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
背景技术:
现注塑成型时,需要作业人员手动取出制品,容易磕伤制品、模具,也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现状作业时描述;当成型机完成注塑开模时,作业员打开安全门,触发停止开关,作业员佩戴隔热手套将注塑制品取出,作业员关闭安全门,模具自动合模继续运行。
现状问题点:作业员手动取出制品,作业效率低下,作业员手动取出制品时可能造成制品、模具磕伤,造成品质浪费,作业员手动取出制品,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本实用新型全程可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作业时间,机械手相较人工作业稳定性更高,消除了制品、模具磕伤的情况,消除了作业员与模具接触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包括成型机和传送带,所述成型机正上方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滑杆内部对应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位置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气管,若干个所述气管底部均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机械手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且所述真空泵抽气口与气管相连通,所述滑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齿槽,所述支撑件内部靠近齿槽的位置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中部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传送带位于成型机外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与转动轴传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固定连接在机械手上,所述真空吸盘固定连接在气管上,且所述真空吸盘与气管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由尼龙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与齿槽相啮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真空吸盘,支撑件会带动真空吸盘逐渐向模具靠拢直至与真空吸盘与模具相贴,真空泵抽气口通过气管与真空吸盘连通,真空泵会抽取真空吸盘内部的气体,从而大大提高对模具的吸附力,连接的更加牢靠,吸附完成后,伺服电机通过转动轴会带动机械手顺时针转动90°,模具会移动到传送带上方,减速电机通过齿轮会向下推动滑杆,滑杆会推动模具缓慢落在传送带上,避免造成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全程可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作业时间,机械手相较人工作业稳定性更高,消除了制品、模具磕伤的情况,消除了作业员与模具接触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滑槽,支撑件上的滑槽与滑杆滑动连接,滑槽对滑杆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滑杆只能垂直上下运动,若干个真空吸盘使得模具受力更加均匀,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吸盘吸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吸盘与模具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杆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为:1成型机、2支撑件、3滑槽、4滑杆、5伺服电机、6转动轴、7机械手、8气管、9真空吸盘、10真空泵、11齿槽、12齿轮、13减速电机、14电动推杆、15限位块、55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包括成型机1和传送带55,所述成型机1正上方设置有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内部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部设置有滑杆4,所述滑杆4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所述滑杆4内部对应伺服电机5输出轴的位置设置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表面固定设置有机械手7,所述机械手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0,且所述真空泵10抽气口与气管8相连通,所述滑杆4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齿槽11,所述支撑件2内部靠近齿槽11的位置设置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中部设置有减速电机13,所述传送带55位于成型机1外侧。
所述伺服电机5输出轴与转动轴6传动连接,所述气管8固定连接在机械手7上,所述真空吸盘9固定连接在气管8上,且所述真空吸盘9与气管8相连通,所述气管8由尼龙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件2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4,所述滑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齿轮12与齿槽11相啮合,所述减速电机13输出轴与齿轮12传动连接。
如图1-5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当成型机1安全门打开时,伺服电机5输出轴会带动转动轴6逆时针转动,转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机械手7,故带动机械手7逆时针转动,伺服电机5通过内部的编码器控制输出轴的转动数,从而控制机械手7转动90°,使其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减速电机13输出轴会带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一侧与滑杆4啮合,滑杆4在齿轮12的推动下会垂直向下运动,滑杆4会同步带动机械手7向下运动,使得机械手7上固定的吸盘与成型机1内部的模具相对应,电动推杆14会推动支撑件2,支撑件2会带动真空吸盘9逐渐向模具靠拢直至与真空吸盘9与模具相贴,真空泵10抽气口通过气管8与真空吸盘9连通,真空泵10会抽取真空吸盘9内部的气体,使其内部保持负压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对模具的吸附力,连接的更加牢靠,吸附完成后,伺服电机5通过转动轴6会带动机械手7顺时针转动90°,电动推杆14输出轴会向内收缩,从而通过支撑件2带动模具移动,模具会移动到传送带55上方,减速电机13通过齿轮12会向下推动滑杆4,滑杆4会推动模具缓慢落在传送带55上,避免造成损伤,真空泵10关闭,真空吸盘9的吸附力会散失,从而与模具相分离。
所述机械手7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气管8,若干个所述气管8底部均设置有真空吸盘9,所述滑杆4与滑槽3滑动连接。
如图1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支撑件2上的滑槽3与滑杆4滑动连接,滑槽3对滑杆4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滑杆4只能垂直上下运动,真空吸盘9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真空吸盘9使得模具受力更加均匀,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支撑件2会带动真空吸盘9逐渐向模具靠拢直至与真空吸盘9与模具相贴,吸附完成后,伺服电机5通过转动轴6会带动机械手7顺时针转动90°,电动推杆14输出轴会向内收缩,从而通过支撑件2带动模具移动,模具会移动到传送带55上方,减速电机13通过齿轮12会向下推动滑杆4,滑杆4会推动模具缓慢落在传送带55上;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6,滑槽3对滑杆4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滑杆4只能垂直上下运动,若干个真空吸盘9使得模具受力更加均匀。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包括成型机(1)和传送带(55),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1)正上方设置有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内部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部设置有滑杆(4),所述滑杆(4)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所述滑杆(4)内部对应伺服电机(5)输出轴的位置设置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表面固定设置有机械手(7),所述机械手(7)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气管(8),若干个所述气管(8)底部均设置有真空吸盘(9),所述机械手(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0),且所述真空泵(10)抽气口与气管(8)相连通,所述滑杆(4)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齿槽(11),所述支撑件(2)内部靠近齿槽(11)的位置设置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中部设置有减速电机(13),所述传送带(55)位于成型机(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5)输出轴与转动轴(6)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固定连接在机械手(7)上,所述真空吸盘(9)固定连接在气管(8)上,且所述真空吸盘(9)与气管(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由尼龙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2)与齿槽(11)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与滑槽(3)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吸盘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13)输出轴与齿轮(12)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