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内科给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



背景技术:

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和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科主要从事肿瘤的放射线治疗,肿瘤外科提供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专门的肿瘤医院的相关科室会根据不同部位再行细分,例如肿瘤内科里的胃肠肿瘤科和淋巴瘤肿瘤科,肿瘤外科有乳腺外科、头颈外科、胸外科、肿瘤妇科和腹部外科等,医疗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时常需要利用到给药装置来为患者进行擦药和喂药等工作,但是,普通的给药罐在使用时不太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座,所述真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软垫,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层,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外表面开设有导流孔,所述盖子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固定片。

可选的,所述固定片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可选的,所述盖子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固定孔。

可选的,所述转动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搅拌叶以转动杆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接触软垫的材质为橡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通过转动块的设置,需要对罐体内部的药物进行稀释或者融合时,先盖上盖子,再转动转动块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其表面的搅拌叶在罐体的内部进行转动,对药物进行搅拌,加快了药物的稀释效率,从而达到了方便稀释和融合药物的目的。

2、该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通过固定片的设置,工作人员在盖上盖子的同时,将其一侧的固定片放置在螺纹固定孔的表面,再拧动固定螺栓可以对盖子进行固定,进而防止盖子被轻易打开,使得罐体内部的药物与空气长时间接触而影响药物效果,从而达到了方便进行储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真空座;3、接触软垫;4、隔离层;5、盖子;6、圆孔;7、转动轴;8、转动杆;9、转动块;10、搅拌叶;11、导流孔;12、固定片;13、固定螺栓;14、螺纹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座2,真空座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软垫3,接触软垫3的材质为橡胶,增加了真空座2底部与外物的摩擦系数,防止罐体1轻易滑动,罐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层4,罐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子5,盖子5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固定孔14,盖子5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6,圆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通过转动轴7的设置,使得转动杆8可以在盖子5的表面进行转动,转动轴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9,转动块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防止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发生手部滑脱的情况,转动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搅拌叶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搅拌叶10以转动杆8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搅拌叶10的外表面开设有导流孔11,盖子5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固定片12,固定片1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螺栓13的大小与螺纹固定孔14的大小相适配。

综上所述,该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使用时,通过转动块9的设置,需要对罐体1内部的药物进行稀释或者融合时,先盖上盖子5,再转动转动块9带动转动杆8进行转动,使其表面的搅拌叶10在罐体1的内部进行转动,对药物进行搅拌,加快了药物的稀释效率,从而达到了方便稀释和融合药物的目的,通过固定片12的设置,工作人员在盖上盖子5的同时,将其一侧的固定片12放置在螺纹固定孔14的表面,再拧动固定螺栓13可以对盖子5进行固定,进而防止盖子被轻易打开,使得罐体1内部的药物与空气长时间接触而影响药物效果,从而达到了方便进行储存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座(2),所述真空座(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软垫(3),所述罐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层(4),所述罐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子(5),所述盖子(5)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6),所述圆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所述搅拌叶(10)的外表面开设有导流孔(11),所述盖子(5)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固定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5)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固定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搅拌叶(10)以转动杆(8)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软垫(3)的材质为橡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座,所述真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软垫,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层,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外表面开设有导流孔。该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通过转动块的设置,转动转动块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其表面的搅拌叶在罐体的内部进行转动,对药物进行搅拌,加快了药物的稀释效率,从而达到了方便稀释和融合药物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学刚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9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