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杯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
背景技术:
纸杯用于冷饮、热饮或常规容器,已十分广泛,实用,纸杯的制作需要使用纸杯纸、卡片纸或预涂pe纸,经过成筒、卷边、冲底、施胶上底、整形等工序;在进行制备纸杯时,首选需要选用适宜的纸张作为纸杯的原料,而适宜的纸张制备需要使用到流浆箱,流浆箱是现代纸机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和性能对纸页的形成和纸张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流浆箱能有效地分散纤维,高湍动流浆箱能产生高强度微湍动,还可有效地分散纤维,防止纤维沉淀和再絮聚,能够有效地提高纸杯纸页的强度。
专利公开号为cn20825081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使造纸机成型部流浆箱内浆水均匀分布的装置,包括流浆箱本体,所述流浆箱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流浆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浆料罐,所述浆料罐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浆泵。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液压缸、压缩板、活动杆、减震杆、弹簧管、减震弹簧、第一活塞、固定块、第二活塞、密封套、压力调节管和调节阀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流浆箱内浆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该使造纸机成型部流浆箱内浆水均匀分布的装置,具备使流浆箱内浆水分布均匀的优点,能够使得浆水上网均匀,纸基厚度也十分均匀,有利于成品纸张厚度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浆料罐内部浆料的混合工艺缺乏优化,且在对浆料罐内部浆料进行吸附输送至制纸设备的过程中,因浆料的沉降问题,导致吸附效果差,影响了整体纸杯纸页的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能解决的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包括浆料罐,所述浆料罐内部设有竖向的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浆料罐分为左右隔绝的下料仓和提料仓;所述下料仓设有竖向的搅拌件,且搅拌件和下料仓外底面的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提料仓内设有上下依次排列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上均设有对应其竖轴线镜像对称的旋线a和旋线b;所述旋线a斜向上设置,旋线b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三螺杆上的旋线a均位于左侧,旋线b均位于右侧,且保持上下对应;所述第二螺杆上的旋线a均位于右侧,旋线b均位于左侧,且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料仓外一侧固接与之垂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传动主动带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轴承穿设提料仓的外壁,并于端部同轴设置同轴带轮a和同轴带轮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料仓外顶部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料管口,所述出料管口顶端连通提料泵;所述提料泵外一侧设有传动其转动件的提料轴,所述提料轴端部设有提料带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同轴带轮a位于主动带轮正上方,并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所述同轴带轮b位于提料带轮正下方,并通过第二皮带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浆料罐外底面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下料仓内传动连接搅拌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仓外顶部设有下料管口,所述下料管口贯通下料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上穿设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两端贯通下料仓和提料仓,且所述连通管道内设有截止阀,且截止阀对应的浆料罐外表面设有调节手轮,并与其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通过旋线正反分布彼此啮合的设计结构,使得提料仓内部形成三螺杆泵的驱动效果,内部浆料在混合更加均匀的同时,具有在仓体内部集聚吸附的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单个电机和同步带轮的传动,使得出料管口上下方均形成对浆料的吸附,提高了吸附效果,优化了浆料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分布连接示意图;
其中:1、浆料罐;2、支撑架;3、支撑板;4、提料泵;5、调节手轮;6、旋线a;7、旋线b;11、下料仓;12、隔板;13、截止阀;14、提料仓;21、第一电机;22、搅拌件;31、第二电机;32、主动带轮;41、提料轴;42、提料带轮;111、下料管口;141、同轴带轮a;142、同轴带轮b;143、第一螺杆;144、第二螺杆;145、第三螺杆;146、出料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请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包括浆料罐1,浆料罐1内部设有竖向的隔板12,并通过隔板12将浆料罐1分为左右隔绝的下料仓11和提料仓14;下料仓11设有竖向的搅拌件22,且搅拌件22和下料仓11外底面的第一电机21传动连接;提料仓14内设有上下依次排列的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上均设有对应其竖轴线镜像对称的旋线a6和旋线b7;旋线a6斜向上设置,旋线b7斜向下设置;第一螺杆143和第三螺杆145上的旋线a6均位于左侧,旋线b7均位于右侧,且保持上下对应;第二螺杆144上的旋线a6均位于右侧,旋线b7均位于左侧,且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相互啮合。
具体的,提料仓14外一侧固接与之垂直的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上同轴传动主动带轮32;第一螺杆143的一端轴承穿设提料仓14的外壁,并于端部同轴设置同轴带轮a141和同轴带轮b142;提料仓14外顶部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料管口146,出料管口146顶端连通提料泵4;提料泵4外一侧设有传动其转动件的提料轴41,提料轴41端部设有提料带轮42;其中,同轴带轮a141位于主动带轮32正上方,并通过第一皮带传动,同轴带轮b142位于提料带轮42正下方,并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进一步的,第二电机31用于启动主动带轮32转动,主动带轮32通过第一皮带带动同轴带轮a141转动,同轴带轮a141和同轴带轮b142同轴转动,从而带动提料仓14内部的第一螺杆143转动,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相互啮合,使得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也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提料仓14内部形成三螺杆泵的吸附作用,使得浆料集中至出料管口146的输入口处,同步的,同轴带轮b142通过第二皮带带动上方的提料带轮42转动,提料带轮42通过提料轴41启动提料泵4,使得提料泵4形成对出料管口146下方浆料的吸附。
更进一步的,浆料罐1外底面设有支撑架2,第一电机21位于支撑架2上,且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延伸至下料仓11内传动连接搅拌件22;第一电机21启动后,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下料仓11内部的搅拌件22转动,从而搅动下料仓11内的浆料,使其混合更加均匀,便于其输送至提料仓14内。下料仓11外顶部设有下料管口111,下料管口111贯通下料仓11;下料管口111用于初步浆料的投放,通过下料管口111向下料仓11内投放初级浆料。具体的,隔板12上穿设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两端贯通下料仓11和提料仓14,且连通管道内设有截止阀13,且截止阀13对应的浆料罐1外表面设有调节手轮5,并与其传动连接;连通管道用于下料仓11内被搅动的浆料输送至提料仓14内,截止阀13作为对浆料回流的阀门,通过外壁的调节手轮5调节截止阀13的对连通管道的启闭开合,实现浆料输送的进料控制。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从下料管口111向下料仓11内投放初级浆料,第一电机21启动带动搅拌件对下料仓11内的初级浆料进行搅拌,并使得浆料在搅拌过程中均匀的输送至提料仓14内;进一步的,第二电机31启动,带动主动带轮32转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带轮32的转动方向保持于左侧面的顺时针转动,此时主动带轮32通过第一皮带带动同轴带轮a141和同轴带轮b142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管顺时针转动,因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相互啮合,且彼此之间的旋线方向正反交错,所以形成了第一螺杆143和第三螺杆145顺时针转动,而其中间的第二螺杆144逆时针转动;又因为,第一螺杆143旋线均位于左侧,旋线b7均位于右侧,第三螺杆145的结构和旋线的布置方向转动方向均与第一螺杆143保持一致,而且,第二螺杆144的旋线a6均位于右侧,旋线b7均位于左侧,再基于旋线a6斜向上设置,旋线b7斜向下设置,旋线a6和旋线b7保持镜像对称,所以,使得第三螺杆145周边浆料向中间集聚,第二螺杆144周边浆料向外两侧分散,第一螺杆143周边浆料向中间集聚,使得提料仓14内部浆料形成了由下至上的波纹驱动效果,使得浆料集聚到出料管口146的输入口附近,形成了三螺杆泵的驱动效果;同步的,上方的提料泵4被第二电机31经过若干传动后,在上方形成对下方出料管口146内部浆料的吸附,从而使得出料管口146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均存在对浆料的吸附,从而提高了浆料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通过旋线正反分布彼此啮合的设计结构,使得提料仓内部形成三螺杆泵的驱动效果,内部浆料在混合更加均匀的同时,具有在仓体内部集聚吸附的作用;进一步的通过单个电机和同步带轮的传动,使得出料管口上下方均形成对浆料的吸附,提高了吸附效果,优化了浆料的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包括浆料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罐(1)内部设有竖向的隔板(12),并通过隔板(12)将浆料罐(1)分为左右隔绝的下料仓(11)和提料仓(14);所述下料仓(11)设有竖向的搅拌件(22),且搅拌件(22)和下料仓(11)外底面的第一电机(21)传动连接;所述提料仓(14)内设有上下依次排列的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所述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上均设有对应其竖轴线镜像对称的旋线a(6)和旋线b(7);所述旋线a(6)斜向上设置,旋线b(7)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螺杆(143)和第三螺杆(145)上的旋线a(6)均位于左侧,旋线b(7)均位于右侧,且保持上下对应;所述第二螺杆(144)上的旋线a(6)均位于右侧,旋线b(7)均位于左侧,且所述第一螺杆(143)、第二螺杆(144)和第三螺杆(145)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料仓(14)外一侧固接与之垂直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上同轴传动主动带轮(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43)的一端轴承穿设提料仓(14)的外壁,并于端部同轴设置同轴带轮a(141)和同轴带轮b(1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料仓(14)外顶部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料管口(146),所述出料管口(146)顶端连通提料泵(4);所述提料泵(4)外一侧设有传动其转动件的提料轴(41),所述提料轴(41)端部设有提料带轮(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带轮a(141)位于主动带轮(32)正上方,并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所述同轴带轮b(142)位于提料带轮(42)正下方,并通过第二皮带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罐(1)外底面设有支撑架(2),所述第一电机(21)位于支撑架(2)上,且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延伸至下料仓(11)内传动连接搅拌件(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11)外顶部设有下料管口(111),所述下料管口(111)贯通下料仓(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杯生产浆料的定量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上穿设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两端贯通下料仓(11)和提料仓(14),且所述连通管道内设有截止阀(13),且截止阀(13)对应的浆料罐(1)外表面设有调节手轮(5),并与其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