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防凝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
背景技术:
近几年家电产品消费升级,用户对冰箱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进而模块化组合式冰箱成为家电领域发展的趋势。
专利号为:cn201811409915.2、专利名称为:一种组合冰箱及其组合冰箱控制方法,如图1公开一种组合冰箱,它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化冰箱横向并排组成,模块化冰箱包括制冷模块、功能模块,制冷模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拼接成一列或多列使用,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选择搭配需求,同时,各个制冷模块和功能模块均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降低冰箱制造商模具投入和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为避免模块化冰箱的相邻制冷模块或功能模块之间接触面发生凝露,专利号为:cn201811409915.2的专利,在相邻模块之间设有一密封结构。但此种方式仅能解决单独一个模块化冰箱(纵向排列的冰箱)不同模块之间的凝露。请参阅图1所示,组合式冰箱如将模块化冰箱1与另一模块化冰箱1(两横向连接)两列连接,模块化冰箱1和另一模块化冰箱1之间纵向深度较深,且模块化冰箱1和另一模块化冰箱1之间横向距离较小,形成相对狭小的近似密闭空间,空气流通差,当两模块化制冷时,易在制冷模块的侧面和功能模块的侧面产生凝露,影响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通过第一右侧板、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以及下底板与相邻另一制冷间室的第一左侧板围成制冷间室相邻通道;第二右侧板、第二前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与相邻另一功能间室的第二左侧板围成功能间室相邻通道;冷间室相邻通道与功能间室相邻通道连通形成防凝露通道,并通过冷凝风扇将压缩机仓内的热空气吹进防凝露通道,避免模块化冰箱之间的凝露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通过第一右侧板、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以及下底板与相邻另一制冷间室的第一左侧板围成制冷间室相邻通道;第二右侧板、第二前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与相邻另一功能间室的第二左侧板围成功能间室相邻通道;冷间室相邻通道与功能间室相邻通道连通形成防凝露通道,并通过冷凝风扇将压缩机仓内的热空气吹进防凝露通道,避免模块化冰箱之间的凝露形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包括:若干水平方向并列连接的模块化冰箱;所述模块化冰箱包括制冷间室和若干功能间室;所述功能间室在制冷间室顶部或另一功能间室顶部;
所述制冷间室后侧底部设有压缩机仓;所述压缩机仓内安装冷凝器、冷凝风扇以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仓的后盖板上设置进风口;
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一右侧板与压缩机仓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下底板凸出第一右侧板;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一右侧板、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以及下底板与相邻另一制冷间室的第一左侧板围成制冷间室相邻通道;
所述功能间室的第二前侧板、第二后侧板凸出第二右侧板;所述功能间室的第二右侧板、第二前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与相邻另一功能间室的第二左侧板围成功能间室相邻通道;
所述制冷间室相邻通道与若干功能间室相邻通道连通形成防凝露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下底板凸出第一右侧板2-3cm;所述第二前侧板、第二后侧板凸出第二右侧板2-3cm。
优选地,一所述模块化冰箱的制冷间室上安装用于控制各制冷间室制冷的主控模块。
优选地,所述防凝露通道内还安装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传递湿度值rh至所述主控模块。
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s0:所述组合式冰箱上电运行后,所述主控模块检测并记录组合式冰箱内的制冷间室数量m以及功能间室数量n;
s1:所述主控模块判断m是否大于n;若是,则执行s3;若否,则执行s2;
s2:所述主控模块判断湿度传感器传递的湿度值rh<70%;若是,则执行s3;若否,则执行s5;
s3: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冷凝风扇以及压缩机开启或停止,并记录压缩机停机时间t;
s4:所述主控模块判断压缩机停机时间t≥30min;若是,则执行s5;若否,则保持s3状态;
s5: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控制冷凝风扇开启运行。
优选地,s5后还包括:当所述压缩机重新启动后,所述主控模块将打开时间t=0,并重新计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右侧板、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以及下底板与相邻另一制冷间室的第一左侧板围成制冷间室相邻通道;第二右侧板、第二前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与相邻另一功能间室的第二左侧板围成功能间室相邻通道;冷间室相邻通道与功能间室相邻通道连通形成防凝露通道,并通过冷凝风扇将压缩机仓内的热空气吹进防凝露通道,避免模块化冰箱之间的凝露形成,通过热空气以及流动的气流防止凝露形成,提高防凝露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的控制方法,通过监测防凝露通道内内的湿度,控制冷凝风扇以及压缩机的开启,实现将压缩机仓内的热空气吹到防凝露通道内,提高防凝露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块化冰箱的制冷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块化冰箱的功能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中”、“长度”、“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包括:若干水平方向并列连接的模块化冰箱1;模块化冰箱1包括制冷间室11和若干功能间室12;功能间室12在制冷间室11顶部或另一功能间室12顶部;制冷间室11后侧底部设有压缩机仓;压缩机仓内安装冷凝器31、冷凝风扇32以及压缩机33;压缩机仓的后盖板34上设置进风口41;请参与图1所示,实际进行不同模块化冰箱1水平组合时;不同列的模块化冰箱1均具有一个制冷间室11,但不同模块化冰箱1的制冷间室11的竖直高度不同且功能间室12的竖直高度和数量也不尽相同;但各制冷间室11和功能间室12的前后厚度规格相同且不同模块化冰箱1的整体竖直高度相同,以保证规格化的安装;例如:图1组合式冰箱中,最左边的模块化冰箱1具有位于最底端的制冷间室11以及其上的两个功能间室12;中间位置的模块化冰箱最底端的制冷间室11高度较高;最右侧位置的模块化冰箱只有一个功能间室12;但三制冷间室的前后厚度尺寸相同,保证能够完整匹配组装;
请参阅图2所示,制冷间室11的第一右侧板111与压缩机仓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42;制冷间室11的第一前侧板112、第一后侧板113、下底板114凸出第一右侧板111;制冷间室11的第一右侧板111、第一前侧板112、第一后侧板113以及下底板114与相邻另一制冷间室11的第一左侧板115围成制冷间室相邻通道;实际使用过程中,制冷间室11也可能与相邻的功能间室12构成制冷间室相邻通道,这是制冷间室11和功能间室12的高度尺寸决定的;
请参阅图3所示,功能间室12的第二前侧板122、第二后侧板123凸出第二右侧板121;功能间室12的第二右侧板121、第二前侧板122以及第二后侧板123与相邻另一功能间室12的第二左侧板125围成功能间室相邻通道;制冷间室相邻通道与若干功能间室相邻通道连通形成防凝露通道。
其中,第一前侧板112、第一后侧板113、下底板114凸出第一右侧板111侧面的2-3cm;第二前侧板122、第二后侧板123凸出第二右侧板121侧面的2-3cm;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模块化冰箱1的制冷间室11上安装用于控制各制冷间室11制冷的主控模块;防凝露通道内还安装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递湿度值rh至主控模块;
具体使用时:制冷间室11的第一右侧板111、第一前侧板112、第一后侧板113以及下底板114末端设置折边;且折边通过螺钉与相邻另一制冷间室11的第一左侧板115固定;同样的的安装固定方式适用功能间室。
请参阅图4所示,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s0:组合式冰箱上电运行后,主控模块检测并记录组合式冰箱内的制冷间室11数量m以及功能间室12数量n;
s1:主控模块判断m是否大于n;若是,则执行s3;若否,则执行s2;
s2:主控模块判断湿度传感器传递的湿度值rh<70%;若是,则执行s3;若否,则执行s5;
s3:主控模块控制冷凝风扇32以及压缩机33开启或停止,并记录压缩机停机时间t;
s4:主控模块判断压缩机停机时间t≥30min;若是,则执行s5;若否,则保持s3状态;
s5:主控模块控制冷凝风扇32打开。
其中,s5后还包括:当压缩机33重新启动后,主控模块将打开时间t=0,并重新计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水平方向并列连接的模块化冰箱(1);所述模块化冰箱(1)包括制冷间室(11)和若干功能间室(12);所述功能间室(12)在制冷间室(11)顶部或另一功能间室(12)顶部;
所述制冷间室(11)后侧底部设有压缩机仓;所述压缩机仓内安装冷凝器(31)、冷凝风扇(32)以及压缩机(33);所述压缩机仓的后盖板(34)上设置进风口(41);
所述制冷间室(11)的第一右侧板(111)与压缩机仓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42);所述制冷间室(11)的第一前侧板(112)、第一后侧板(113)、下底板(114)凸出第一右侧板(111);所述制冷间室(11)的第一右侧板(111)、第一前侧板(112)、第一后侧板(113)以及下底板(114)与相邻另一制冷间室(11)的第一左侧板(115)围成制冷间室相邻通道;
所述功能间室(12)的第二前侧板(122)、第二后侧板(123)凸出第二右侧板(121);所述功能间室(12)的第二右侧板(121)、第二前侧板(122)以及第二后侧板(123)与相邻另一功能间室(12)的第二左侧板(125)围成功能间室相邻通道;
所述制冷间室相邻通道与若干功能间室相邻通道连通形成防凝露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板(112)、第一后侧板(113)、下底板(114)凸出第一右侧板(111)2-3cm;所述第二前侧板(122)、第二后侧板(123)凸出第二右侧板(121)2-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模块化冰箱(1)的制冷间室(11)上安装用于控制各制冷间室(11)制冷的主控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凝露组合式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通道内还安装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传递湿度值rh至所述主控模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