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水泥多含碱性,地处海边的地区,在浇注混凝土时,所用沙石又多采自海边,因此浇注好的混凝土建筑物上常出现裂纹。低碱水泥则可解决这一问题。制造低碱水泥的方法很简单,即在水泥生产原料中混入30%至60%的高炉矿渣,就能生产出低碱水泥。这种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含碱度极低,因此,受到水泥业和建筑业等部门的关注。同时,也为高炉矿渣找到了出路。

低碱水泥生产中,需要在原料中加入高炉矿渣,首先现有的混料装置中,只单单用一根或几根搅拌杆进行混料搅拌,存在混料不均匀,物料分层严重的问题,其次,在混料的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一些混料装置达不到混料的过程中加热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体和支撑柱,所述混料腔体底部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混料腔体,且延伸端传动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由若干个旋转叶组成,且所有的旋转叶均绕旋转盘的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旋转盘顶部水平设置有主动齿轮和若干个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和所有的从动齿轮均通过转轴与旋转盘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混料腔体内表壁设置有一圈卡齿环,且卡齿环和从动齿轮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混料腔体外表壁设置有加热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料腔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料腔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叶片呈扇叶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转叶呈扇叶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热管呈弹簧状,所述加热管与市电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外部包设有一层隔热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旋转叶顶部,且从动齿轮垂直设置在旋转叶顶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旋转盘和主动齿轮一起运动,位于旋转叶顶部的从动齿轮也同时运动,主动齿轮运动带动从动齿轮的运动,在齿轮顶部的搅拌杆不仅跟随旋转盘一起做圆周运动,搅拌杆自身也在不断旋转,搅拌杆上固定的搅拌叶片大大增加了与物料的接触,使混料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盘上的旋转叶设置为扇叶状,更利于出料,在混料腔体外表壁设置弹簧状的加热管,使混料的过程中提供所需的热量,更好的进行混料,加热管外部包设的隔热罩又便于更好的隔热,使混料更加高效,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混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料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撑柱;2、旋转盘;201、旋转叶;3、卡齿环;4、搅拌叶片;5、混料腔体;6、进料口;7、加热管;8、搅拌杆;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出料口;12、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体5和支撑柱1,混料腔体5底部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混料腔体5,且延伸端传动连接有旋转盘2,便于驱动电机12带动旋转盘2的转动,旋转盘2由若干个旋转叶201组成,且所有的旋转叶201均绕旋转盘2的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便于从动齿轮9的固定,便于出料,旋转盘2顶部水平设置有主动齿轮10和若干个从动齿轮9,且主动齿轮10和所有的从动齿轮9均通过转轴与旋转盘2转动连接,使齿轮在跟随旋转盘2运动的同时,自身也可以独立运动,通过旋转盘2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的转动,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混料腔体5内表壁设置有一圈卡齿环3,且卡齿环3和从动齿轮9通过卡齿啮合连接,通过主动齿轮10的转动使从动齿轮9围绕卡齿环3运动,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9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8,使齿轮转动的同时搅拌杆8自身也在旋转转动,搅拌杆8上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4,更好的与物料进行接触,混料腔体5外表壁设置有加热管7,便于加热。

进一步的,混料腔体5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混料腔体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

进一步的,搅拌叶片4呈扇叶状,扩大与物料的接触,便于混料均匀。

进一步的,旋转叶201呈扇叶状,便于出料的顺畅。

进一步的,加热管7呈弹簧状,增加与混料腔体5的接触面积,为物料提供热量,加热管7与市电电性连接,加热管7外部包设有一层隔热罩,一方面更好的保存热量,另一方面增加安全性。

进一步的,从动齿轮9位于旋转叶201顶部,且从动齿轮9垂直设置在旋转叶201顶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加热管7与市电电性连接,启动驱动电机12,将物料从顶部的进料口6倒入,驱动电机12的旋转,带动旋转盘2和主动齿轮10一起运动,位于旋转叶201顶部的从动齿轮9也同时运动,在齿轮顶部的搅拌杆8跟随旋转盘2一起做圆周运动,主动齿轮10运动带动通过卡齿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9的运动,搅拌杆8自身也在不断旋转,增加旋转的范围,搅拌杆8上固定连接的搅拌叶片4在旋转的过程中也大大增加了与物料的接触,使混料更加均匀,加热管7为混料的过程中提供所需的热量,能够更好的进行混料,加热管7设置为弹簧状,能更好的与混料腔体5接触,加热管7外部包设的隔热罩又便于更好的隔热,使混料更加高效,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旋转盘2上的旋转叶201设置为扇叶状,更利于物料从出料口11出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体(5)和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腔体(5)底部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混料腔体(5),且延伸端传动连接有旋转盘(2),所述旋转盘(2)由若干个旋转叶(201)组成,且所有的旋转叶(201)均绕旋转盘(2)的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旋转盘(2)顶部水平设置有主动齿轮(10)和若干个从动齿轮(9),且主动齿轮(10)和所有的从动齿轮(9)均通过转轴与旋转盘(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0),所述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混料腔体(5)内表壁设置有一圈卡齿环(3),且卡齿环(3)和从动齿轮(9)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9)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上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4),所述混料腔体(5)外表壁设置有加热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腔体(5)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所述混料腔体(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4)呈扇叶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201)呈扇叶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7)呈弹簧状,所述加热管(7)与市电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7)外部包设有一层隔热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9)位于旋转叶(201)顶部,且从动齿轮(9)垂直设置在旋转叶(201)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碱水泥生产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体和支撑柱,所述混料腔体底部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混料腔体,且延伸端传动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由若干个旋转叶组成,且所有的旋转叶均绕旋转盘的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旋转盘和主动齿轮一起运动,位于旋转叶顶部的从动齿轮也同时运动,主动齿轮运动带动从动齿轮的运动,在齿轮顶部的搅拌杆不仅跟随旋转盘一起做圆周运动,搅拌杆自身也在不断旋转,搅拌杆上固定的搅拌叶片大大增加了与物料的接触,使混料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潘凤祎;刘振河;杨海峰;李红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登封中联登电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2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