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指一种塑胶环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术:
麦克风属常用的扩音设备,通常使用完后会将麦克风竖放于麦克风放置架或摆放在的台面上,由于麦克风的圆柱体形状,放置不当时会从台面滚下或从手中滑落,容易因碰撞导致麦克风内部结构或线路损坏,因此现有麦克风上会设置防撞钢圈和软胶套,软胶套包套在防撞钢圈表面,借助其吸收撞击的冲击力,软胶套通常为塑料环状结构,通过模具注塑成型,软胶套成型精度决定其与防撞钢圈配合的稳定性,误差太大则软胶套容易脱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型精度稳定、生产效率高的塑胶环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精度稳定、生产效率高的塑胶环成型模具,而且脱模快速、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包括有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有前模板、点胶流道、浇口套、拉料板和面板,该前模板的分型面上成型有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腔以及胶口,拉料板和面板设于前模板的下方,点胶流道设置在拉料板上与胶口相对应,浇口套安装在面板上与点胶流道配合;所述后模包括有后模板和脱模装置,该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设有开孔,开孔的孔口上成型有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芯,所述脱模装置包括顶杆组、轨迹导向块、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该顶杆组由若干顶杆组成,各顶杆的杆身与开孔的中心线形成夹角,轨迹导向块固定在后模板上,各顶杆的下端穿过轨迹导向块固定在顶针面板上,该顶针面板与顶针底板配合设于后模板的下方,该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顶杆前后往复移动。
所述前模板和拉料板之间通过拉杆连接组成联动。
所述前模板、拉料板和面板上设有导柱,该导柱的一端锁固在面板上,另一端穿套在拉料板和前模板上。
所述前模板上设有拉扣。
所述各顶杆的杆身与开孔的中心线形成30度夹角。
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镶块。
所述轨迹导向块上布设有导向孔,各顶杆的杆身一一穿套在对应导向孔内。
所述顶杆的下部设有行程导向块。
所述后模板、顶针面板间连接有复位杆。
所述后模还包括有底板,该底板设置在顶针底板的下方,该底板上设有顶针孔。
所述底板与顶针底板间设有支撑柱,底板上设有与支撑柱配合的固定螺栓,该支撑柱一端固定在顶针底板上,另一端活套在固定螺栓上。
所述底板与顶针底板上设有导柱,该导柱一端固定在底板上,穿套在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上,穿套过去后另外一端固定在后模板上。
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还设有合模时起对准和定位作用的边锁。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塑胶环成型模具,由前模和后模配合组成,通过前模板分型面上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腔以及后模板分型面上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芯相结合,可确保产品的成型精度,保证良品率,同时借助脱模装置大大方便产品的脱模,有效提高效率,实现量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模和后模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模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模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脱模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有前模1和后模2,所述前模1包括有前模板11以及点胶流道12、浇口套13、拉料板14、拉杆15和面板16,该前模板11的分型面111上成型有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腔112以及胶口113,所述拉料板14和面板16设于前模板11的下方,点胶流道12设置在拉料板14上与前模板胶口113相对应,浇口套13安装在面板16上与点胶流道12配合,所述拉料板14设于前模板11和面板15之间,该前模板11、拉料板14和面板15上设有导柱17,该导柱17的一端锁固在面板16上,另一端穿套在拉料板14和前模板11上,该拉料板14和前模板11上设有供导柱17穿伸的孔,又该前模板11和拉料板14之间通过拉杆15连接组成联动,该前模板11的分型面111上设有拉扣114,其作用是利用拉扣114的抱紧力可拉出前模板11,同时带动拉料板14前移拉出点胶流道12。
所述后模2包括有后模板21和脱模装置,该后模板21的分型面211上设有开孔212,并在开孔212的孔口上成型有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芯213,所述脱模装置包括顶杆组22、轨迹导向块23、顶针面板24、顶针底板25和底板26,所述顶杆组22由八根顶部带有镶块222的顶杆221组成,呈倾斜设置,顶杆221的杆身与开孔212的中心线形成夹角,该夹角优选为30度,初始未受力时,各顶杆221顶部位于后模板21的开孔212内,所述轨迹导向块23固定在后模板21上,顶杆221的杆身借助轨迹导向块23实现定位,该轨迹导向块23上布设有对应各顶杆221的导向孔231,各顶杆221的下端穿过轨迹导向块23的导向孔231通过螺丝固定在顶针面板24上,该顶针面板24与顶针底板25配合活设于后模板21的下方,顶针底板25与顶针面板24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该顶针底板25和顶针面板24在外力作用下推动顶杆221前后往复移动,所述底板26设置在顶针底板25的下方依靠螺丝锁在后模板21上,让底板26和后模21固定在一起,该底板26上设有顶针孔261。开模时,外部驱动件通过底板26的顶针孔261推顶在顶针底板25上,使顶针底板25和顶针面板24带动顶杆221一起向前移动,在轨迹导向块23的作用下,顶杆221顶部的镶块222随顶杆221移动后凸出后模板21的开孔212同时向中心方向移动聚拢,与成型产品(塑胶环)分离,实现脱模。
所述各顶杆221的下部设有行程导向块223,用以控制顶杆221的移动行程,即将顶杆221前后移动的范围限制在轨迹导向块23与行程导向块223之间。
所述后模板21、顶针面板24间连接有复位杆241,依靠前模板11合模时预压使顶杆221复位。
所述顶针底板25与底板26间设置若干支撑柱27,支撑柱27撑住后模21与底板26,底板26上设有与支撑柱27配合的固定螺栓28,该支撑柱27一端固定在顶针底板25上,另一端活套在固定螺栓28上。
所述顶针底板25与底板26上设有导柱29,其作用是使顶针底板25和顶针面板24以及顶杆221移动时更顺畅,定位精准,该导柱29一端固定在底板26上,穿套在顶针面板24和顶针底板25上,穿套过去后另外一端固定在后模板21上面。
所述前模板11和后模板21的分型面上还设有合模时起对准和定位作用的边锁3。
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塑胶环成型模具,由前模和后模配合组成,通过前模板分型面上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腔以及后模板分型面上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芯相结合,可确保产品的成型精度,保证良品率,同时借助脱模装置大大方便产品的脱模,有效提高效率,实现量产,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1.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包括有前模和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包括有前模板、点胶流道、浇口套、拉料板和面板,该前模板的分型面上成型有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腔以及胶口,拉料板和面板设于前模板的下方,点胶流道设置在拉料板上与胶口相对应,浇口套安装在面板上与点胶流道配合;
所述后模包括有后模板和脱模装置,该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设有开孔,开孔的孔口上成型有对应塑胶环形状的型芯,所述脱模装置包括顶杆组、轨迹导向块、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该顶杆组由若干顶杆组成,各顶杆的杆身与开孔的中心线形成夹角,轨迹导向块固定在后模板上,各顶杆的下端穿过轨迹导向块固定在顶针面板上,该顶针面板与顶针底板配合设于后模板的下方,该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顶杆前后往复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和拉料板之间通过拉杆连接组成联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拉料板和面板上设有导柱,该导柱的一端锁固在面板上,另一端穿套在拉料板和前模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上设有拉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顶杆的杆身与开孔的中心线形成30度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镶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导向块上布设有导向孔,各顶杆的杆身一一穿套在对应导向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下部设有行程导向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顶针面板间连接有复位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还包括有底板,该底板设置在顶针底板的下方,该底板上设有顶针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顶针底板间设有支撑柱,底板上设有与支撑柱配合的固定螺栓,该支撑柱一端固定在顶针底板上,另一端活套在固定螺栓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顶针底板上设有导柱,该导柱一端固定在底板上,穿套在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上,穿套过去后另外一端固定在后模板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还设有合模时起对准和定位作用的边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