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搅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墨搅拌机。



背景技术:

因为油墨具有粘性,因而在油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油墨搅拌均匀以完成油墨的加工,油墨搅拌机是一种用于油墨等粘稠性物质的搅拌,利用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者槽中进行旋转,从而达到搅拌混合均匀的作用的一种设备。

专利公告号为cn204017713u的专利公开了油墨搅拌器,包括机座、架设于机座上方的电动执行机构以及于电动执行机构联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搅拌桨包括有与搅拌轴连接的盘状本体及与盘状本体呈垂直设置的搅拌叶片,盘状本体的轴向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有搅拌叶片,盘状本体与搅拌轴连接一端的端面上的搅拌叶片上设有颗粒切割机构,且盘状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引流通孔。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搅拌桨在旋转时,油墨随着搅拌桨在料桶内进行旋转,利用油墨的旋转以实现对油墨的搅拌效果,但是,在一次运行过程中看,搅拌桨将始终按照一个方向进行旋转,其搅拌效率相对较低并且搅拌时油墨的混合均匀效果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且搅拌均匀的油墨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油墨搅拌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一端的搅拌装置以及设于机架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主搅拌轴以及设于所述主搅拌轴远离所述机架一端的搅拌组件;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主搅拌件、副搅拌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主搅拌件和所述副搅拌件的传动组件;

所述主搅拌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主搅拌轴上的至少一对搅拌轮,所述搅拌轮周侧设有轮片,且多个所述搅拌轮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搅拌轮的轮片为反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墨搅拌机进行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装置进行工作,搅拌轴旋转以驱动搅拌组件进行工作,搅拌组件中的搅拌轮对油墨进行搅拌混合,搅拌轮随着搅拌轴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此时不同的搅拌轮上的轮片周围的油墨搅拌方向不同,以增加搅拌轮在对油墨进行搅拌时的搅拌效果,使油墨在被搅拌时被搅拌得更为均匀。

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搅拌轮之间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搅拌柱,且多个所述搅拌柱沿所述搅拌轮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轮在料桶内进行搅拌的同时,固定在两个搅拌轮之间的搅拌柱也能同时起到搅拌作用,且在多个搅拌柱的共同作用下,能提高油墨搅拌机对油墨进行搅拌时的搅拌效率,使搅拌更加均匀。

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搅拌柱的周侧均开设有引流槽,且相邻所述搅拌柱的所述引流槽的螺旋方向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柱在料桶内旋转时,引流槽能带动料桶中的油墨液体沿着旋转的搅拌柱在料桶中进行旋转,且相邻搅拌柱周侧不同螺旋方向的引流槽能使得料桶内的油墨液体转动方向不同,使得油墨搅拌机在工作时,对油墨的搅拌更加均匀。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搅拌件包括两组副搅拌组,且两组所述副搅拌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搅拌轮的两相背侧面;

每一组所述副搅拌组均包括多个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搅拌轴的副搅拌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搅拌轴通过传动组件与主搅拌件相连接,在主搅拌件进行旋转时,副搅拌轴也会随之旋转,进而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增加搅拌时的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每一个所述副搅拌轴远离所述主搅拌轴的端部均固定有用于油墨搅拌的叶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轮随副搅拌轴旋转,对油墨起到搅拌作用,以增加搅拌油墨的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每一个所述副搅拌轴的周侧均固定有螺旋搅拌叶,且相邻副搅拌组内的副搅拌轴上的螺旋搅拌叶螺旋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搅拌叶能进一步地对油墨起到充分搅拌的作用,并且不同旋转方向的螺旋搅拌叶周围的油墨的旋转方向不同,增加了油墨在被搅拌时的搅拌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套设于所述主搅拌轴周侧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搅拌轮的两相背侧面的限位套、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搅拌轮两相背侧面的驱动锥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多个从动锥齿轮,且多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分别与多个所述副搅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套为里外两层结构,且所述驱动锥齿轮和所述从动锥齿轮均位于所述限位套里层,所述副搅拌轴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套外层和里层并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副搅拌轴位于所述限位套里层和外层的部分径向直径大于该副搅拌轴其余部分的径向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层的限位套能对副搅拌轴起到固定作用,在副搅拌轴旋转时增加副搅拌轴运动的稳定性,并且副搅拌轴位于限位套里层和外层之间的部分径向尺寸大于副搅拌轴其他部分的径向直径,可以在轴向上的副搅拌轴进行限位,减少了副搅拌轴发生轴向窜动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搅拌件中的轮片方向相反的两个搅拌轮,在对料桶中的油墨进行搅拌时,能更为均匀地对油墨进行搅拌,提高了油墨搅拌机在对油墨进行搅拌时的搅拌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搅拌柱能增加油墨搅拌机的搅拌效果,使油墨搅拌机在对料桶中的油墨进行搅拌时,搅拌更为均匀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副搅拌件,可以进一步地对油墨进行充分地搅拌,使得搅拌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去除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主搅拌轴;3、搅拌组件;4、主搅拌件;5、副搅拌件;6、传动组件;41、搅拌轮;42、搅拌柱;51、副搅拌组;61、限位套;62、驱动锥齿轮;63、从动锥齿轮;411、轮片;421、引流槽;511、副搅拌轴;512、叶轮;513、螺旋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油墨搅拌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一端的搅拌装置以及设于机架1另一端并用于驱动搅拌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

搅拌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搅拌轴且搅拌轴与机架1连接的一端伸入机架1内。驱动装置为固定在机架1一端下方的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图中未示出)伸入机架1内并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出)与主搅拌轴2相连接。当电机开机并转动时,电机轴带动皮带转动并驱动主搅拌轴2转动。

参照图2和图3,主搅拌轴2远离机架1的一端设有用于油墨搅拌的搅拌组件3,搅拌组件3包括主搅拌件4、副搅拌件5以及用于连接主搅拌件4和副搅拌件5的传动组件6。

主搅拌件4包括依上下位置固定在主搅拌轴2周侧的一对搅拌轮41,两个搅拌轮41的周侧均固定有多个倾斜的轮片411,且上下两个搅拌轮41周侧固定的轮片411朝向相反。两个搅拌轮41随主搅拌轴2转动时,两个主搅拌轮41的转动方向虽然一致但是由于两个搅拌轮41上的轮片411朝向不同,在转动的过程当中,两个搅拌轮41对油墨起到搅拌作用时,油墨的流动方向不同,因此能使得搅拌更为均匀,提高对油墨搅拌时的加工效率。

主搅拌件4还包括固定在两个搅拌轮41之间的六根搅拌柱42,六根搅拌柱42均与主搅拌轴2柱平行,六根搅拌柱42周侧均开设有用于油墨搅拌且呈螺旋状的引流槽421,且两个相邻搅拌柱42周侧的引流槽421的螺旋方向不同。主搅拌轴2进行旋转时,搅拌柱42随主搅拌轴2进行旋转以对油墨进行搅拌,加快了对油墨搅拌的效率,同时,由于搅拌柱42周侧开设了引流槽421,且相邻两个搅拌柱42上的引流槽421方向不同,在对油墨搅拌时能将油墨搅拌得更为充分。

传动组件6包括两个限位套61、两个驱动锥齿轮62以及对应与驱动锥齿轮62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63,且每一个驱动锥齿轮62分别与四个从动锥齿轮63啮合连接。

两个限位套61分别位于在两个搅拌轮41两相互远离的侧面,两个限位套61均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转动套设在主搅拌轴2周侧,限位套61为里外两层结构的圆柱体。

两个驱动锥齿轮62分别位于在两个搅拌轮41相互远离的侧面,两个驱动锥齿轮62均固定于主搅拌轴2的周侧,且驱动锥齿轮62均位于其对应位置的限位套61里层内。

八个从动锥齿轮63以四个为一组,两组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套61里层内并与驱动锥齿轮62啮合连接,且每个从动锥齿轮63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副搅拌轴511,四个副搅拌轴511组成一个副搅拌组51。副搅拌轴511远离从动锥齿轮63的端部穿过限位套61的里层和外层并延伸至限位套61外部。副搅拌轴511位于限位套61里层和外层之间的轴段径向尺寸大于副搅拌轴511其他部分的径向尺寸,因上述尺寸设计,在副搅拌轴511转动时不易发生轴向滑动,以增加副搅拌轴511运动时的稳定性。

每一个副搅拌轴511远离从动锥齿轮63的端部固定有用于油墨搅拌的叶轮512。每一个副搅拌轴511周侧还固定有呈螺旋状的螺旋搅拌叶513,且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副搅拌组51内的副搅拌轴511上的螺旋搅拌叶513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搅拌叶513在副搅拌轴511转动时会随着副搅拌轴511旋转进而在副搅拌轴511进行运动时能够对油墨起到搅拌作用,而且不同螺旋方向的螺旋搅拌叶513在同时进行工作时能够进一步地对油墨充分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搅拌件4中的轮片411方向相反的两个搅拌轮41,以及六个搅拌柱42和搅拌柱42周侧开设的引流槽421、副搅拌件5中的副搅拌轴511以及副搅拌轴511上的螺旋搅拌叶513,在对料桶中的油墨进行搅拌时,能更为均匀充分地对油墨进行搅拌,提高了油墨搅拌的质量,也提高了油墨搅拌机在对油墨进行搅拌时的搅拌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墨搅拌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一端的搅拌装置以及设于机架(1)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的主搅拌轴(2)以及设于所述主搅拌轴(2)远离所述机架(1)一端的搅拌组件(3);

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主搅拌件(4)、副搅拌件(5)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主搅拌件(4)和所述副搅拌件(5)的传动组件(6);

所述主搅拌件(4)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主搅拌轴(2)上的至少一对搅拌轮(41),所述搅拌轮周侧设有轮片(411),且多个所述搅拌轮(41)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搅拌轮(41)的轮片(411)为反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搅拌轮(41)之间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搅拌柱(42),且多个所述搅拌柱(42)沿所述搅拌轮(41)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搅拌柱(42)的周侧均开设有引流槽(421),且相邻所述搅拌柱(42)的所述引流槽(421)的螺旋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搅拌件(5)包括两组副搅拌组(51),且两组所述副搅拌组(5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搅拌轮(41)的两相背侧面;

每一组所述副搅拌组(51)均包括多个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搅拌轴(2)的副搅拌轴(5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副搅拌轴(511)远离所述主搅拌轴(2)的端部均固定有用于油墨搅拌的叶轮(5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副搅拌轴(511)的周侧均固定有螺旋搅拌叶(513),且相邻副搅拌组(51)内的副搅拌轴(511)上的螺旋搅拌叶(513)螺旋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两个转动套设于所述主搅拌轴(2)周侧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搅拌轮(41)的两相背侧面的限位套(61)、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搅拌轮(41)两相背侧面的驱动锥齿轮(62)以及与所述驱动锥齿轮(62)啮合连接的多个从动锥齿轮(63),且多个所述从动锥齿轮(63)分别与多个所述副搅拌轴(51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61)为里外两层结构,且所述驱动锥齿轮(62)和所述从动锥齿轮(63)均位于所述限位套(61)里层,所述副搅拌轴(511)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套(61)外层和里层并与所述从动锥齿轮(63)固定连接,且所述副搅拌轴(511)位于所述限位套(61)里层和外层的部分径向直径大于该副搅拌轴(511)其余部分的径向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搅拌机,涉及油墨搅拌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一端的搅拌装置以及设于机架另一端用于驱动搅拌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机架的主搅拌轴以及设于主搅拌轴远离机架一端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主搅拌件、副搅拌件以及用于连接主搅拌件和副搅拌件的传动组件;主搅拌件包括固定套设于主搅拌轴上的至少一对搅拌轮,搅拌轮周侧设有轮片,且多个搅拌轮中至少有一个搅拌轮的轮片为反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搅拌件和副搅拌件能在对油墨搅拌时充分搅拌,提高了油墨搅拌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威仕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2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