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6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水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结构中的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大多为一体式结构,即集热器与储水箱采用插接结构,不仅导致使用场所受限,而且储水箱的容积也较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集热器安装支架大多不可调节,存在使用受限的问题使集热器不能正对阳光,导致集热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通过集热器固定框内的安装板固定集热器板芯流道,集热器板芯流道两端分别从上下两转管穿出连接储水箱,利用集热器固定框下方的电机与集热器安装框下方齿轮的相互配合实现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解决了现有的集热器安装支架不可调节、集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集热器固定框和集热器安装框,所述集热器固定框为一半框体,半框体为凵型结构;所述集热器固定框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集热器固定框底面固定安装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主动齿轮;

所述集热器安装框为一半框体,半框体为凵型结构;所述集热器安装框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集热器安装框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边缘焊接有转管;所述转管位于集热器安装框两侧且位于集热器安装框下方的转管一端套设有一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板上蛇形设置有集热器板芯流道;所述集热器板芯流道两端分别从上、下两转管穿出;

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贯通孔与转管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固定框固定安装在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安装框外部设置有一玻璃罩。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板芯流道两端通过连接导管与储水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u型固定夹,用于对集热器板芯流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热器固定框内的安装板固定集热器板芯流道,集热器板芯流道两端分别从上下两转管穿出连接储水箱,利用集热器固定框下方的电机与集热器安装框下方齿轮的相互配合实现集热器的角度调节,使集热器能够正对阳光,提高集热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热器固定框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集热器安装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集热器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集热器固定框,2-集热器安装框,3-电机,4-安装板,5-集热器板芯流道,101-第一贯通孔,201-第二贯通孔,202-转管,203-从动齿轮,301-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集热器固定框1和集热器安装框2;

如图5-6所示,集热器固定框1为一半框体,半框体为凵型结构;集热器固定框1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一贯通孔101;集热器固定框1底面固定安装有一电机3;电机3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主动齿轮301;

如图3-4所示,集热器安装框2为一半框体,半框体为凵型结构;集热器安装框2内设置有安装板4;集热器安装框2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二贯通孔201;第二贯通孔201边缘焊接有转管202;转管202位于集热器安装框2两侧且位于集热器安装框2下方的转管202一端套设有一从动齿轮203;安装板4上蛇形设置有集热器板芯流道5,蛇形设置能够最大限度的让集热器安装框2内的集热器板芯流道5最长,从而提高集热效果;集热器板芯流道5两端分别从上、下两转管202穿出;

主动齿轮301与从动齿轮203相互啮合,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一端的主动齿轮301带动从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集热器固定框1在集热器安装框2能够转动调节角度,让阳光能实时照射的集热器板芯流道5上;第一贯通孔101与转管202间隙配合,转管202穿过了第一贯通孔,转管202相当于转轴,使集热器板芯流道5两端从转管202内穿过时,不用影响到集热器板芯流道5的扭曲、弯折,而导致的水流堵塞。

其中,集热器固定框1固定安装在墙体上,集热器固定框1通过螺栓固定在阳台上或者室外的墙壁上。

其中,集热器安装框2外部设置有一玻璃罩,玻璃罩可以完全密封使玻璃罩内部形成隔热腔,隔热腔内可以抽成真空或者注入惰性气体,使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其中,集热器板芯流道5两端通过连接导管与储水箱连接,由于本申请方案采用的是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所以储水箱可以安装在任意位置,极大的避免了一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对安装地点的高要求。

其中,安装板4上表面设置有若干u型固定夹,用于对集热器板芯流道5进行固定,u型固定夹能够对集热器板芯流道5进行固定,防止在集热器板芯流道5在移动过程中,从安装板4上脱落,影响集热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集热器固定框(1)和集热器安装框(2),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热器固定框(1)为一半框体,半框体为凵型结构;所述集热器固定框(1)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一贯通孔(101);所述集热器固定框(1)底面固定安装有一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主动齿轮(301);

所述集热器安装框(2)为一半框体,半框体为凵型结构;所述集热器安装框(2)内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集热器安装框(2)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二贯通孔(201);所述第二贯通孔(201)边缘焊接有转管(202);所述转管(202)位于集热器安装框(2)两侧且位于集热器安装框(2)下方的转管(202)一端套设有一从动齿轮(203);所述安装板(4)上蛇形设置有集热器板芯流道(5);所述集热器板芯流道(5)两端分别从上、下两转管(202)穿出;

所述主动齿轮(301)与从动齿轮(20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贯通孔(101)与转管(202)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固定框(1)固定安装在墙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安装框(2)外部设置有一玻璃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板芯流道(5)两端通过连接导管与储水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上表面设置有若干u型固定夹,用于对集热器板芯流道(5)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的集热器的角度调节装置,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集热器固定框和集热器安装框;集热器固定框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一贯通孔;集热器安装框内设置有安装板;集热器安装框的开口端开设有第二贯通孔;第二贯通孔边缘焊接有转管;安装板上蛇形设置有集热器板芯流道;集热器板芯流道两端分别从上、下两转管穿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热器固定框内的安装板固定集热器板芯流道,集热器板芯流道两端分别从上下两转管穿出连接储水箱,利用集热器固定框下方的电机与集热器安装框下方齿轮的相互配合实现集热器的角度调节,使集热器能够正对阳光,提高集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荣事达太阳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4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