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采用注塑模具生产汽车格栅时,汽车格栅一般结构较为简单,汽车格栅周圈有几处卡扣,需要进行抽芯,汽车格栅注塑模具重点是中间格栅处的顶出问题。一般情况下汽车格栅制有网孔或条形孔,不论哪一种结构形式,以现有的技术是周圈采用顶块,中间网孔采用阶梯顶针辅助顶出,该结构形式加工量很大,为保证精度,顶针孔需要进行慢走丝线切割加工,且顶针寿命不长,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产品抱紧力较大时产品表面有顶白甚至顶穿,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模具生产可靠、稳定,保证模具顶出系统的结构强度及产品表面外观的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上设置型腔垫板,型腔垫板中设置热流道,型腔垫板下设置型腔,在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顶针底板和顶针固定板,在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有注塑成型的汽车格栅,汽车格栅之间分布有进气孔槽,汽车格栅的侧壁制有倒扣,所述的顶针底板下端设置滑座,滑座经紧固件与顶针底板相固定,滑座中设置滑块,滑块经销轴连接斜顶针,斜顶针上端连接斜顶块,斜顶块与汽车格栅侧壁的倒扣相配合,顶针底板上设置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穿过顶针固定板,所述的顶针固定板上设置直顶针和第二段顶出限位块,直顶针上端连接直顶块,直顶块与汽车格栅相配合,第二段顶出限位块的高度低于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的高度,在型芯的下端设置拨块,拨块经紧固件与型芯相固定,拨块下端制有下斜导面,在顶针固定板上设置扣机固定块,扣机固定块中制有插孔,插孔的上端制有上斜导面,拨块插入插孔,拨块的下斜导面与上斜导面相配合,在顶针固定板位于扣机固定块的一侧制有弹簧槽,弹簧槽中设置弹簧,弹簧一侧与顶针固定板相接触,弹簧另一侧与扣机固定块相接触,在顶针底板的一侧设置扣机,扣机经紧固件与顶针底板相固定,扣机上制有卡扣,卡扣与扣机固定块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当汽车格栅注塑成型后,模具开模,顶针底板与顶针固定板在扣机的作用下同步向上移动,顶针底板与顶针固定板上的滑座、滑块、斜顶针、直顶针、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第二段顶出限位块、扣机固定块和扣机一起向上移动,斜顶针带动斜顶块向上移动,直顶针带动直顶块向上一定,由直顶块和斜顶块一起将汽车格栅向上顶出脱模,而斜顶针和斜顶块在向上顶出时,逐渐向一侧移动脱出汽车格栅侧壁的倒扣,当产品顶到一定高度时,顶针底板上的第一段顶出限位块顶到型芯下端,顶针底板不再向上顶出,与此同时,型芯下端的拨块插入扣机固定块的插孔中,在拨块下斜导面与插孔上斜导面的配合作用下,拨块带动扣机固定块向内移动,使扣机固定块向内脱出扣机上的卡扣,从而使顶针底板和顶针固定板分离,此时顶针底板停止向上移动,顶针底板上的斜顶针和斜顶块也停止移动,而顶针固定板继续向上移动,将汽车格栅顶出脱模,尤其是中部格栅网孔的脱模,以及中间进胶直顶上的流道的强脱结构的脱模。本方案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将斜顶针设置在顶针底板上,直顶针设置在顶针固定板上,利用拨块、扣机固定块和扣机结构,使顶针底板和顶针固定板分两次顶出,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脱模方便,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顶针带来的顶白及产品不好取件的情况,也能够为产品提供更多的进胶方案,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的结构意图;

图2是下复板、顶针底板、顶针固定板、扣机固定块、弹簧、扣机、型芯和拨块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上设置型腔垫板3,型腔垫板3中设置热流道,型腔垫板3下设置型腔4,在下复板上设置模脚5,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顶针底板6和顶针固定板7,在模脚5上设置型芯8,型芯与型腔4之间有注塑成型的汽车格栅9,汽车格栅之间分布有进气孔槽,汽车格栅的侧壁制有倒扣10,所述的顶针底板6下端设置滑座11,滑座经紧固件与顶针底板相固定,滑座中设置滑块12,滑块经销轴连接斜顶针13,斜顶针上端连接斜顶块14,斜顶块与汽车格栅9侧壁的倒扣10相配合,顶针底板6上设置第一段顶出限位块15,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穿过顶针固定板7,所述的顶针固定板7上设置直顶针16和第二段顶出限位块17,直顶针上端连接直顶块18,直顶块与汽车格栅9相配合,第二段顶出限位块的高度低于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的高度,在型芯8的下端设置拨块19,拨块经紧固件与型芯相固定,拨块下端制有下斜导面20,在顶针固定板7上设置扣机固定块21,扣机固定块中制有插孔22,插孔的上端制有上斜导面23,拨块插入插孔,拨块的下斜导面与上斜导面相配合,在顶针固定板7位于扣机固定块21的一侧制有弹簧槽24,弹簧槽中设置弹簧25,弹簧一侧与顶针固定板相接触,弹簧另一侧与扣机固定块相接触,在顶针底板6的一侧设置扣机26,扣机经紧固件与顶针底板相固定,扣机上制有卡扣27,卡扣与扣机固定块21相配合。当汽车格栅9注塑成型后,模具开模,顶针底板6与顶针固定板7在扣机26的作用下同步向上移动,顶针底板与顶针固定板上的滑座11、滑块12、斜顶针13、直顶针16、第一段顶出限位块15、第二段顶出限位块17、扣机固定块21和扣机26一起向上移动,斜顶针13带动斜顶块14向上移动,直顶针16带动直顶块18向上一定,由直顶块18和斜顶块14一起将汽车格栅9向上顶出脱模,而斜顶针13和斜顶块14在向上顶出时,逐渐向一侧移动脱出汽车格栅9侧壁的倒扣10,当产品顶到一定高度时,顶针底板6上的第一段顶出限位块15顶到型芯8下端,顶针底板6不再向上顶出,与此同时,型芯下端的拨块19插入扣机固定块21的插孔22中,在拨块下斜导面20与插孔上斜导面23的配合作用下,拨块19带动扣机固定块21向内移动,使扣机固定块向内脱出扣机26上的卡扣27,从而使顶针底板6和顶针固定板7分离,此时顶针底板停止向上移动,顶针底板上的斜顶针13和斜顶块14也停止移动,而顶针固定板7继续向上移动,将汽车格栅9顶出脱模,尤其是中部格栅网孔的脱模,以及中间进胶直顶上的流道的强脱结构的脱模。本方案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将斜顶针13设置在顶针底板6上,直顶针16设置在顶针固定板7上,利用拨块19、扣机固定块21和扣机26结构,使顶针底板6和顶针固定板7分两次顶出,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脱模方便,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顶针带来的顶白及产品不好取件的情况,也能够为产品提供更多的进胶方案,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特征:

1.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上设置型腔垫板(3),型腔垫板(3)中设置热流道,型腔垫板(3)下设置型腔(4),在下复板上设置模脚(5),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顶针底板(6)和顶针固定板(7),在模脚(5)上设置型芯(8),型芯与型腔(4)之间有注塑成型的汽车格栅(9),汽车格栅之间分布有进气孔槽,汽车格栅的侧壁制有倒扣(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底板(6)下端设置滑座(11),滑座经紧固件与顶针底板相固定,滑座中设置滑块(12),滑块经销轴连接斜顶针(13),斜顶针上端连接斜顶块(14),斜顶块与汽车格栅(9)侧壁的倒扣(10)相配合,顶针底板(6)上设置第一段顶出限位块(15),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穿过顶针固定板(7),所述的顶针固定板(7)上设置直顶针(16)和第二段顶出限位块(17),直顶针上端连接直顶块(18),直顶块与汽车格栅(9)相配合,第二段顶出限位块的高度低于第一段顶出限位块的高度,在型芯(8)的下端设置拨块(19),拨块经紧固件与型芯相固定,拨块下端制有下斜导面(20),在顶针固定板(7)上设置扣机固定块(21),扣机固定块中制有插孔(22),插孔的上端制有上斜导面(23),拨块插入插孔,拨块的下斜导面与上斜导面相配合,在顶针固定板(7)位于扣机固定块(21)的一侧制有弹簧槽(24),弹簧槽中设置弹簧(25),弹簧一侧与顶针固定板相接触,弹簧另一侧与扣机固定块相接触,在顶针底板(6)的一侧设置扣机(26),扣机经紧固件与顶针底板相固定,扣机上制有卡扣(27),卡扣与扣机固定块(21)相配合。

技术总结
汽车格栅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包括上、下复板,上复板上设型腔垫板下设型腔,下复板上设模脚、顶针底板和顶针固定板,模脚上设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有汽车格栅,汽车格栅之间分布有进气孔槽,汽车格栅侧壁制有倒扣,所述顶针底板下端设滑座,滑座中设滑块,滑块经销轴连接斜顶针,斜顶针上端连接斜顶块,顶针底板上设第一段顶出限位块,顶针固定板上设直顶针和第二段顶出限位块,直顶针上端连接直顶块,型芯下端设拨块,拨块下端制有下斜导面,顶针固定板上设扣机固定块,扣机固定块中制有插孔,插孔上制有上斜导面,顶针固定板块一侧制弹簧槽,弹簧槽中设弹簧,顶针底板一侧设扣机,扣机上制卡扣,卡扣与扣机固定块相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牟鹏宇;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9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