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3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应用在模具内的前模斜顶设计方案,主要分为推板和弹簧两种方案。其中,推板作为动力成本高,结构复杂,加工时间长。而弹簧作为动力可以顶出但不能复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实现模具开模过程中斜顶顶出的功能且整体结构简洁的新型模具,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模具,包括模板及安装于模板上的至少一个模芯、以及与模芯等数量的斜顶组件;

每一斜顶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布置的斜顶机构,每一斜顶机构分别包括活塞杆、顶推板、密封套环,且活塞杆下端外周套装有活塞圈,活塞杆的上端与顶推板下端活动相连,密封套环套设于活塞杆外周;

模板中具有用以穿设活塞杆的活塞通道,模板中还开设有用以推动活塞杆在活塞通道内往复运动并与活塞通道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及出气通道,每一模芯上分别开设有倾斜设置并与顶推板形状相配的两个顶推通道,且两个顶推板能够在活塞杆推动下延着顶推通道移动并向上伸出模芯的上端面。

较佳的,模芯底面上还向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送气孔,于模芯外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且模芯内部设置有连通送气孔及出气孔的气流通道。

较佳的,模芯的数量为阵列布置于模板上的四个。

较佳的,模板上还开设有连通至送气孔的气体通道,且进气通道、出气通道、气体通道内均嵌装有气流管路。

较佳的,顶推板的下端前后贯穿的开设有一个t型槽,活塞杆的上端整体呈与t型槽结构相配的t型接头,且t型接头活动插接于t型槽内。

较佳的,密封套环、活塞圈均由橡胶材质制成。

较佳的,顶推板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新型模具包括模板、模芯、斜顶组件,斜顶组件包括两斜顶机构,斜顶机构包括活塞杆、顶推板、密封套环,能够有效实现模具开模过程中斜顶顶出的功能,且整体结构简洁,加工时间短,能够实现自动复位,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中模芯及斜顶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中模芯及斜顶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中斜顶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中斜顶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中模芯及斜顶组件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模具中模芯及斜顶组件的侧视图;

图9为图7中a-a视角的剖面视图;

图10为图8中b-b视角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至图10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模具包括模板1及安装于模板1上的至少一个模芯2、以及与模芯2等数量的斜顶组件;

每一斜顶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布置的斜顶机构,每一斜顶机构分别包括活塞杆3、顶推板4、密封套环5,且活塞杆3下端外周套装有活塞圈6,活塞杆3的上端与顶推板4下端活动相连,密封套环5套设于活塞杆3外周;

模板1中具有用以穿设活塞杆3的活塞通道12,模板1中还开设有用以推动活塞杆3在活塞通道12内往复运动并与活塞通道12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3及出气通道14(两者在不同工况下进气或出气状态转换以满足活塞需求),每一模芯2上分别开设有倾斜设置并与顶推板4形状相配的两个顶推通道,且两个顶推板4能够在活塞杆3推动下延着顶推通道移动并向上伸出模芯2的上端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新型模具包括模板1、模芯2、斜顶组件,斜顶组件包括两斜顶机构,斜顶机构包括活塞杆3、顶推板4、密封套环5,能够有效实现模具开模过程中斜顶顶出的功能,且整体结构简洁,加工时间短,能够实现自动复位,有效降低成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参阅图7至图10,并结合图1及图2,模芯2底面上还向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送气孔7,于模芯2外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8,且模芯2内部设置有连通送气孔7及出气孔8的气流通道9,用以通过送气孔7进气并从出气孔8出气而吹向注塑产品的内侧壁以在开模过程中起到破真空的作用,进而起到辅助脱模的效果。进一步的,模芯2的数量为阵列布置于模板1上的四个。进一步的,模板1上还开设有连通至送气孔7的气体通道,且上述的进气通道13、出气通道14、气体通道内均嵌装有气流管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顶推板4的下端前后贯穿的开设有一个t型槽10,活塞杆3的上端整体呈与t型槽10结构相配的t型接头11,且t型接头11活动插接于t型槽10内,使得一方面能够带动顶推板4在抬升过程中沿着顶推通道倾斜顶出,并允许其进行一定角度的自我调整,另一方面便于拆装维护,将t型接头11滑出t型槽10即可实现两者的分离。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密封套环5、活塞圈6均由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的,顶推板4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具体应用中,顶推通道向上贯穿至模芯2的上端面。此外,密封套环5嵌设于活塞通道12内并封闭活塞通道12的上端开口。

具体使用中,当模具进胶完成后,开模过程中,通过进气通道13带动活塞纵向抬升,并带动顶推板4倾斜向上运动,将产品从前模顶出并使产品底部胶位从斜顶中拖出完成脱模。在下次合模时,以相反运行方式带动各部件运动完成复位。

值得指出的是,模具设备作为现有的常规设备,本申请的新型模具除了模芯2、模板1等结构外显然还具有其他例如上模板、凹模、液压油缸等等一系列常规部件,但对本申请而言均较为常规,故这里省略赘述,但不应成为其不可实施的理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1)及安装于所述模板(1)上的至少一个模芯(2)、以及与所述模芯(2)等数量的斜顶组件;

每一所述斜顶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布置的斜顶机构,每一所述斜顶机构分别包括活塞杆(3)、顶推板(4)、密封套环(5),且所述活塞杆(3)下端外周套装有活塞圈(6),所述活塞杆(3)的上端与所述顶推板(4)下端活动相连,所述密封套环(5)套设于所述活塞杆(3)外周;

所述模板(1)中具有用以穿设所述活塞杆(3)的活塞通道(12),所述模板(1)中还开设有用以推动所述活塞杆(3)在所述活塞通道(12)内往复运动并与所述活塞通道(12)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3)及出气通道(14),每一所述模芯(2)上分别开设有倾斜设置并与所述顶推板(4)形状相配的两个顶推通道,且两个所述顶推板(4)能够在所述活塞杆(3)推动下延着所述顶推通道移动并向上伸出所述模芯(2)的上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2)底面上还向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送气孔(7),于所述模芯(2)外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8),且所述模芯(2)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送气孔(7)及出气孔(8)的气流通道(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2)的数量为阵列布置于模板(1)上的四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上还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送气孔(7)的气体通道,且所述进气通道(13)、出气通道(14)、气体通道内均嵌装有气流管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板(4)的下端前后贯穿的开设有一个t型槽(10),所述活塞杆(3)的上端整体呈与所述t型槽(10)结构相配的t型接头(11),且所述t型接头(11)活动插接于所述t型槽(10)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环(5)、活塞圈(6)均由橡胶材质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板(4)整体呈弧形板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包括模板、至少一个模芯、以及与模芯等数量的斜顶组件;斜顶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布置的斜顶机构,斜顶机构包括活塞杆、顶推板、密封套环,活塞杆下端外周套装有活塞圈,活塞杆的上端与顶推板下端活动相连,密封套环套设于活塞杆外周;模板中具有用以穿设活塞杆的活塞通道,模板中开设有用以推动活塞杆在活塞通道内往复运动并与活塞通道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及出气通道,模芯上开设倾斜设置并与顶推板形状相配的两个顶推通道,顶推板能够在活塞杆推动下延着顶推通道移动并向上伸出模芯的上端面。其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实现模具开模过程中斜顶顶出的功能,且整体结构简洁,加工时间短,能够实现自动复位,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宋越南;王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恒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9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