两滑动板2传动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还包括:两压布机构4,两压布机构4分别设于工作台1的两端,每一压布机构4均包括气缸5、连杆机构和压布条6,气缸5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连杆机构与工作台1铰接,气缸5的驱动轴与连杆机构的一端铰接,压布条6固定设于连杆机构的另一端。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连杆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和第三连杆9,第一连杆7的一端、第三连杆9的一端与工作台1铰接,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气缸5的驱动轴、第二连杆8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9的中部铰接,第三连杆9的另一端与压布条6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10、第一皮带轮11、两齿轮组、皮带13、两齿条16和第二齿轮15,伺服电机10固定设于工作台1上,第一皮带轮11与伺服电机10的驱动轴传动连接,每一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14和第二皮带轮12,第一齿轮14与第二皮带轮12同轴设置,第一齿轮14和第二皮带轮12均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皮带13分别与第一皮带轮11、两第二皮带轮12传动连接,两齿条16分别固定设于两滑动板2的底部,一第一齿轮14与相对应的一齿条16啮合,第二齿轮15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5设于一滑动板2的下方,第二齿轮15分别与另一第一齿轮14、另一齿条16啮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两滑动板2包括第一滑动板17和第二滑动板18,第一滑动板17活动设于工作台1的一端,第二滑动板18活动设于工作台1的另一端,第一滑动板17、第二滑动板18分别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压布机构4包括第一压布机构19和第二压布机构20,第一压布机构19设于工作台1的一端,第二压布机构20设于工作台1的另一端,第一压布机构19与第二压布机构20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压布机构19位于第一滑动板17的一侧,第二压布机构20位于第二滑动板18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板17和第二滑动板18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齿轮组和第二齿轮15均位于滑动板2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工作台1上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分别与两气缸5、伺服电机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工作台1上设有按钮(图中未示出),按钮与控制器连接。优选地,通过按钮操作,由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10和气缸5运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10驱动皮带轮和皮带13传动配合,以控制齿轮和齿条16的啮合传动,并驱动两滑动板2的展开和伸缩,控制伺服移动距离,控制工作台1的宽度尺寸,通过气缸5控制连杆机构的传动,驱使压布条6自动下压,压紧面料。
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调节工作台面的宽幅尺寸,可以满足不同宽幅产品面料尺寸,方便快捷,无需更换工装板,节省工装换型时间,降低成本,气缸控制机构压紧面料,无需手动操作,效率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工作台;
两滑动板,两所述滑动板分别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两端,两所述滑动板分别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
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所述滑动板传动连接;
两压布机构,两所述压布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两端,每一所述压布机构均包括气缸、连杆机构和压布条,所述气缸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铰接,所述气缸的驱动轴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铰接,所述压布条固定设于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杆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气缸的驱动轴、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布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
两齿轮组,每一所述齿轮组均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均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
皮带,所述皮带分别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两所述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两齿条,两所述齿条分别固定设于两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一所述第一齿轮与相对应的一所述齿条啮合;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于一所述滑动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另一所述第一齿轮、另一所述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滑动板包括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板活动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分别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压布机构包括第一压布机构和第二压布机构,所述第一压布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布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压布机构与所述第二压布机构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布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布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滑动板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两所述气缸、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用于卷阳帘双侧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