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按摩器的电机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外市场对按摩器产品一直保持着强劲的需求态势。按摩器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按摩器可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可缓解疲劳、明显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减少皮肤皱纹,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按摩器内部设置有电机作为驱动源,市场上按摩器在使用时,电机因震动产生一定分贝的噪音,用户体验的舒适感较差,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电机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减噪效果好的电机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减震结构,包括:机壳;容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机一端面上的支架,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其中,所述机壳的内壁上成型有多个卡设有减震套管的容置孔,所述安装柱通过所述减震套管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机设有输出轴侧的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机壳为两半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套管为“工”型橡胶减震套管,其中,所述容置孔的孔壁上成型有用于卡设所述减震套管的环状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容置孔的内侧端部处。
优选的,所述减震套管上形成有一轴向贯穿用于插设所述安装柱的套管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柱上还形成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用于安装锁定螺钉的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柱分布于所述电机外周,所述安装柱呈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减震结构,其通过在电机上安装支架、在机壳的内壁上设置容置孔,且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柱、容置孔内卡设有减震套管,该安装柱通过减震套管设置于容置孔内,具有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能够降低噪音,有效提高了按摩器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减震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支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支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和减震套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减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0、电机;20、支架;21、安装柱;211、孔;201、基板;202、折弯部;203、轴孔;204、减重槽;30、机壳;31、容置孔;311、限位块;40、减震套管;41、套管孔;50、锁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减震结构,包括:机壳30;容置在所述机壳30内的电机10;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机10一端面上的支架20,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21,所述安装柱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四个,且所述安装柱21的分布形式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可以设为对称式,也可设置为非对称式;其中,所述机壳30的内壁上成型有多个卡设有减震套管40的容置孔31,所述安装柱21通过所述减震套管40设置于所述容置孔31内。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所述电机10为外转子电机,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20位于所述电机10设有输出轴侧的端面上。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机壳30为两半式结构,这样设置的用意是:加工、安装方便。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减震套管40为“工”型橡胶减震套管,其中,所述容置孔31的孔壁上成型有用于卡设所述减震套管40的环状限位块311。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块311位于所述容置孔31的内侧端部处。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减震套管40上形成有一轴向贯穿用于插设所述安装柱21的套管孔41。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柱21上还形成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用于安装锁定螺钉50的孔211,所述锁定螺钉50能够使得所述安装柱21与所述减震套管40连接更为稳定可靠,所述锁定螺钉50沿所述容置孔31的轴向方向插设置所述安装柱21上。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柱21分布于所述电机10外周,所述安装柱21呈圆柱状。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架20包括通过螺栓或是螺钉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机10上的基板201,所述基板201的相向两侧边沿处成型有直角折弯部202,所述折弯部20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安装柱21,所述基板201上成型有供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穿设的轴孔203,所述基板201上还成型有用于减轻所述支架20重量的减重槽204。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1.一种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30);
容置在所述机壳(30)内的电机(10);以及
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机(10)一端面上的支架(20),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21);
其中,所述机壳(30)的内壁上成型有多个卡设有减震套管(40)的容置孔(31),所述安装柱(21)通过所述减震套管(40)设置于所述容置孔(3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为外转子电机,所述支架(20)位于所述电机(10)设有输出轴侧的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30)为两半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管(40)为“工”型橡胶减震套管,其中,所述容置孔(31)的孔壁上成型有用于卡设所述减震套管(40)的环状限位块(3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11)位于所述容置孔(31)的内侧端部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管(40)上形成有一轴向贯穿用于插设所述安装柱(21)的套管孔(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21)上还形成有一沿其轴向设置用于安装锁定螺钉(50)的孔(2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21)分布于所述电机(10)外周,所述安装柱(21)呈圆柱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