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加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熨烫机。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由于无纺布的成型特点,使得无纺布不但不能与其它纺织部一样通过水洗等方式进行清洗处理,而且容易产生褶皱。
因此,现有的比较适合无纺布的清洗方式为干洗,人工采用熨斗的方式对无纺布正反两面进行清洗处理。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人工效率低下;2.现有技术平铺无纺布没有四角拉紧,使得熨烫结束存在部分位置凸起及凹陷;3.双面均要熨烫,人工翻面繁琐;4.不适宜处理工厂生产的大型无纺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无纺布拉紧进行熨烫、且可自动翻面熨烫的一种无纺布熨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无纺布的夹持机构、用于熨烫无纺布的熨烫机构及用于支撑无纺布熨烫的支撑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架、夹持块、转动杆及电机,所述夹持架上设置有供夹持块滑移的滑移轨道,所述滑移轨道的数量为两道,且分别平行设置,两道所述滑移轨道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无纺布安装的安装面,所述夹持块的数量为四件,各滑移轨道上滑移设置两件所述夹持块,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有用于锁定连接夹持架与夹持块的固定件,且固定件的数量与夹持块的数量对应设置,所述转动杆的轴向与安装面平行设置,且轴向一端固定设置于夹持架,另一端沿周向转动设置于机架,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联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夹持机构将无纺布拉紧并在支撑机构的支撑下,使得熨烫机构有效的熨烫无纺布,从而熨烫出平整的无纺布;2.整体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3.熨烫可采用自动化的熨烫机构,使得可适配大型工艺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4.夹持架采用四个夹持块两两滑移于一道滑移轨道,从而可实现将无纺布的四角撑开,从而使熨烫效果更好,且滑移设置的夹持块配合固定件使得设备适配不同大小的无纺布,提高适配性;5.转动轴与电机的设置,则可实现自动化翻面而加快无纺布的熨烫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固定件包括拉伸杆及转动把手,各所述拉伸杆的轴向与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相同,且轴向一端转动设置于对应的夹持块,另一端朝背离同侧滑移轨道上的另一夹持块的方向贯穿夹持架设置,各所述转动把手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拉伸杆轴向背离夹持块端,各所述拉伸杆沿轴向远离对应的夹持块方向依次包括快速拉伸段及螺纹连接段,各所述螺纹连接段外周设置有锁定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采用拉伸杆及转动把手实现螺纹连接控制,其中拉伸杆中的快速拉伸段可在无纺布还未撑开的情况下快速被抽出拉紧无纺布,之后通过转动把手转动拉伸杆,而使螺纹连接端与夹持架螺纹固定连接,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撑开程度可调适配不同大小及不同拉紧需求的无纺布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及驱动把手,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安装面垂直方向的一侧,且沿平行安装面的方向滑移设置于机架,所述支撑板朝向安装面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无纺布的支撑面,且支撑面与安装面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把手固定设置于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支撑板的设置,使得支撑板上的支撑面设置于安装面底端,从而为安装面内的无纺布起到支撑作用,2.支撑板滑移设置于机架的设置,则可通过驱动把手在无纺布需要翻面熨烫的时候先行将支撑板抽出,从而防止支撑板的设置导致无法翻转,并在翻转完毕之后将支撑板插入,从而支撑翻转后的无纺布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架位于安装面垂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支撑板插设的定位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定位插孔的设置,使得支撑板可插设定位插孔实现与夹持架的固定,从而使无纺布限位固定连接支撑板,使得熨烫更加的稳定;2.由于无纺布存在翻面熨烫的过程,因此两端均设置插孔用于适配翻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熨烫机构包括熨烫板、储水箱及液压缸,所述熨烫板设置于安装面的垂直方向背离支撑面侧,且熨烫板沿安装面的垂直方向滑移设置于机架,所述熨烫板朝向安装面侧设置有熨烫面,所述熨烫板内设置有蒸汽输送通道及若干蒸汽喷出孔,各所述蒸汽喷出孔一端连通蒸汽输送通道,另一端贯穿熨烫面设置,所述储水箱设置于熨烫板,且与蒸汽输出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用于发生蒸汽的电热元件,所述液压缸固定设置于机架,且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安装面的垂直方向相同,并固定连接熨烫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熨烫机构采用液压缸驱动熨烫板滑移,从而使熨烫面朝无纺布挤压实现挤压熨烫,另外,熨烫所需蒸汽采用储水箱内的电热元件对水进行加热产生水蒸气,并通过蒸汽输送通道将蒸汽通过蒸汽喷出孔喷出,从而蒸汽熨烫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熨烫板沿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的导向杆,各所述导向杆的轴向与安装面的垂直方向相同,且各导向杆沿轴向贯穿机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周向排布的导向杆,使得熨烫板在液压缸的输出轴作用下沿输出轴的轴向运动,而限制了周向转动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安装液压缸的安装部以及连接安装部与机架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且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分别设置于机架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安装部周向转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杆,且转动方向与安装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杆体上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位于安装部的转动轨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安装部的设置为液压缸提供了安装位;2.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则在两端提供了支撑;3.安装部可以第一杆体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使得在夹持架需要翻转的情况下先行转动偏离夹持架的翻转轨迹,并在夹持架翻转完毕之后重新转动回来,因此,液压缸等熨烫机构部件可设置在夹持架的翻转轨迹之内,从而压缩整体结构,使得结构整体大小竟可能的缩小化,高效利用空间,空间占比小;4.电磁铁的设置,则实现安装部与第二杆体需要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固定便捷且有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c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d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呈方形的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无纺布的夹持机构2、用于熨烫无纺布的熨烫机构3及用于支撑无纺布熨烫的支撑机构4,从而使无纺布在夹持机构2的夹持下置于支撑机构4上,从而便于熨烫机构3对无纺布进行平整的熨烫工作。
结合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夹持机构2包括呈方框形的夹持架21、夹持块22、转动杆23及电机24,其中,夹持架21工作状态为水平放置状态,且前后两方框边内沿方框边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滑移轨道211供夹持块22滑移,使得两滑移轨道211分别平行设置,另外,夹持块22的数量为四件,各滑移轨道211上分别设置两件,且各夹持块22位于滑移轨道211内的部分呈与滑移轨道211的轨道高度相适配的方形,从而实现夹持块22滑移设置于滑移轨道211内并无法进行周向翻转,另外,夹持块22位于平行滑移轨道211的两侧凸出有厚度大于滑移轨道211的凸出部,使得夹持块22无法脱出滑移轨道211,另外,夹持块22可拆卸为上半体221及下半体222,且上下半体2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无纺布夹持于上下半体222之间并通过螺栓的固定挤压力实现有效固定,且优选的,上下半体222的贴合处为滑移轨道211的轨道高度的中心位置,使得夹持架21在该高度处形成用于安装无纺布的安装面212,另外,夹持机构2对应每一夹持块22设置有固定件25,使得无纺布在拉紧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固定件25实现锁定连接夹持架21与夹持块22,从而完成安装,另外,转动杆23为两根,轴向均在安装面212内,且每一转动杆23的轴向一端焊接或者一体成型固定设置于夹持架21,另一端沿周向转动设置于机架1,另外,电机24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设置于机架1,且电机24的输出轴与转动轴通过插销、联轴器等方式固定连接,因此,在电机24的转动下,转动轴可带动夹持架21进行翻转,从而实现换面进行熨烫,自动化换面完成高效的工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转动轴与机架1之间可采用轴承的方式使转动更加的顺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固定件25包括拉伸杆251及转动把手252,其中,拉伸杆251的轴向与滑移轨道211的轨道方向相同,且轴向一端通过轴承的方式转动设置于对应的夹持块22,另一端朝背离同侧滑移轨道211上的另一夹持块22的方向贯穿夹持架21设置,另外,转动把手252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拉伸杆251轴向背离夹持块22端,其中优选的,各拉伸杆251沿轴向远离对应的夹持块22方向依次包括快速拉伸段2511及螺纹连接段2512,且螺纹连接段2512外周设置有锁定螺纹25121,对应的,夹持架21在拉伸杆251贯穿位置设置有螺纹。因此,在无纺布距离拉近还有一大段间距时,可通过拉动转动把手252,使得通过快速拉伸段2511快速进行初步拉近,并在拉紧之后通过转动把手252转动,使螺纹连接段2512上的锁定螺纹25121与夹持架21贯穿位置处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固定。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板41及驱动把手42,其中,支撑板41设置于安装面212垂直方向的下侧,且沿平行安装面212的方向滑移设置于机架1,其中,支撑板41朝向安装面212侧设置有平行于安装面212的支撑面411用于在熨烫机构3作用无纺布时,在下方支撑无纺布,另外,驱动把手4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支撑板41的左侧,且驱动把手42上焊接有拉杆421。因此,可通过拉杆421在无纺布需要翻面熨烫的时候先行将支撑板41抽出,从而防止支撑板41的设置导致无法翻转,并在翻转完毕之后将支撑板41插入,从而支撑翻转后的无纺布面。
结合图5所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夹持架21位于安装面212垂直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定位插孔213供支撑板41插设。因此,定位插孔213的设置,使得支撑板41可插设定位插孔213实现与夹持架21的固定,从而使无纺布限位固定连接支撑板41,使得熨烫更加的稳定,此外,由于无纺布存在翻面熨烫的过程,因此两端均设置插孔用于适配翻面设置。
结合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熨烫机构3包括熨烫板31、储水箱32及液压缸33,其中,熨烫板31设置于安装面212的垂直方向上侧,且熨烫板31沿安装面212的垂直方向滑移设置于机架1,另外,熨烫板31朝向安装面212侧设置有熨烫面311,使得熨烫板31在朝下滑移过程中,可驱动熨烫面311朝安装面212上的无纺布进行挤压,实现挤压熨烫,另外,熨烫板31内设置有蒸汽输送通道312及若干蒸汽喷出孔313,其中,蒸汽喷出孔313一端连通蒸汽输送通道312,另一端朝下贯穿熨烫面311设置,另外,储水箱32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设置于熨烫板31,且通过管道与蒸汽输出通道连通设置,其中,储水箱32底部内置有如电热丝等通电发热的电热元件34,使得可通过导通电热元件34用于发热产生蒸汽,从而实现朝蒸汽输出管道及蒸汽喷出孔313通入蒸汽,来对无纺布进行蒸汽熨烫,另外,机架1上端固定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安装部11,液压缸33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设置于安装部11,且液压缸33的输出轴朝下延伸,并与熨烫板3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因此,可通过液压缸33驱动熨烫板31上下移动达到自动化驱动熨烫的功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熨烫板31与储水箱32之间设置有一层隔热层35,用于防止电热元件34加热直接传热至熨烫板31而使熨烫板31表面温度高低不同,从而影响熨烫效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熨烫板31的上侧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根导向杆5,且同侧的两根导向杆5前后对称设置,其中,各导向杆5轴向下端焊接于熨烫板31表面,且轴向朝竖直向上贯穿机架1设置。因此,通过导向杆5使得熨烫板31在液压缸33的输出轴作用下沿输出轴的轴向运动,而限制了周向转动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液压缸33的输出轴与熨烫板31的连接位置为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因此导向杆5相对液压缸33的输出轴等间距设置,从而使得整体运动及支撑更加的平衡。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机架1设置有连接安装部11与机架1的安装杆12,其中,安装杆12包括第一杆体121及第二杆体122,且第一杆体121及第二杆体122分别一体成型设置于机架1水平方向的两端,其中,安装部11的右侧端通过轴承的方式周向转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杆12,且转动方向与安装面212平行设置,另外,第二杆体122上粘接有电磁铁6,且电磁铁6位于安装部11的转动轨迹上。因此,安装部11可以第一杆体12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使得在夹持架21需要翻转的情况下先行转动偏离夹持架21的翻转轨迹,并在夹持架21翻转完毕之后重新转动回来,因此,液压缸33等熨烫机构3部件可设置在夹持架21的翻转轨迹之内,从而压缩整体结构,使得结构整体大小竟可能的缩小化,高效利用空间,空间占比小,另外,电磁铁6的设置,则实现安装部11与第二杆体122需要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固定便捷且有效。
1.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无纺布的夹持机构、用于熨烫无纺布的熨烫机构及用于支撑无纺布熨烫的支撑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架、夹持块、转动杆及电机,所述夹持架上设置有供夹持块滑移的滑移轨道,所述滑移轨道的数量为两道,且分别平行设置,两道所述滑移轨道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无纺布安装的安装面,所述夹持块的数量为四件,各滑移轨道上滑移设置两件所述夹持块,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有用于锁定连接夹持架与夹持块的固定件,且固定件的数量与夹持块的数量对应设置,所述转动杆的轴向与安装面平行设置,且轴向一端固定设置于夹持架,另一端沿周向转动设置于机架,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联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包括拉伸杆及转动把手,各所述拉伸杆的轴向与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相同,且轴向一端转动设置于对应的夹持块,另一端朝背离同侧滑移轨道上的另一夹持块的方向贯穿夹持架设置,各所述转动把手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拉伸杆轴向背离夹持块端,各所述拉伸杆沿轴向远离对应的夹持块方向依次包括快速拉伸段及螺纹连接段,各所述螺纹连接段外周设置有锁定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及驱动把手,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安装面垂直方向的一侧,且沿平行安装面的方向滑移设置于机架,所述支撑板朝向安装面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无纺布的支撑面,且支撑面与安装面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把手固定设置于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位于安装面垂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支撑板插设的定位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机构包括熨烫板、储水箱及液压缸,所述熨烫板设置于安装面的垂直方向背离支撑面侧,且熨烫板沿安装面的垂直方向滑移设置于机架,所述熨烫板朝向安装面侧设置有熨烫面,所述熨烫板内设置有蒸汽输送通道及若干蒸汽喷出孔,各所述蒸汽喷出孔一端连通蒸汽输送通道,另一端贯穿熨烫面设置,所述储水箱设置于熨烫板,且与蒸汽输出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用于发生蒸汽的电热元件,所述液压缸固定设置于机架,且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安装面的垂直方向相同,并固定连接熨烫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板沿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的导向杆,各所述导向杆的轴向与安装面的垂直方向相同,且各导向杆沿轴向贯穿机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安装液压缸的安装部以及连接安装部与机架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且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分别设置于机架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安装部周向转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杆,且转动方向与安装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杆体上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位于安装部的转动轨迹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