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泵是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进行工作的;随着环境温度的不同,其的热效率也不同。具体的,在-7℃以上时,能效比比较高,同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其能效比也逐渐提升。这是由于,环境温度越低,热泵从环境中吸收的热量就越少,能效比呈现非线性降低;当环境温度在-7℃以下时,能效比随着环境温度逐渐下降,而在-15℃以下时,随着环境温度的线性下降,能效比也不断的下降;如,在-20℃时,能效比为2.0左右,在-25℃时,能效比为1.7左右,而-26℃时,就会达到1.4左右,呈非线性降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在环境温度较低的状况下,仍然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能够释放出足够热量的空气能热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有效提升空气能蒸发器的低温使用性能,节能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包括壳体、安装框、轴流风机、翅片、冷媒铜管和蓄能棒;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安装框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安装于壳体的内部,轴流风机位于2个安装框之间并设置于壳体的顶部;翅片、冷媒铜管和蓄能棒均设置于安装框内;翅片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设置,冷媒铜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穿过翅片,蓄能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穿过翅片,并位于冷媒铜管外侧、靠近壳体的进风口处,蓄能棒为内部填充有相变蓄能材料的导电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蓄能棒,有效解决低温环境下蒸发器的使用性能不足的问题,将储存的能量释放至蒸发器内,提高能效比。
进一步地,该空气能蒸发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安装于安装框上,并均设置于安装框靠近壳体进风口处的框体上。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进风口温度,从而更加准确的开启或断开蓄能棒。
进一步地,该空气能蒸发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于壳体的外部、且其内部装配有控制主板,蓄能棒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控制器,是蓄能棒的开启和断开实现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2个安装框为底端相互靠近的倾斜设置;通过底端靠近、上端扩张的结构形式,增强轴流风机的风送效果。
进一步地,冷媒铜管和蓄能棒为平行设置;使得安装框内的部件的排布更加合理高效、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谷电时储能、峰电时释放能量的方式,提高低环境温度下空气能蒸发器的热效率,进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达到节约能源和节约成本的效果,提升空气源热泵在低环境温度下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的安装框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壳体1、安装框2、轴流风机3、翅片4、冷媒铜管5、蓄能棒6、温度传感器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包括壳体1、安装框2、轴流风机3、翅片4、冷媒铜管5、蓄能棒6、温度传感器7和控制器。
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安装框2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且2个安装框2为底端相互靠近的倾斜设置;温度传感器7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安装于安装框2上,并均设置于安装框2靠近壳体1进风口处的框体上;轴流风机3位于2个安装框2之间并设置于壳体1的顶部。
翅片4、冷媒铜管5和蓄能棒6均设置于安装框2内;翅片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设置,冷媒铜管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穿过翅片4,蓄能棒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穿过翅片4,并位于冷媒铜管5外侧、靠近壳体1的进风口处,蓄能棒6为内部填充有相变蓄能材料的导电管;另外,冷媒铜管5和蓄能棒6为平行设置。
控制器设置于壳体1的外部、且其内部装配有控制主板,蓄能棒6和温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的工作过程为,在空气能蒸发器内与冷媒铜管5相平行的位置安装可加热的蓄能棒6,具体的,蓄能棒6安装在蒸发器的外侧。如图1所示,沿着风向的流动方向,在天气较为寒冷时,选择在电价比较低的时段,如,当天20点至第二天凌晨6点的电价处于低谷期,同时,蓄能棒6的能量不足10%,此时,通过控制器发出的指令对蓄能棒6进行蓄能,使得当处于电价比较高的时段时,就可以利用蓄能棒6中的能量,提高蒸发器上的温度,从而提高低环境温度下的热效率。当需要蓄能棒6加热时,蓄能棒发出的热量,一部分与周围的冷媒铜管5产生热交换,另一部分能量被风带着向蒸发器内部流动,与蒸发器内部的翅片4和冷媒铜管5产生充分的热交换,使蓄能棒6产生的热量基本上被完全利用。通过设置于蒸发器上的温度传感器7探测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蓄能棒6不会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蓄能棒6放出热量。
另外,蓄能棒6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其开启与断开;当温度传感器7感应到的环境温度低于控制器的设定温度(比如-12℃)时,控制器的控制主板对蓄能棒发出指令,此时,蓄能棒6打开供热并释放出热量,对蒸发器进行加热,使得蒸发器吸收的热量有效增加,从而增加机组的热效率;当温度传感器7感应到的环境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控制主板就会发出关闭信号,此时,蓄能棒6就停止供热。蓄能棒6在谷电时储能,在峰电并且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释放能量,从而大大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并且达到节能的效果,提升空气源热泵在低环境温度下的使用性能。
1.一种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安装框(2)、轴流风机(3)、翅片(4)、冷媒铜管(5)和蓄能棒(6);
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安装框(2)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轴流风机(3)位于2个安装框(2)之间并设置于壳体(1)的顶部;
所述翅片(4)、冷媒铜管(5)和蓄能棒(6)均设置于安装框(2)内;所述翅片(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设置,所述冷媒铜管(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穿过翅片(4),所述蓄能棒(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并排穿过翅片(4),并位于冷媒铜管(5)外侧、靠近壳体(1)的进风口处,所述蓄能棒(6)为内部填充有相变蓄能材料的导电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安装于安装框(2)上,并均设置于安装框(2)靠近壳体(1)进风口处的框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壳体(1)的外部、且其内部装配有控制主板,所述蓄能棒(6)和温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其特征在于,2个安装框(2)为底端相互靠近的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环境下高能效比的空气能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铜管(5)和蓄能棒(6)为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