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6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味料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调味料是指在科学的调味理论指导下,将各种基础调味品根据传统或固定配方,按照一定比例,经一定工艺手段,进行加工、复合调配出具多种味感的调味品,从而满足不同调味需要。简而言之,复合调味料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配制,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调味料。复合调味料迎合了人们对食品口味的需求,多样化、方便化、功能化是复合调味料的发展方向。半固态复合调味料中包含香辛料调味酱、以动物性原料为基料的调味酱、以蔬菜为基料的调味酱、蛋黄酱、沙拉酱,品种已达几十种,主要有芥末酱、虾酱、牛肉酱、辣椒酱、番茄酱、蛋黄酱、各种沙拉酱等。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不同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以提高成品品质的均匀性,现有的半固态调味料混合装置混合效果欠佳,影响调味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得到高品质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罐、底座和可移动式进料装置,所述搅拌罐设于底座上方,所述搅拌罐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穿出搅拌罐,且通过减速器连接电机的驱动轴,所述搅拌轴另一端穿出搅拌罐,且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搅拌轴两端与搅拌罐相交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支撑座下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双螺袋式搅拌桨。此处双螺袋式搅拌桨可使搅拌罐内物料搅拌的更充分。所述搅拌罐右侧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阀门,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长度与搅拌罐罐顶长度相同,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进料口处设有开口。此处进料口长度设置与罐顶长度相同,方便可移动式进料装置移动,使进料斗内的物料均匀的撒入搅拌罐内,有利于搅拌罐的充分搅拌。支撑板可用于支撑罐顶的可移动式进料装置。

所述可移动式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驱动机构,所述进料斗设于进料口上方,且进料斗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固定座、第二滑块、正反转电机和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设于进料斗前后两侧,且移动轨道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一滑块相配合,所述固定座通过支撑块固定于支撑板上,所述丝杆通过固定座固定于移动轨道上方,所述第二滑块包括两个,且均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滑块分别与进料斗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一端。此处可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及与第二滑块相连的料斗左右移动。

优选地,所述底座下设有支垫。

优选地,所述进料斗底部设有电磁阀,可用于控制出料量。

为了防止罐内的半固态混合物在搅拌过程中溅出,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为矩形横板,且长边一侧向下倾斜。搅拌罐顶部进料口处于开口状态,在搅拌过程中,罐内的半固态混合物会溅出,此处的矩形进料板设于进料口,且倾斜向下,不仅能防止罐内的半固态混合物在搅拌过程中溅出,还能实现均匀下料。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能够使该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丝杆、正反转电机、电磁阀等均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的作用原理为:分别开启电机,搅拌罐内的搅拌轴被驱动,带动双螺袋式搅拌桨转动,进行搅拌,开启正反转电机,丝杆转动,并带动丝杆上的两个第二滑块左右移动,因进料斗左右两侧与两个第二滑块相连,因此带动进料斗在轨道上左右移动,开启电磁阀后,进料斗内的物料随着进料斗在轨道上的左右移动,均匀的洒落在进料板上,进料板上的物料均匀的落入搅拌罐内进行搅拌。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地设置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得到高品质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罐1、底座4,和可移动式进料机构,所述搅拌罐1设于底座4上方,所述搅拌罐1内设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一端穿出搅拌罐1,且通过减速器连接电机7的驱动轴,所述搅拌轴2另一端穿出搅拌罐1,且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搅拌轴2两端与搅拌罐1相交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支撑座16下部设有支撑杆10,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双螺袋式搅拌桨3,所述搅拌罐1右侧底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设有阀门,所述搅拌罐1顶部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长度与搅拌罐1罐顶长度相同,所述搅拌罐1顶部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在进料口处设有开口,所述可移动式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14和驱动机构,所述进料斗14设于进料口上方,且进料斗14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1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12、固定座11、第二滑块13、正反转电机15和移动轨道9,所述移动轨道9设于进料斗14前后两侧,且移动轨道9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一滑块17相配合,所述固定座11通过支撑块19固定于支撑板上,所述丝杆12通过固定座11固定于移动轨道9上方,所述第二滑块13包括两个,且均与丝杆12螺纹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滑块13分别与进料斗14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15输出轴连接丝杆12一端。

所述底座4下设有支垫5。

所述进料斗14底部设有电磁阀。

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板18,所述进料板18为矩形横板,且长边一侧向下倾斜。

该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的作用原理为:分别开启电机7,搅拌罐1内的搅拌轴2被驱动,带动双螺袋式搅拌桨3转动,进行搅拌,开启正反转电机15,丝杆12转动,并带动丝杆12上的两个第二滑块13左右移动,因进料斗14左右两侧与两个第二滑块13相连,因此带动进料斗14在移动轨道9上左右移动,开启电磁阀后,进料斗14内的物料随着进料斗14在移动轨道9上的左右移动,均匀的洒落在进料板18上,进料板18上的物料均匀的落入搅拌罐1内进行搅拌。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地设置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得到高品质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罐(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式进料机构,所述搅拌罐(1)设于底座(4)上方,所述搅拌罐(1)内设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一端穿出搅拌罐(1),且通过减速器连接电机(7)的驱动轴,所述搅拌轴(2)另一端穿出搅拌罐(1),且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搅拌轴(2)两端与搅拌罐(1)相交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支撑座(16)下部设有支撑杆(10),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双螺袋式搅拌桨(3),所述搅拌罐(1)右侧底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设有阀门,所述搅拌罐(1)顶部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长度与搅拌罐(1)罐顶长度相同,所述搅拌罐(1)顶部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在进料口处设有开口,所述可移动式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14)和驱动机构,所述进料斗(14)设于进料口上方,且进料斗(14)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1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12)、固定座(11)、第二滑块(13)、正反转电机(15)和移动轨道(9),所述移动轨道(9)设于进料斗(14)前后两侧,且移动轨道(9)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一滑块(17)相配合,所述固定座(11)通过支撑块(19)固定于支撑板上,所述丝杆(12)通过固定座(11)固定于移动轨道(9)上方,所述第二滑块(13)包括两个,且均与丝杆(12)螺纹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滑块(13)分别与进料斗(14)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15)输出轴连接丝杆(12)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下设有支垫(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4)底部设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板(18),所述进料板(18)为矩形横板,且长边一侧向下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味料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及一种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罐、底座和可移动式进料机构,搅拌罐设于底座上方,搅拌罐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双螺袋式搅拌桨,搅拌罐右侧底部设有出料口,搅拌罐顶部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长度与搅拌罐罐顶长度相同,可移动式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和驱动机构,进料斗设于进料口上方,且进料斗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固定座、第二滑块、正反转电机和移动轨道,第二滑块包括两个,两个第二滑块分别与进料斗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该装置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得到高品质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林;张世齐;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品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3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