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泡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
背景技术:
粉状两性干强剂是造纸行业常用的物料,现有的粉状两性干强剂应用添加方式中,原液添加和稀释添加均有,在稀释添加方面常规的做法为采用清水稀释至一定的浓度后添加。现有的技术中,干强剂的稀释主要通过清水稀释至目标浓度,忽略了ph对其效果的影响,导致其没有发挥出药品的最大效果。对于两性的干强剂来说,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其分子链形态有所不同,其作用效果也不同。故急需一种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同时更好控制冲泡物料的ph,获得目标ph、体系均一的两性干强剂溶液,充分发挥粉状两性干强剂的较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包括桶槽、喂料单元、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搅拌器和ph监测单元;所述喂料单元包括喂料槽和出料管,所述喂料槽固定在桶槽上方,所述喂料槽连通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桶槽,所述喂料单元用于往桶槽内投入干强剂;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桶槽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往桶槽内输入水,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往桶槽内输入甲酸;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阀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叶置于桶槽内部;所述ph监测单元的探头位于桶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叶、搅拌轴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搅拌叶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搅拌轴。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安装于喂料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流量表。
进一步的,所述喂料槽呈倒圆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ph监测单元的探头位于桶槽内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桶槽侧面下方设有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合桶槽、喂料单元、搅拌器结合输入水的第一管道、输入甲酸的第二管道和ph监测单元,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同时更好控制冲泡物料的ph,获得目标ph、体系均一的两性干强剂溶液,充分发挥粉状两性干强剂的较佳效果。其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控制稀释后两性干强剂的ph,使两性干强剂的分子链延展成线状,且主要呈现阳电性,能更好的捕捉到造纸湿部系统的纤维和填料以及其它化药,从而达到提高填料和化药的保留以及增强纸力的效果,即更好发挥粉状两性干强剂的效果。
而且,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叶、搅拌轴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搅拌叶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搅拌轴,更好控制搅拌速度;所述电机安装于喂料槽底部,电机不但可以用于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同时使得喂料槽保持一定频率的振动,更好促进粉状干强剂的投放。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流量表,更好控制输入水和甲酸的使用量。所述喂料槽呈倒圆台状,更便于投料。所述ph监测单元的探头位于桶槽内底部,更好检测冲泡体系的ph。所述阀门为单向阀,更好控制水和甲酸的流向。所述桶槽侧面下方设有出料口,更好排出冲泡好的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槽、2喂料单元、201喂料槽、202出料管、3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5搅拌器、501搅拌叶、502搅拌轴、503电机、6ph监测单元、601探头、7阀门、8流量表、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包括桶槽1、喂料单元2、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4、搅拌器5和ph监测单元6;所述桶槽1内壁上设有液位线;所述喂料单元2包括喂料槽201和出料管202,所述喂料槽201固定在桶槽1上方,所述喂料槽201连通出料管202,所述出料管202连通所述桶槽1,所述喂料单元2用于往桶槽1内投入粉状两性干强剂;所述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4与桶槽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3用于往桶槽1内输入水,所述第二管道4用于往桶槽1内输入甲酸;所述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4上分别设有阀门7,便于控制水和甲酸的流量以及流速;所述搅拌器5的搅拌叶501置于桶槽1内部;所述ph监测单元6的探头601位于桶槽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桶槽1的容量为5m3。使用时,通过第一管道3往桶槽1内输入水至桶槽1的80%液位,启动搅拌器5,在搅拌的条件下,通过喂料单元2的喂料槽201,投入粉状两性干强剂20kg,并由出料管202逐步落入桶槽1中,搅拌15分钟使其充分溶解,当ph监测单元6显示ph为5~7,优选6.5,通过第二管道4往桶槽1内加入甲酸使ph调整至3~4,优选3.6,即获得冲泡好的两性干强剂。冲泡好的两性干强剂转移到现场供应桶,设置添加量0.6kg/t(相对绝干纤维)加入纸机湿部成浆池内,在添加前,灰分保留47%,添加后灰分保留逐渐提升至53%,纸张内聚力从1.03kg.cm提升至1.22kg.cm。本实用新型结合桶槽1、喂料单元2、搅拌器5结合输入水的第一管道3、输入甲酸的第二管道4和ph监测单元6,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同时更好控制冲泡物料的ph,控制一定范围的稀释浓度同时准确控制ph,获得目标ph、体系均一的两性干强剂溶液,充分发挥粉状两性干强剂的较佳效果。其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控制稀释后两性干强剂的ph,使两性干强剂的分子链延展成线状,且主要呈现阳电性,能更好的捕捉到造纸湿部系统的纤维和填料以及其它化药,从而达到提高填料和化药的保留以及增强纸力的效果,即更好发挥粉状两性干强剂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搅拌器5包括搅拌叶501、搅拌轴502和电机503,所述搅拌轴502的两端分别连接搅拌叶501和电机503,所述电机503用于驱动搅拌轴502,更好控制搅拌速度。
具体的,所述电机503安装于喂料槽201底部,电机503不但可以用于驱动搅拌轴502带动搅拌叶501转动,同时使得喂料槽201保持一定频率的振动,更好促进粉状干强剂的投放。
具体的,所述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4上分别设有流量表8,更好控制输入水和甲酸的使用量。
具体的,所述喂料槽201呈倒圆台状,更便于投料。
具体的,所述ph监测单元6的探头601位于桶槽1内底部,更好检测冲泡体系的ph。
具体的,所述阀门7为单向阀,更好控制水和甲酸的流向。
具体的,所述桶槽1侧面下方设有出料口9,更好排出冲泡好的物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槽、喂料单元、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搅拌器和ph监测单元;所述喂料单元包括喂料槽和出料管,所述喂料槽固定在桶槽上方,所述喂料槽连通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桶槽,所述喂料单元用于往桶槽内投入干强剂;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桶槽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往桶槽内输入水,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往桶槽内输入甲酸;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阀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叶置于桶槽内部;所述ph监测单元的探头位于桶槽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叶、搅拌轴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搅拌叶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搅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于喂料槽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流量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槽呈倒圆台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监测单元的探头位于桶槽内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粉状两性干强剂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槽侧面下方设有出料口。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