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5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料配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染料是指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牢固色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现在使用的颜料都是人工合成的,所以也称为合成染料,染料和颜料一般都是自身有颜色,并能以分子状态或分散状态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和牢固色泽的化合物,目前,在行业内染料的配液工序主要是通过在染缸循环来完成搅拌混合。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822889u公开了一种纺织染料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套。通过搅拌箱、转轴、支撑柱、叶片、加料口、固定箱、拉杆、机箱、立柱、出料口、滑杆、支撑杆、第一滑块、第一滑槽、第一电机、转杆、滑套、第二滑块、第二滑槽、推杆、固定杆和第二电机的配合使用。

由于该染料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好,不易对染料进行交替式逆流搅拌,容易导致染料混合的不够充分彻底,从而影响了印染效果,同时该装置采用两个电机进行搅拌,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资源,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具备通过驱动机、圆盘、固定杆、扇形摆动齿轮和通槽的设置,使得扇形搬动齿轮能够绕着销轴为摆动中心,进行左右往复摆动,带动移动齿板和齿条板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能够使混合箱和转轴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混合箱则带动箱内的染料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转轴则带动主动齿轮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搅拌杆在从动齿轮的作用下进行反正转交替转动,搅拌杆对混合箱内的染料进行正反转交替搅拌,且搅拌杆的转动方向和混合箱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对染料进行逆流式搅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染料配比的混合效率,使得染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充分,提高了染料混合配比效果的优点,解决了该染料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好,不易对染料进行交替式逆流搅拌,容易导致染料混合的不够充分彻底,从而影响了印染效果,同时该装置采用两个电机进行搅拌,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资源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框,且支撑框的左侧开口,所述支撑框上靠近其右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所述支撑柱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柱的表面,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远离驱动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柱上远离驱动机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扇形摆动齿轮,所述扇形摆动齿轮的表面开设有供固定杆移动的通槽,所述支撑框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件滑动安装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靠近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齿板,所述移动齿板与扇形摆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框远离支撑柱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滑块,两个滑块的顶部与齿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供滑块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框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与齿条板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混合箱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搅拌杆的顶端贯穿混合箱的顶部,所述搅拌杆上靠近其顶端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支撑框位于混合箱和支撑柱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靠近其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与齿条板啮合连接,所述转轴上靠近其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上靠近其底部的右侧开设有供移动齿板移动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圆盘、固定杆、扇形摆动齿轮和通槽的设置,使得扇形搬动齿轮能够绕着销轴为摆动中心,进行左右往复摆动,带动移动齿板和齿条板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带动混合箱和转轴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混合箱则带动箱内的染料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转轴则带动主动齿轮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搅拌杆在从动齿轮的作用下进行反正转交替转动,搅拌杆对混合箱内的染料进行正反转交替搅拌,且搅拌杆的转动方向和混合箱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对染料进行逆流式搅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染料配比的混合效率,使得染料混合配比的更加均匀充分,提高了染料混合配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槽和滑块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框、2-支撑柱、3-驱动机、4-圆盘、5-固定杆、6-扇形摆动齿轮、7-通槽、8-支撑件、9-齿条板、10-移动齿板、11-混合机构、12-搅拌机构、13-滑块、14-滑槽、15-转动柱、16-混合箱、17-第一齿轮、18-搅拌杆、19-从动齿轮、20-转轴、21-第二齿轮、22-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框1,且支撑框1的左侧开口。

进一步地,支撑框1上靠近其底部的右侧开设有供移动齿板10移动的通孔,通孔给移动齿板10的左右往复运动提供了便利。

支撑框1上靠近其右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2,支撑柱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机3,驱动机3为驱动电机与减速安装的一体结构,驱动机3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柱2的表面,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柱2的表面转动连接,驱动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圆盘4远离驱动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支撑柱2上远离驱动机3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扇形摆动齿轮6,驱动机3带动圆盘4转动,圆盘4带动固定杆5转动,在固定杆5与通槽7的配合下,使得扇形摆动齿轮6绕着销轴进行左右往复摆动,扇形摆动齿轮6的表面开设有供固定杆5移动的通槽7,支撑框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件8滑动安装有齿条板9。

具体地,支撑件8包括两个滑块13,两个滑块13的顶部与齿条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框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供滑块13移动的滑槽14,滑槽14的内壁与滑块13的表面滑动连接,滑槽14和滑块13使得齿条板9和移动齿板10的左右往复运动更加的平稳顺畅。

齿条板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齿板10,由于扇形摆动齿轮6与移动齿板10啮合连接,从而扇形摆动齿轮6的左右往复运动会移动齿板10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齿条板9左右往复运动,移动齿板10与扇形摆动齿轮6啮合连接,支撑框1远离支撑柱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混合机构11。

具体地,混合机构11包括转动柱15,转动柱15的底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框1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转动柱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箱16,混合箱16上靠近其底部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混合箱16上靠近其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转动柱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由于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21均与齿条板9啮合连接,从而齿条板9的左右往复运动,会带动转动柱15和转轴20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第一齿轮17的表面与齿条板9啮合连接。

混合机构1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12。

具体地,搅拌机构12包括搅拌杆18,搅拌杆18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混合箱16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搅拌杆18的顶端贯穿混合箱16的顶部,搅拌杆18上靠近其顶端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9,支撑框1位于混合箱16和支撑柱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0,转动柱15带动混合箱16正反转交替运动,混合箱16则带动箱内的染料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转轴20则带动主动齿轮22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搅拌杆18在从动齿轮19的作用下进行反正转交替转动,搅拌杆18对混合箱16内的染料进行反正转交替搅拌,且搅拌杆18的转动方向和混合箱16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染料配比的混合效率,使得染料混合配比的更加均匀充分,提高了染料混合配比的效果,转轴20上靠近其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第二齿轮21的表面与齿条板9啮合连接,转轴20上靠近其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2,主动齿轮22的表面与从动齿轮19啮合连接。

工作原理:该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在使用时,先把待混合配比的染料从进料口添加到混合箱16内,然后启动驱动机3,驱动机3带动圆盘4转动,圆盘4带动固定杆5转动,在固定杆5与通槽7的配合下,使得扇形摆动齿轮6绕着销轴进行左右往复摆动,由于扇形摆动齿轮6与移动齿板10啮合连接,从而扇形摆动齿轮6的左右往复运动会移动齿板10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齿条板9左右往复运动,滑槽14和滑块13使得齿条板9和移动齿板10的左右往复运动更加的平稳顺畅,由于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21均与齿条板9啮合连接,从而齿条板9的左右往复运动,会带动转动柱15和转轴20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转动柱15带动混合箱16正反转交替运动,混合箱16则带动箱内的染料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转轴20则带动主动齿轮22进行正反转交替转动,搅拌杆18在从动齿轮19的作用下进行反正转交替转动,搅拌杆18对混合箱16内的染料进行反正转交替搅拌,且搅拌杆18的转动方向和混合箱16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对染料进行逆流式搅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染料配比的混合效率,使得染料混合配比的更加均匀充分,提高了染料混合配比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框(1),且支撑框(1)的左侧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上靠近其右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机(3),所述驱动机(3)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柱(2)的表面,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柱(2)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所述圆盘(4)远离驱动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支撑柱(2)上远离驱动机(3)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扇形摆动齿轮(6),所述扇形摆动齿轮(6)的表面开设有供固定杆(5)移动的通槽(7),所述支撑框(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件(8)滑动安装有齿条板(9),所述齿条板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齿板(10),所述移动齿板(10)与扇形摆动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框(1)远离支撑柱(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混合机构(11),所述混合机构(1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包括两个滑块(13),两个滑块(13)的顶部与齿条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供滑块(13)移动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壁与滑块(13)的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11)包括转动柱(15),所述转动柱(15)的底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框(1)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箱(16),所述转动柱(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的表面与齿条板(9)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2)包括搅拌杆(18),所述搅拌杆(18)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混合箱(16)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搅拌杆(18)的顶端贯穿混合箱(16)的顶部,所述搅拌杆(18)上靠近其顶端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9),所述支撑框(1)位于混合箱(16)和支撑柱(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上靠近其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齿轮(21)的表面与齿条板(9)啮合连接,所述转轴(20)上靠近其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2)的表面与从动齿轮(19)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上靠近其底部的右侧开设有供移动齿板(10)移动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强碱分散染料配比用混合装置,其属于染料配比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靠近其右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移动齿板与扇形摆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框远离支撑柱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该染料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好,不易对染料进行交替式逆流搅拌,容易导致染料混合的不够充分彻底,从而影响了印染效果,同时该装置采用两个电机进行搅拌,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资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迟荣旭;王玉宝;孙贺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友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61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