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提高,加之国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工业缝纫机的功能及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工业缝纫机的智能化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自动缝纫机连接有一路主轴伺服电机以及两路步进电机。由于自动缝纫机的缝纫机机头的机械结构设计复杂,从而自动缝纫机的控制板的pcb设计限制于该机械结构,同时由于主轴伺服电机属于高压电路,步进电机属于低压电路,信号走线要考虑安全距离,导致控制板的pcb结构不规则且形状多样,因此控制板的pcb结构只适用单一结构的自动缝纫机中,无法实现控制板的pcb结构的通用性,且控制板的pcb结构不规则会导致板材的巨大浪费。

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动缝纫机的控制板的pcb结构的设计,一是将控制板的pcb结构的电源电路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集成设计在一块pcb板上,但由于主轴伺服电机和两路步进电机的原理设计复杂,使用一块pcb板会导致其形状过大,从而使其使用其他型号缝纫机机头时受机械结构的限制,同时成本较高、安装不方便,且pcb板过大会增加信号走线过程导致可靠性降低、生产效率低。二是将控制板的pcb结构的电源电路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分开设计,但现有技术中,控制电路部分的形状不规则,通用性不强,且成本高,进而导致电源电路部分的形状不规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所述自动缝纫机分别连接一主轴伺服电机、一第一路步进电机以及一第二路步进电机,且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设置于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外部,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设置于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内部;所述主控板为l型结构,且所述主控板上集成有多个电器组件,所述电器组件包括:

主控芯片,设置于所述主控板的中央位置;

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控芯片的左侧;

第一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右上方;

第二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插件的右上方;

第三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右侧;

第四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接插件的上方;

第五接插件,设置于所述主控芯片的右下方;

第六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五接插件的上方;

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接插件的右下方;

各个所述电器组件之间通过预设的电路连接关系,采用pcb走线的方式实现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主轴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接插件连接所述主轴伺服电机对应的第一编码器,且所述第一接插件和所述第二接插件在所述主控板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主轴伺服电机的安装位置在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所述第四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的对应的第二编码器,且所述第三接插件和所述第四接插件在所述主控板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在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五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所述第六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三编码器,且所述第五接插件和所述第六接插件在所述主控板上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在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电器组件还包括对外输出输入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六接插件的上方,且所述对外输出输入接插件、所述第五接插件及所述第六接插件设置于所述主控板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电器组件还包括第七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主控板的布局结构受机械结构限制小,为l型结构接近常规规则形状,能够节约板材,使得主控板能够在大部分自动缝纫机的缝纫机头上安装使用,有效提升主控板的产品适用性;

2)主控板作为控制电路单独设计,防止信号干扰,且安装方便,走线合理,成本较低;

3)高密度的pcb布局使得板材设计浪费小,可靠性增强,且产品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自动缝纫机分别连接一主轴伺服电机、一第一路步进电机以及一第二路步进电机,且第一路步进电机设置于自动缝纫机的外部,第二路步进电机设置于自动缝纫机的内部;如图1所示,主控板1为l型结构,且主控板1上集成有多个电器组件,电器组件包括:

主控芯片11,设置于主控板1的中央位置;

第一控制电路12,设置于主控芯片11的左侧;

第一接插件13,设置于第一控制电路12的右上方;

第二接插件14,设置于第一接插件13的右上方;

第三接插件15,设置于第一控制电路12的右侧;

第四接插件16,设置于第三接插件15的上方;

第五接插件17,设置于主控芯片11的右下方;

第六接插件18,设置于第五接插件17的上方;

第二控制电路19,设置于第三接插件15的右下方;

各个电器组件之间通过预设的电路连接关系,采用pcb走线的方式实现相互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主控板为l型结构,更为接近常规的矩形形状,使得其可在大部分自动缝纫机的缝纫机机头上安装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为主轴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为第一路步进电机和第二路步进电机的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第三接插件的右下方,且位于第五接插件的左下方,有利于第一路步进电机和第二路步进电机的电机线的走线。主轴伺服电机通过第一控制电路进行输出控制和输入采集,第一路步进电机和第二路步进电机通过第二控制电路进行输出控制和输入采集,且主控芯片通过控制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控制主轴伺服电机、第一路步进电机以及第二路步进电机的执行相应的工作。第一接插件为主轴伺服电机的接插件,第二接插件为主轴伺服电机对应的第一编码器的接插件;第三接插件为第一路步进电机的接插件,第四接插件为第一路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二编码器的接插件;第五接插件为第二路步进电机的接插件,第六接插件为第二路步进电机对用的第三编码器的接插件。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接插件连接主轴伺服电机,第二接插件连接主轴伺服电机对应的第一编码器,且第一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在主控板上的设置位置与主轴伺服电机的安装位置在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连接主轴伺服电机的第一接插件和连接主轴伺服电机对应的第一编码器的第二接插件设置于主控板的靠近边缘位置,且与主轴伺服电机的安装位置位于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方便主轴伺服电机与主控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接插件连接第一路步进电机,第四接插件连接第一路步进电机的对应的第二编码器,且第三接插件和第四接插件在主控板上的设置位置与第一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在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连接第一路步进电机的第三接插件和连接第一路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二编码器的第四接插件设置于主控板的靠近边缘位置,且与第一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位于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方便第一路步进电机与主控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五接插件连接第二路步进电机,第六接插件连接第二路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三编码器,且第五接插件和第六接插件在主控板上设置位置与第二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在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连接第二路步进电机的第五接插件和连接第二路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三编码器的第六接插件设置于主控板的靠近边缘位置,且与第二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位于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方便第二路步进电机与主控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电器组件还包括对外输出输入接插件20,设置于第六接插件的上方,且对外输出输入接插件、第五接插件及第六接插件设置于主控板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电器组件还包括第七接插件21,设置于第二控制电路的下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七接插件为主控板的电源部分的连接位置,该电源部分为独立的一块pcb板,通过第七接插件与主控板连接以为主控板供电,可以根据主控板的形状进行优化集成,使得电源部分与主控板均趋于规则形状,节省板材的同时,增强可靠性,且面积小,实用性强,方便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所述自动缝纫机分别连接一主轴伺服电机、一第一路步进电机以及一第二路步进电机,且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设置于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外部,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设置于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为l型结构,且所述主控板上集成有多个电器组件,所述电器组件包括:

主控芯片,设置于所述主控板的中央位置;

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控芯片的左侧;

第一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右上方;

第二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插件的右上方;

第三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右侧;

第四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接插件的上方;

第五接插件,设置于所述主控芯片的右下方;

第六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五接插件的上方;

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接插件的右下方;

各个所述电器组件之间通过预设的电路连接关系,采用pcb走线的方式实现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主轴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接插件连接所述主轴伺服电机对应的第一编码器,且所述第一接插件和所述第二接插件在所述主控板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主轴伺服电机的安装位置在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所述第四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的对应的第二编码器,且所述第三接插件和所述第四接插件在所述主控板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在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所述第六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三编码器,且所述第五接插件和所述第六接插件在所述主控板上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二路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在所述自动缝纫机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组件还包括对外输出输入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六接插件的上方,且所述对外输出输入接插件、所述第五接插件及所述第六接插件设置于所述主控板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组件还包括第七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缝纫机的主控板的布局结构,涉及印刷电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板为L型结构,且主控板上集成有多个电器组件,电器组件包括:主控芯片,设置于主控板的中央位置;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主控芯片的左侧;第一接插件,设置于第一控制电路的右上方;第二接插件,设置于第一接插件的右上方;第三接插件,设置于第一控制电路的右侧;第四接插件,设置于第三接插件的上方;第五接插件,设置于主控芯片的右下方;第六接插件,设置于第五接插件的上方;第二控制电路,设置于第三接插件的右下方;各个电器组件之间通过预设的电路连接关系,采用PCB走线的方式实现相互连接。有效提升主控板的适用性且可靠性高,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4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