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双色产品,逐渐为日常生活、工业、医用等各领域所强烈地应用;由第一啤产品(第一分部)和第二啤产品(第二分部)组成,注塑过程中先注塑第一啤产品、然后在第一啤产品的基础上堆叠第二啤产品。部分双色产品在自身结构上有倒扣(一些凸部、凸缘等),且倒扣并非设置在第一啤产品及第二啤产品的分型位置、而是设置在第一啤产品或第二啤产品上(注塑工艺设置中一般将带倒扣的部分设定为第一啤产品)。所以,模具设置中,下模分为两部分(下模分为下模仁及外围框板时,下模仁分为两部分),产品注塑完成而模具要打开时,上模打开、下模的两部分分开。
模具一般要求动力较少,一般只有上模下模开模的动力、以及下模旋转动力(换啤过程需要)。
然而现有技术中,第一啤产品注塑完成、而要上模与下模相对打开且相对转动时,同样发生了下模的两部分也打开,导致下模的两部分在该换啤过程中分开又重新合成、产品有偏移,(塑胶料的粘性、模具打开时产品有一定移动)容易使弄坏产品或造成产品变形。
所以,有必要设置一种双色模具,上模与下模相对打开且相对转动(换啤过程)过程中,下模的两部分不需要打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解决上模与下模相对打开且相对转动(换啤过程)过程中下模的两部分不需要打开、以避免产品发生移动而被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色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以及设置有第三成型结构的下模仁,上模设置有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上模与下模的相对转动,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结构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以便于形成对应型腔;下模仁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可相对远离及合并;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上在它们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弹簧用于驱动挡块凸伸入开口槽中;上模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第一斜杆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挡块的平面,第一斜杆对挡块的抵接用于驱动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合并;上模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斜杆,第二斜杆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面,挡块的背离第三成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避空面;第一避空面及第二避空面为弧面或斜面;第一避空面及第二避空面的抵接,可驱动挡块收缩、同时第二斜杆扣入开口槽槽底及挡块之间。
巧妙的结构设置,仅一个用于开合摸的升降动力间,换啤过程无需打开第一啤产品、并能够实现产品工艺孔处镶件的抽离,可以避免二次合模造成的产品移动或者刮花产品等不良问题,二次滑动技术可以保证产品在模具中的定位准确。
优选地,所述上模连接有斜块,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中滑动连接有镶件,斜块与镶件之间连接有斜面结构;上模与下模的开合,可驱动镶件远离及插入第三成型结构。模具二次滑动开模。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用于锁止镶件在脱离斜块后的滑移。上模带动斜块上移,斜块脱离镶件时,第一卡扣锁止镶件的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镶件的装配孔;第一分部和/或第二分部包括成型结构块及牵动块,牵动块上设置开口槽及挡块、牵动块用于带动成型结构块滑移,成型结构块和牵动块为可拆分的首尾相连,装配孔设置在成型结构块与牵动块的连接处,镶件贯穿成型结构块;成型结构块及牵动块拆分时,镶件可抽离成型结构块。镶件包括有滑块及镶针,镶针贯穿成型结构块。
优选地,所述斜块通过第一压板与上模连接。上模设计铸造较为方便,然后通过第一压板将斜块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模,第一压板及斜块无需在设计上模时考虑一体成型、减少上模的复杂结构设计。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用于锁止第一分部在第二斜杆脱离挡块后的滑移。产品注塑冷却完成、第二斜杆卡在开口槽底面及挡块之间,上模向上、第二斜杆拨动挡块、使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相对分离,第二斜杆脱离挡块时第二卡扣锁止第一分部。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分部定向滑移的定向结构,定向结构为导轨或导槽。如t型导轨、燕尾型导轨,第一分部只会定向远离第二分部,而不会被向上拨起;第二斜杆通过拨动挡块使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打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块及弹簧的安装孔;安装孔由第一分部的端部贯穿至开口槽的侧壁;安装孔连接有端盖,端盖用于将挡块及弹簧锁止在安装孔中。挡块及弹簧安装方便;打开端盖,依次装入挡块及弹簧,上紧端盖即可;弹簧一端抵接挡块、另一端抵接端盖,使挡块凸伸入开口槽。
附图说明
图1为含倒扣结构产品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上模仁;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打开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分部或第二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斜块与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斜块与镶件的剖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斜杆与挡块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斜杆与挡块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c为本实用新型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示产品为含倒扣凸缘的双色产品,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所主要应用的注塑产品。
如图2至3所示,一种双色模具,包括上模1及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21以及设置有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下模仁22;上模1设置有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上模1包括上模板和上模仁11。上模1与下模的相对转动,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结构2a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以便于形成对应型腔。第一成型结构与第三成型结构合并,组成第一成型腔,用于注塑第一啤产品100;第二成型结构1b与第三成型结构合并,组成第二成型腔,换啤后第一啤产品转移入第二成型腔中,在第一啤产品100基础上堆叠第二啤产品200。
上模1连接开合动力件,如气缸、液压缸等等,开合动力件用于驱动上模1与下模相对远离和合并;下模连接有旋转动力件,如电机、液压马达等等,上模1与下模分开、则下模可旋转,第三成型结构2a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下模仁22包括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第一分部221与第二分部222可相对远离及合并。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31,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上在它们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22a,弹簧用于驱动挡块31凸伸入开口槽22a中。
如图2和图3所示,上模1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4;如图7a所示,第一斜杆4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挡块31的平面4a,第一斜杆4对挡块31的抵接用于驱动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合并。如图2和图3所示,上模1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1b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斜杆5;如图7b所示,第二斜杆5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面5a;如图7b和图7c所示,挡块31的背离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避空面31a;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为弧面或斜面;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的抵接,可驱动挡块31收缩、同时第二斜杆5扣入开口槽22a槽底及挡块31之间。
如图3、图7a及图7b所示,弹簧被端盖33遮挡、未能看到。如图7a所示,该视角中平面4a为一条线或仅看到它的外边;第一成型腔合并过程中,第一斜杆4拨动挡块31的方向如图7a所示x1方向,挡块31滑移方向(以及下模仁分部合并方向)如图7a所示x2方向。如图7b所示,第二斜杆5呈圆柱形,第一避空面5a可以直接设定为柱面(弧面一种);第二斜杆5拨动挡块31的方向如图7b所示y1方向,挡块31滑移方向(以及下模仁分部打开方向)如图7b所示y2方向。
巧妙的结构设置,仅一个用于开合摸的升降动力间,换啤过程无需打开第一啤产品100、并能够实现产品工艺孔处镶件62的抽离,可以避免二次合模造成的产品移动或者刮花产品等不良问题,二次滑动技术可以保证产品在模具中的定位准确。模具合模以形成第一成型腔的过程中,第一斜杆4通过其平面4a抵接挡块31、挡块31不会收缩,所以第一斜杆4拨动挡块31、第一分部221与第二分部222合并;第一分部221的外侧设置为敞开的槽、而非斜孔,开口槽22a的敞开端为避空位、换啤过程中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无需打开,上模1带动斜块61上升、斜块61驱动镶件62远离第三成型结构2a;模具合模以形成第二成型腔的过程中,第二斜杆5与挡块31为斜面和/或弧面相抵,挡块31收缩、然后第二斜杆5扣入开口槽22a槽底与挡块31之间空隙;所以,产品注塑完成(即第二啤产品200在第一啤产品100上堆叠完成)后,上模1上升、第二斜杆5拨动挡块31、使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分开。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分开,产品倒扣100a可脱离下模仁22。
如图2、图6a及图6b所示,上模1连接有斜块61,第一分部221和/或第二分部222中滑动连接有镶件62,斜块61与镶件62之间连接有斜面结构;上模1与下模的开合,可驱动镶件62远离及插入第三成型结构2a。斜块61通过第一压板64与上模1连接。
如图6b所示,第一分部221和/或第二分部222上设置有第一卡扣63;第一卡扣63用于锁止镶件62在脱离斜块61后的滑移。如图3和图5所示,下模板2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1a;第二卡扣21a用于锁止第一分部221在第二斜杆5脱离挡块31后的滑移。如图6b所示,第一卡扣63设置为微微的凸起,镶件62下端设置有凹部。
下模板2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分部221定向滑移的定向结构21b,定向结构21b为导轨或导槽。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块31及弹簧的安装孔22b;安装孔22b由第一分部221的端部贯穿至开口槽22a的侧壁;安装孔22b连接有端盖33,端盖33用于将挡块31及弹簧锁止在安装孔22b中。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分部221和/或第二分部222设置有用于安装镶件62的装配孔22e。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分部221和/或第二分部222包括成型结构块22c及牵动块22d,牵动块22d上设置开口槽及挡块、牵动块22d用于带动成型结构块22c滑移,成型结构块22c和牵动块22d为可拆分的首尾相连,装配孔22e设置在成型结构块22c与牵动块22d的连接处,镶件62贯穿成型结构块22c;成型结构块22c及牵动块22d拆分时,镶件62可抽离成型结构块22c。镶件62包括有滑块621及镶针622,镶针622贯穿成型结构块22c。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及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21)以及设置有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下模仁(22),上模(1)设置有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上模(1)与下模的相对转动,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结构(2a)交替对接第一成型结构及第二成型结构(1b);
下模仁(22)包括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第一分部(221)与第二分部(222)可相对远离及合并;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上均设置有弹簧及可伸缩的挡块(31),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上在它们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22a),弹簧用于驱动挡块(31)凸伸入开口槽(22a)中;上模(1)的在对应第一成型结构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斜杆(4),第一斜杆(4)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挡块(31)的平面(4a),第一斜杆(4)对挡块(31)的抵接用于驱动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合并;
上模(1)的在对应第二成型结构(1b)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斜杆(5),第二斜杆(5)的朝向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空面(5a),挡块(31)的背离第三成型结构(2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避空面(31a);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为弧面或斜面;第一避空面(5a)及第二避空面(31a)的抵接,可驱动挡块(31)收缩、同时第二斜杆(5)扣入开口槽(22a)槽底及挡块(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连接有斜块(61),第一分部(221)和/或第二分部(222)中滑动连接有镶件(62),斜块(61)与镶件(62)之间连接有斜面结构;上模(1)与下模的开合,可驱动镶件(62)远离及插入第三成型结构(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221)和/或第二分部(222)上设置有第一卡扣(63);第一卡扣(63)用于锁止镶件(62)在脱离斜块(61)后的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61)通过第一压板(64)与上模(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1a);第二卡扣(21a)用于锁止第一分部(221)在第二斜杆(5)脱离挡块(31)后的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分部(221)定向滑移的定向结构(21b),定向结构(21b)为导轨或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221)及第二分部(2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块(31)及弹簧的安装孔(22b);安装孔(22b)由第一分部(221)的端部贯穿至开口槽(22a)的侧壁;安装孔(22b)连接有端盖(33),端盖(33)用于将挡块(31)及弹簧锁止在安装孔(22b)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