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振动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性会产生大量的无效振动,造成振动电机各种固定组件的松动,进而造成振动电机工作的不稳定性,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生产事故,同时由于振动的存在也会造成大量稳定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刚性、柔性两方面进行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包括振动电机本体、安装壳体、安装盖体、减震机构、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所述振动电机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结有所述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壳体顶端中心处设置有上层通孔,所述安装壳体的底端为开放式设置且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安装盖体固结,所述安装盖体中心处设置有下层通孔,所述上层安装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顶端内侧,所述下层安装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盖体内侧,所述安装壳体、安装盖体、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通过贯穿安装壳体、安装盖体的多组固定螺杆进行固定;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环体、阻尼器、上层减震弹簧、下层减震弹簧,所述安装环体套接在所述振动电机本体中段,多组所述固定螺杆穿过所述安装环体布置,所述上层减震弹簧、下层减震弹簧均套接在所述固定螺杆上,上层减震弹簧布置于上层安装基板与安装环体上表面之间,下层减震弹簧布置于下层安装基板与安装环体下表面之间,所述阻尼器设置有多组并均匀围绕安装环体外侧壁水平布置,各组阻尼器的两端均通过球铰安装在安装环体外侧壁和安装壳体内侧壁上。

所述安装壳体底端端面处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安装盖体与所述限位柱对应位置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插接在所述限位孔中对所述安装盖体进行限位。

所述安装壳体顶端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上层安装基板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安装盖体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下层安装基板匹配的限位槽。

所述振动电机本体的转子轴两端分别通出上层安装基板与上层通孔、下层安装基板与下层通孔向外布置。

所述安装环体上均匀布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固定螺杆通过所述圆形通孔布置。

所述固定螺杆上安装壳体、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安装盖体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其余位置不设外螺纹,所说圆形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固定螺杆的端面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壳体、安装盖体、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以及固定螺杆对振动电机本体进行刚性固定;振动电机本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通过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上层减震弹簧、下层减震弹簧、固定螺杆传递至安装环体,由于振动方向的不确定性导致安装环体的无规律振动,通过安装的各组阻尼器将振动消除,从而实现从刚性、和柔性两方面的强化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环体、阻尼器、安装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振动电机本体、2安装壳体、3安装盖体、4上层安装基板、5下层安装基板、6固定螺杆、7安装环体、8阻尼器、9上层减震弹簧、10下层减震弹簧、11限位柱、12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包括振动电机本体1、安装壳体2、安装盖体3、减震机构、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振动电机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结有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安装壳体2顶端中心处设置有上层通孔,安装壳体2的底端为开放式设置且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盖体3固结,安装盖体3中心处设置有下层通孔,上层安装基板4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2顶端内侧,下层安装基板5固定安装在安装盖体3内侧,安装壳体2、安装盖体3、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通过贯穿安装壳体2、安装盖体3的多组固定螺杆6进行固定;减震机构包括安装环体7、阻尼器8、上层减震弹簧9、下层减震弹簧10,安装环体7套接在振动电机本体1中段,多组固定螺杆6穿过安装环体7布置,上层减震弹簧9、下层减震弹簧10均套接在固定螺杆6上,上层减震弹簧9布置于上层安装基板4与安装环体7上表面之间,下层减震弹簧10布置于下层安装基板5与安装环体7下表面之间,阻尼器8设置有多组并均匀围绕安装环体7外侧壁水平布置,各组阻尼器8的两端均通过球铰安装在安装环体7外侧壁和安装壳体2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壳体2底端端面处设置有限位柱11,安装盖体3与限位柱11对应位置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柱11插接在限位孔中对安装盖体3进行限位,保证安装盖体3在安装壳体2上的稳定精确安装以及固定;

安装壳体2顶端内表面设置有与上层安装基板4匹配的限位槽,安装盖体3内表面设置有与下层安装基板5匹配的限位槽,保证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安装的稳定性;

振动电机本体1的转子轴两端分别通出上层安装基板4与上层通孔、下层安装基板5与下层通孔向外布置;

安装环体7上均匀布置有圆形通孔12,固定螺杆6通过圆形通孔12布置,固定螺杆6上安装壳体2、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安装盖体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其余位置不设外螺纹,所说圆形通孔12的内径与固定螺杆6的端面直径相同,保证固定螺钉的振动能够传递至安装环体7进而通过阻尼器8消除振动以保证振动电机本体1的稳定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安装壳体2、安装盖体3、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以及固定螺杆6对振动电机本体1进行刚性固定;

上层减震弹簧9、下层减震弹簧10均套接在固定螺杆6上,上层减震弹簧9布置于上层安装基板4与安装环体7上表面之间,下层减震弹簧10布置于下层安装基板5与安装环体7下表面之间,振动电机本体1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通过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上层减震弹簧9、下层减震弹簧10、固定螺杆6传递至安装环体7,由于振动方向的不确定性导致安装环体7的无规律振动,通过安装的各组阻尼器8将振动消除,从而实现从刚性、和柔性两方面的强化固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电机本体(1)、安装壳体(2)、安装盖体(3)、减震机构、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所述振动电机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结有所述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所述安装壳体(2)顶端中心处设置有上层通孔,所述安装壳体(2)的底端为开放式设置且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安装盖体(3)固结,所述安装盖体(3)中心处设置有下层通孔,所述上层安装基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2)顶端内侧,所述下层安装基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盖体(3)内侧,所述安装壳体(2)、安装盖体(3)、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通过贯穿安装壳体(2)、安装盖体(3)的多组固定螺杆(6)进行固定;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环体(7)、阻尼器(8)、上层减震弹簧(9)、下层减震弹簧(10),所述安装环体(7)套接在所述振动电机本体(1)中段,多组所述固定螺杆(6)穿过所述安装环体(7)布置,所述上层减震弹簧(9)、下层减震弹簧(10)均套接在所述固定螺杆(6)上,上层减震弹簧(9)布置于上层安装基板(4)与安装环体(7)上表面之间,下层减震弹簧(10)布置于下层安装基板(5)与安装环体(7)下表面之间,所述阻尼器(8)设置有多组并均匀围绕安装环体(7)外侧壁水平布置,各组阻尼器(8)的两端均通过球铰安装在安装环体(7)外侧壁和安装壳体(2)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底端端面处设置有限位柱(11),所述安装盖体(3)与所述限位柱(11)对应位置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11)插接在所述限位孔中对所述安装盖体(3)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顶端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上层安装基板(4)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安装盖体(3)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下层安装基板(5)匹配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本体(1)的转子轴两端分别通出上层安装基板(4)与上层通孔、下层安装基板(5)与下层通孔向外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体(7)上均匀布置有圆形通孔(12),所述固定螺杆(6)通过所述圆形通孔(12)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杆(6)上安装壳体(2)、上层安装基板(4)、下层安装基板(5)、安装盖体(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其余位置不设外螺纹,所说圆形通孔(12)的内径与所述固定螺杆(6)的端面直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固定的振动电机,振动电机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结有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安装壳体的底端为开放式设置且与安装盖体固结,安装壳体、安装盖体、上层安装基板、下层安装基板通过贯穿安装壳体、安装盖体的多组固定螺杆进行固定;安装环体套接在振动电机本体中段,多组固定螺杆穿过安装环体布置,上层减震弹簧、下层减震弹簧均套接在固定螺杆上,上层减震弹簧布置于上层安装基板与安装环体上表面之间,下层减震弹簧布置于下层安装基板与安装环体下表面之间,阻尼器设置有多组并均匀围绕安装环体外侧壁水平布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从刚性、柔性两方面进行加强固定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弘升振动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4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