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53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表电机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型燃气表通常采用电机阀作为执行机构来控制燃气表的开启与关闭,具体地说,电机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控制旋转螺杆转动以达到控制阀口开闭的目的。燃气表的壳体上通常设置有接线柱,用以连接电机阀和燃气表的控制模块。传统接线柱采用导电柱焊接连接方式,在导线焊接完成后,通常还需要进行胶封,胶封时容易出现滴注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现象,导致胶封效果不理想,美观度较差。参见专利号为201520366910.1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燃气表接线柱,其解决了热熔胶滴注均匀、规则的问题,胶封效果更好。然而现有的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工艺复杂,例如需要焊接、胶封等,不利于电机阀的装配,并且装配时也比较容易破坏胶封工艺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操作,实现电机导线的无损伤密封引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包括装设有电机的阀体,还包括柔性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设置有用于电机导线穿过的引线孔,阀体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接线柱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两端贯通,且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接线柱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孔与电机导线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引线孔沿所述容置腔两端的贯通方向设置在所述接线柱内部。所述引线孔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为锥台形,所述接线柱为与所述容置腔相对应的锥台形。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较小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柱相抵的止挡部。

其中,所述柔性的接线柱为橡胶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现有的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仍采用焊接导线柱和胶封工艺,操作复杂,不便于装配,且胶封工艺的密封可靠性不高。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的接线柱,在阀体上设置与接线柱相配合的容置腔,当接线柱装设于阀体的容置腔内时,柔性的接线柱受到阀体容置腔的挤压而收缩,并进一步将穿过接线柱的引线孔的电机导线夹紧,同时实现电机导线固定、接线柱与阀体之间的密封以及电机导线与接线柱之间的密封三重功能,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操作,实现电机导线的无损伤密封引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容置腔,111.止挡部,2.电机,3.接线柱,31.引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包括装设有电机2的阀体1,还包括柔性的接线柱3,优选的接线柱3为橡胶件制成,所述接线柱3设置有用于电机导线穿过的引线孔31,所述引线孔31与电机导线的直径相匹配,本实施方式中引线孔31为两个。阀体1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接线柱3的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2两端贯通,所述引线孔31沿所述容置腔11两端的贯通方向设置在所述接线柱3内部,

所述容置腔11的横截面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接线柱3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11相匹配,当接线柱3装设于阀体1的容置腔11内时,柔性的接线柱3受到阀体容置腔11的挤压而收缩,并进一步将穿过接线柱3的引线孔31的电机导线夹紧,同时实现电机导线固定、接线柱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以及电机导线与接线柱3之间的密封三重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11为锥台形,所述接线柱3为与所述容置腔11相对应的锥台形,本实施方式中接线柱3为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圆锥台。所述容置腔11的横截面较小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柱3相抵的止挡部111,以对接线柱3在容置腔11内进行定位安装。装配时将电机导线对准接线柱3的引线孔31的一端,穿过接线柱3的引线孔31后,将接线柱3装入阀体1的容置腔11内,并由接线柱3的另一端拉出电机导线,即可将接线柱3固定装设于阀座1的容置腔11内,同时接线柱3将电机导线夹紧,实现电机导线的无损伤密封引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包括装设有电机(2)的阀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的接线柱(3),所述接线柱(3)设置有用于电机导线穿过的引线孔(31),阀体(1)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接线柱(3)的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两端贯通,且所述容置腔(11)的横截面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接线柱(3)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11)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31)与电机导线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引线孔(31)沿所述容置腔两端的贯通方向设置在所述接线柱(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31)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为锥台形,所述接线柱(3)为与所述容置腔(11)相对应的锥台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的横截面较小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柱(3)相抵的止挡部(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3)为橡胶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燃气表电机阀引线结构,包括装设有电机的阀体,还包括柔性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设置有用于电机导线穿过的引线孔,阀体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接线柱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两端贯通,且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接线柱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操作,实现电机导线的无损伤密封引出。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妍;夏申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万诺宝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5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