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目前注塑模具中经常采用的结构中包括动模、内抽、顶出板、底板,常见的倒扣类塑件如图5所示的塑件16,其中pl为分模线,17为塑件16的倒扣区域。由于塑件动模面多处有倒扣且很长无法正常出模,需设计相对很复杂的脱模结构。从而增加了模具机加工的工作量和模具装配的难度,模具结构复杂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加工和装配的效率,以及模具的制造成本,且传统的脱模结构复杂,脱模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对称设置有顶出板固定板,所述顶出板固定板顶端设置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顶端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一侧且位于所述顶出板的顶端设置有扣机,所述顶出板且位于所述油缸一侧设置有顶杆,所述顶出板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端设置有托板固定板,所述托板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端设置有动模,所述动模一侧设置有铲机,所述铲机的顶端设置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一侧设置有内抽,所述内抽上有塑件,所述托板固定板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扣机一侧设置有导柱,且所述导柱贯穿所述托板与所述动模并延伸至所述动模外部,所述动模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导套。

进一步的,为了使所述油缸带动所述顶出板与所述扣机运动,所述扣机运动一段距离后限制所述动模的动作,所述顶出板继续移动,带动所述顶杆顶出塑件,简化脱模结构,节省模具生产成本,所述顶出板与所述油缸及所述扣机相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使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销相配合,推动所述卡销移动,进而限制所述动模移动,当再次合模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卡销回到起始位置,以方便下次注塑,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所述扣机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板侧面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为了限制所述滑块的自由度,使之只能在所述滑槽内移动,进而保证脱模的精度,所述导向块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与所述滑块相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限制所述动模的自由度,保证了合模精度,进而保证了塑件的质量,所述动模与所述导柱相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使所述内抽在所述t形块的拉动下,脱离塑件的倒扣区域,保证脱模的效率,所述t形块与所述内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化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脱模结构,提高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2)通过设置所述顶出板与所述油缸及所述扣机相配合,从而使所述油缸带动所述顶出板与所述扣机运动,所述扣机运动一段距离后限制所述动模的动作,所述顶出板继续移动,带动所述顶杆顶出塑件,进而简化了脱模结构,节省了模具生产成本,保证了塑件的质量。

(3)通过设置滑槽与所述滑块相配合,从而限制了所述滑块的自由度,使之只能在所述滑槽内移动,进而保证了脱模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的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的导向块与滑块的装配图;

图5是倒扣类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

1、底板;2、顶出板固定板;3、顶出板;4、油缸;5、扣机;501、导向块;502、滑块;503、限位槽;504、卡销;505、弹簧;506、滑槽;6、顶杆;7、垫块;8、托板固定板;9、托板;10、动模;11、铲机;12、t形块;13、内抽;14、导柱;15、导套;16、塑件;17、倒扣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对称设置有顶出板固定板2,顶出板固定板2顶端设置有顶出板3,顶出板3顶端设置有油缸4,油缸4一侧且位于顶出板3的顶端设置有扣机5,顶出板3且位于油缸4一侧设置有顶杆6,顶出板固定板2的两侧设置有垫块7,垫块7的顶端设置有托板固定板8,托板固定板8的顶端设置有托板9,托板9的顶端设置有动模10,动模10一侧设置有铲机11,铲机11的顶端设置有t形块12,t形块12一侧设置有内抽13,内抽13上有塑件16,托板固定板8的顶端且位于扣机5一侧设置有导柱14,且导柱14贯穿托板9与动模10并延伸至动模10外部,动模10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导套15。

借助于上述方案,从而使结构设计合理,简化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脱模结构,提高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出板3与油缸4及扣机5相配合,从而使油缸4带动顶出板3与扣机5运动,扣机5运动一段距离后限制动模10的动作,顶出板3继续移动,带动顶杆6顶出塑件,进而简化了脱模结构,节省了模具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扣机5包括设置在托板9侧面的导向块501,导向块501内部设置有滑块502,滑块50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503,限位槽503内设置有卡销504,卡销504远离限位槽503的一端设置有弹簧505,从而使限位槽503与卡销504相配合,推动卡销504移动,进而限制动模10移动,当再次合模时在弹簧505的作用下卡销504回到起始位置,以方便下次注塑,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块501内部设置有滑槽506,且滑槽506与滑块502相配合,从而限制了滑块502的自由度,使之只能在滑槽506内移动,进而保证了脱模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动模10与导柱14相配合,从而限制了动模10的自由度,保证了合模精度,进而保证了塑件16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t形块12与内抽13相配合,从而使内抽13在t形块12的拉动下,脱离塑件16的倒扣区域,保证了脱模的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模具开模后,由油缸4带动顶出板3,此时动模10和内抽13一起运动,因为托板9与铲机11及t形块12不运动,内抽13在t形块12的拉力作用下脱离塑件16的倒扣区域。在扣机5的作用下,动模10与内抽13同时失去由油缸4所提供的传动力而停止运动,油缸4继续带动顶出板3运动,顶出板3推动顶杆6将塑件16顶出,人工或机械手将塑件16顺利取出。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出板3与油缸4及扣机5相配合,从而使油缸4带动顶出板3与扣机5运动,扣机5运动一段距离后限制动模10的动作,顶出板3继续移动,带动顶杆6顶出塑件16,进而简化了脱模结构,节省了模具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滑槽506与滑块502相配合,从而限制了滑块502的自由度,使之只能在滑槽506内移动,进而保证了脱模的精度。通过设置t形块12与内抽13相配合,从而使内抽13在t形块12的拉动下,脱离塑件的倒扣区域,保证了脱模的效率。从而使结构设计合理,简化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脱模结构,提高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对称设置有顶出板固定板,所述顶出板固定板顶端设置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顶端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一侧且位于所述顶出板的顶端设置有扣机,所述顶出板且位于所述油缸一侧设置有顶杆,所述顶出板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端设置有托板固定板,所述托板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端设置有动模,所述动模一侧设置有铲机,所述铲机的顶端设置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一侧设置有内抽,所述内抽上有塑件,所述托板固定板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扣机一侧设置有导柱,且所述导柱贯穿所述托板与所述动模并延伸至所述动模外部,所述动模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导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与所述油缸及所述扣机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机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板侧面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与所述滑块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导柱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块与所述内抽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决简化模具结构的新型脱动模倒扣机构,包括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对称设置有顶出板固定板,顶出板固定板顶端设置有顶出板,顶出板顶端设置有油缸,油缸一侧且位于顶出板的顶端设置有扣机,顶出板且位于油缸一侧设置有顶杆,顶出板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垫块,垫块的顶端设置有托板固定板,托板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托板,托板的顶端设置有动模,动模一侧设置有铲机,铲机的顶端设置有T形块,T形块一侧设置有内抽,所述内抽上有塑件,托板固定板的顶端且位于扣机一侧设置有导柱,且导柱贯穿托板与动模,动模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导套。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脱模结构,提高了倒扣类塑件模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华方全;宋元明;张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泰汽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1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