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蒸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织机技术的发展,在棉纱效率和质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织造下游工序中往往需要卷装更多的棉纱,从而卷装后的棉纱的质量比较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现有的服装布料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布料及人造纤维布料,天然纤维布料其特点是穿着舒适性好,但无论人造纤维布料还是天然纤维布料,在功能上一般仅仅是为穿衣和美观,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布料多功能的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625064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纺织用蒸纱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蒸箱,蒸箱为横置的筒状结构,蒸箱的一端铰接有气动自锁门,蒸箱的另一端设有储水罐,储水罐远离蒸箱的一侧设有控制器,蒸箱内设有蒸纱室,蒸纱室内设有蒸纱推车,蒸纱室的两侧于蒸箱内腔对称设有第一蒸汽发生机和第二蒸汽发生机,蒸纱室的底部于蒸纱推车的正下方设有第三蒸汽发生机,储水罐分别与第一蒸汽发生机、第二蒸汽发生机和第三蒸汽发生机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蒸汽发生机、第二蒸汽发生机和第三蒸汽发生机均连接有蒸汽喷嘴,蒸箱的顶部设有气泵,气泵通过通气管与蒸纱室相连通。但现有纺织蒸纱设备存在采用人工将纱线或织物通过推车送进蒸箱,存在烫伤操作人员的现象,采用人工关闭蒸箱门,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加热方位有限,存在温差,蒸汽不及时,水滴滴在纱线或织物上,影响纱线或织物的质量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以解决现有纺织蒸纱设备存在采用人工将纱线或织物通过推车送进蒸箱,存在烫伤操作人员的现象,采用人工关闭蒸箱门,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加热方位有限,存在温差,蒸汽不及时,水滴滴在纱线或织物上,影响纱线或织物的质量的问题。一种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蒸箱支架,电控柜,泄压阀,自动门机构,传动气缸,载料车,蒸箱,弧形板,检测仪,气控柜和连接孔,所述蒸箱内设置滑道,且下方两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的下方,且通过管道与连接孔连接;所述蒸箱支架焊接在蒸箱下方四角;所述电控柜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的右侧;所述泄压阀通过螺纹固定在蒸箱左侧的上方,且通过管道贯穿至蒸箱内;所述自动门机构通过销轴铰接在蒸箱右侧;所述传动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左侧下方,且贯穿至蒸箱内,并与载料车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载料车与蒸箱底部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焊接在蒸箱内,且与蒸箱形成5-8厘米夹层;所述检测仪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右侧,在电控柜的上方,且贯穿至蒸箱内;所述气控柜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左侧。
所述载料车包括托板,滚轮和挂钩,所述滚轮采用4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下方的四角;所述挂钩通过销轴固定在托板左侧中间位置,载料车与缸杆达到一定距离时,将挂钩放下,在重力的作用下插到缸杆的轴套内。
所述自动门机构包括气缸,连接杆,销轴,气缸支架,挡门和密封条,所述气缸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上方的右侧;所述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支架的内部,且与连接杆活动链接,通过气管与气控柜连接,选用sc63-500型;所述挡门焊接在连接杆下方;所述密封条卡接在挡门左侧的四周。
所述滚轮与蒸箱内滑道尺寸匹配,滚轮与滑道滑动连接实现载料车在蒸箱内的移动;所述托板设置为矩形,且表面开设多个通孔,方便底部蒸汽对纱线或织物的熏蒸,有效提高了蒸纱效果。
所述检测仪选用jk808型,且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所述传动气缸选用sc63-1000型,且通过气管与气控柜连接;所述气控柜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所述弧形板采用半圆环型,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蒸汽发生器选用zxyg38-a型,且通过导线与电控柜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自动门机构的设置,通过缓慢伸缩缸杆推动连接杆,运行稳定,长时间使用故障率低,开启关闭安静,缸杆达到极限位置时,具有自锁性能,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蒸纱设备的智能化。
2.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气缸的设置,通过缸杆伸缩,使载料车自动进出蒸箱,避免操作人员操作载料车进出蒸箱时出现烫伤的现象,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的设置,蒸汽通过弧形板上的通孔从不同角度进入蒸箱,使蒸汽在蒸箱内均匀分布,避免蒸箱内温差的存在,蒸汽凝结的水滴沿弧形板流下,避免水滴落到纱线或织物上,提高纱线或织物的质量,可一次性对大量纱线或织物进行蒸汽处理,提高蒸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a-a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载料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蒸气发生器,2-蒸箱支架,3-电控柜,4-泄压阀,5-自动门机构,51-气缸,52-连接杆,53-销轴,54-气缸支架,55-挡门,56-密封条,6-电推杆,7-载料车,71-托板,72-万向轮,73-挂钩,8-蒸箱,9-弧形板,10-检测仪,11-气控柜,1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1,蒸箱支架2,电控柜3,泄压阀4,自动门机构5,传动气缸6,载料车7,蒸箱8,弧形板9,检测仪10,气控柜11和连接孔12,所述蒸箱8内设置滑道,且下方两侧设置有连接孔12;所述蒸汽发生器1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的下方,且通过管道与连接孔12连接;所述蒸箱支架2焊接在蒸箱8下方四角;所述电控柜3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的右侧;所述泄压阀4通过螺纹固定在蒸箱8左侧的上方,且通过管道贯穿至蒸箱8内;所述自动门机构5通过销轴53铰接在蒸箱8右侧;所述传动气缸6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左侧下方,且贯穿至蒸箱8内,并与载料车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载料车7与蒸箱8底部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9焊接在蒸箱8内,且与蒸箱8形成5-8厘米夹层;所述检测仪10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右侧,在电控柜3的上方,且贯穿至蒸箱8内;所述气控柜11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左侧。
所述载料车7包括托板71,滚轮72和挂钩73,所述滚轮72采用4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71下方的四角;所述挂钩73通过销轴固定在托板71左侧中间位置,载料车7与缸杆达到一定距离时,将挂钩73放下,在重力的作用下插到缸杆的轴套内。
所述自动门机构5包括气缸51,连接杆52,销轴53,气缸支架54,挡门55和密封条56,所述气缸支架54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上方的右侧;所述气缸51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支架54的内部,且与连接杆52活动链接,通过气管与气控柜11连接,选用sc63-500型;所述挡门55焊接在连接杆52下方;所述密封条56卡接在挡门55左侧的四周。
所述滚轮72与蒸箱8内滑道尺寸匹配,滚轮72与滑道滑动连接实现载料车7在蒸箱8内的移动;所述托板71设置为矩形,且表面开设多个通孔,方便底部蒸汽对纱线或织物的熏蒸,有效提高了蒸纱效果。
所述检测仪10选用jk808型,且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所述传动气缸6选用sc63-1000型,且通过气管与气控柜11连接;所述气控柜11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所述弧形板9采用半圆环型,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蒸汽发生器1选用zxyg38-a型,且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电控柜3接通市电进行供电和系统控制,蒸汽发生器1内的蒸汽进入蒸箱1的夹层,将装有纱线或织物的载料车7通过销轴固定在传动气缸6的伸缩轴上,通过控制传动气缸6实现载料车7进出蒸箱1,当载料车7进入蒸箱1自动门机构5自动关闭封闭门,形成密闭空间,对纱线或织物进行蒸煮,操作人员通过检测仪10实时监测内部温度湿度,蒸煮完毕后,自动门机构5将挡门55打开,通过传动气缸6将载料车7推出,操作人员将销轴从传动气缸6上取下,将载料车7转移到下一个工序。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发生器(1),蒸箱支架(2),电控柜(3),泄压阀(4),自动门机构(5),传动气缸(6),载料车(7),蒸箱(8),弧形板(9),检测仪(10),气控柜(11)和连接孔(12),所述蒸箱(8)内设置滑道,且下方两侧设置有连接孔(12);所述蒸汽发生器(1)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的下方,且通过管道与连接孔(12)连接;所述蒸箱支架(2)焊接在蒸箱(8)下方四角;所述电控柜(3)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的右侧;所述泄压阀(4)通过螺纹固定在蒸箱(8)左侧的上方,且通过管道贯穿至蒸箱(8)内;所述自动门机构(5)通过销轴(53)铰接在蒸箱(8)右侧;所述传动气缸(6)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左侧下方,且贯穿至蒸箱(8)内,并与载料车(7)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载料车(7)与蒸箱(8)底部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9)焊接在蒸箱(8)内,且与蒸箱(8)形成5-8厘米夹层;所述检测仪(10)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右侧,电控柜(3)的上方,且贯穿至蒸箱(8)内;所述气控柜(11)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车(7)包括托板(71),滚轮(72)和挂钩(73),所述滚轮(72)采用4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71)下方的四角;所述挂钩(73)通过销轴固定在托板(71)左侧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机构(5)包括气缸(51),连接杆(52),销轴(53),气缸支架(54),挡门(55)和密封条(56),所述气缸支架(54)通过螺栓固定在蒸箱(8)上方的右侧;所述气缸(51)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支架(54)的内部,且与连接杆(52)活动链接,通过气管与气控柜(11)连接,选用sc63-500型;所述挡门(55)焊接在连接杆(52)下方;所述密封条(56)卡接在挡门(55)左侧的四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72)与蒸箱(8)内滑道尺寸匹配;所述托板(71)设置为矩形,且表面开设多个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生产用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10)选用jk808型,且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所述传动气缸(6)选用sc63-1000型,且通过气管与气控柜(11)连接;所述气控柜(11)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所述弧形板(9)采用半圆环型,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蒸汽发生器(1)选用zxyg38-a型,且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