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材料液相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对织物进行预处理,以去除织物上的浆料、油污、浮毛和茸毛等,使染色获得预期的效果。中国专利cn209178644u公开了“一种增加给液的短流程印染前处理装置”,其通过出液管在织物滑动时将工作液均匀涂布在织物上,以对织物进行预处理。该装置能够避免织物带液过多导致退浆时造成浪费,但其不能对织物上的浮毛、茸毛、退浆液和多余的工作液等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织物上的浮毛、茸毛、退浆液和多余的工作液等杂质进行有效去除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包括承载板、第一组送料辊、第二组送料辊和第三组送料辊,还包括废液槽、工作液喷头、第一清理装置、清水喷头和第二清理装置;所述废液槽安装于所述承载板底部;所述第一组送料辊、工作液喷头、第一清理装置、第二组送料辊、清水喷头、第二清理装置和第三组送料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所述承载板;
所述第一清理装置和第二清理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刮刀、下刮刀、移动件、清理件和电动推杆;所述上刮刀、下刮刀和电动推杆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并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沿垂直承载板的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清理件连接于所述移动件;所述清理件位于上刮刀的左侧并贴近所述上刮刀。
所述下刮刀的刀刃高于所述上刮刀的刀刃。
所述上刮刀的刀刃位于所述下刮刀刀刃的左侧。
所述第一清理装置和第二清理装置还包括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滤孔;所述收集槽位于所述下刮刀的正下方。
所述清理件为刮板。
所述刮板的左下角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刮刀和下刮刀能够有效刮除织物上的浮毛、茸毛、退浆液和多余的工作液等杂质;清理件能够清理堆积在上刮刀处的杂质;提高织物染整预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清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清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00-承载板,101-第一组送料辊,102-第二组送料辊,103-第三组送料辊,200-废液槽,300-工作液喷头,400-清水喷头,500-第一清理装置,501-上刮刀,502-下刮刀,503-移动件,504-清理件,505-收集槽,506-滤孔,507-导轨,508-电动推杆,600-第二清理装置,700-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本文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了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和“右”等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包括承载板100、废液槽200、第一组送料辊101、工作液喷头300、第一清理装置500、第二组送料辊102、清水喷头400、第二清理装置600和第三组送料辊103。所述废液槽200安装在承载板100底部。所述第一组送料辊101、工作液喷头300、第一清理装置500、第二组送料辊102、清水喷头400、第二清理装置600和第三组送料辊103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承载板100上。所述工作液喷头300用于向织物700均匀喷涂碱液、淀粉酶液、氧化剂溶液等工作液。所述清水喷头400用于向织物700均匀喷涂清水,以洗去织物700上的浮毛、退浆液和多余的工作液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清理装置500和第二清理装置600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刮刀501、下刮刀502、移动件503、清理件504、电动推杆508和收集槽505。上刮刀501、下刮刀502、电动推杆508和收集槽505均安装在承载板100上。
移动件503连接在电动推杆508的顶端,并在电动推杆508的带动下沿垂直承载板100的方向来回移动。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刮刀501顶部连接有导轨507,导轨507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承载板100;移动件503底部连接有与导轨507相匹配的凹槽;移动件503沿导轨507来回移动。优选地,上刮刀501与导轨507一体成型。优选地,移动件503与凹槽一体成型。清理件504连接在移动件503上,清理件504在移动件503的带动下沿垂直承载板100的方向来回移动。
清理件504位于上刮刀501的左侧并贴近上刮刀501;清理件504的底部平于或高于所述上刮刀501的刀刃。上刮刀501和下刮刀502用于刮除织物上的浮毛、茸毛、退浆液和多余的工作液等杂质。清理件504用于清理堆积在上刮刀501左侧的杂质。优选地,清理件504为刮板。优选地,刮板左下角为圆弧形,以避免划伤织物700。
优选地,下刮刀502的刀刃高于所述上刮刀501的刀刃,以达到更好的杂质刮除效果。优选地,上刮刀501的刀刃位于所述下刮刀502刀刃的左侧,以避免影响清理件504正常工作。
所述收集槽505位于下刮刀502的正下方。收集槽505的底部开设有滤孔506。收集槽505的长度(参照图3中收集槽505上下两边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刮刀501与下刮刀502的长度,收集槽505的宽度(参照图3中收集槽505左右两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清理件504最左端到下刮刀502最右端的距离。收集槽505用于收集上刮刀501与下刮刀502刮下的固体杂质(液体杂质经滤孔506流至废液槽200)。
使用时,织物依次经过第一组送料辊101、工作液喷头300、第一清理装置500、第二组送料辊102、清水喷头400、第二清理装置600和第三组送料辊103。
工作液喷头300向织物均匀喷涂工作液,工作液润湿织物700,并溶解织物上的杂质或与杂质发生反应。第一清理装置500中的上刮刀501和下刮刀502将织物上的浮毛、茸毛、退浆液和多余的工作液等杂质刮除。长时间使用时,上刮刀501刮下的杂质会堆积在上刮刀501的左侧,从而影响织物的传送和上刮刀501的工作效果。移动件503在电动推杆508的带动下沿垂直承载板100的方向来回移动。清理件504在移动件503的带动下沿垂直承载板100的方向来回移动,清理堆积在上刮刀501左侧的杂质。被清理的杂质从织物边缘落入收集槽505中。下刮刀502刮下杂质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收集槽505。固体杂质被截留在收集槽505内,工作废液则通过滤孔506掉入废液槽200。废液槽200中的工作废液可直接回收。
清水喷头400向织物均匀喷涂清水,洗去织物上的浮毛、退浆液和多余的工作液等杂质。第二清理装置600与第一清理装置500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需要理解到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1.一种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包括承载板(100)、第一组送料辊(101)、第二组送料辊(102)和第三组送料辊(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槽(200)、工作液喷头(300)、第一清理装置(500)、清水喷头(400)和第二清理装置(600);所述废液槽(200)安装于所述承载板(100)底部;所述第一组送料辊(101)、工作液喷头(300)、第一清理装置(500)、第二组送料辊(102)、清水喷头(400)、第二清理装置(600)和第三组送料辊(103)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所述承载板(100);
所述第一清理装置(500)和第二清理装置(600)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刮刀(501)、下刮刀(502)、移动件(503)、清理件(504)和电动推杆(508);所述上刮刀(501)、下刮刀(502)和电动推杆(508)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100);所述移动件(503)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508)的顶端,并在电动推杆(508)的带动下沿垂直承载板(100)的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清理件(504)连接于所述移动件(503);所述清理件(504)位于上刮刀(501)的左侧并贴近所述上刮刀(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刮刀(502)的刀刃高于所述上刮刀(501)的刀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刮刀(501)的刀刃位于所述下刮刀(502)刀刃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理装置(500)和第二清理装置(600)还包括有收集槽(505);所述收集槽(505)的底部开设有滤孔(506);所述收集槽(505)位于所述下刮刀(502)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504)为刮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染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的左下角为圆弧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