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2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发泡层较厚的多门冰箱,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只在冷冻室与变温间室中梁、变温间室与冷藏室中梁处卡装一根防凝管,仅能保证中梁处不凝露;针对发泡层较薄的多门电冰箱,此方法不能保证除中梁处外其它胆口位置不发生凝露现象;而针对发泡层较薄的多门电冰箱,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制冷系统中再增加一根变温间室专用防凝管连接进制冷系统。上述方案的缺点在于要么需要增加运输、管理成本,经济性较差,要么需要增加专用的物料,增加焊点,不利于生产,有些方案甚至上述多个缺点同时存在。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包括冰箱箱体、压缩机、排气连接管、冷凝器以及防凝露管;所述冰箱箱体包括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所述变温间室内竖直装设有一第一竖梁;所述冷冻间室内竖直装设有一第二竖梁;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排气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冰箱箱体的一侧壁开设有一连接槽;所述变温间室的开口处沿周向开设有一与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冷冻间室的开口处沿周向开设有一与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竖梁的一表面开设有一与第一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一竖向槽;所述第二竖梁的一表面开设有一与第二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二竖向槽;

所述防凝露管包括引入连接段和引出连接段;所述引入连接段的一端与排气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引入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入段的一端;所述冷冻间室输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二竖梁防凝段的一端;所述第二竖梁防凝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送段的一端;所述冷冻间室输送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间室连接段的一端;所述第一间室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变温间室输入段的一端;所述变温间室输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竖梁防凝段的一端;所述第一竖梁防凝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变温间室输出段的一端;所述变温间室输出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二间室连接段的一端;所述第二间室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出段的一端;所述冷冻间室输出段的另一端连接于引出连接段的一端;所述引出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的入口端;

所述冷冻间室输入段、冷冻间室输送段以及冷冻间室输出段均对应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竖梁防凝段装设于第二竖向槽内;所述第一间室连接段和第二间室连接段均装设于连接槽内;所述变温间室输入段和变温间室输出段均对应装设于第一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既能满足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的防凝露要求,又实现了多间室防凝露管一体式,减少了专用物料、防凝管进出连接点及焊点,提高了生产经济性,以及起到强化系统冷凝效果、提升冷凝器末端过冷度以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凝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的制冷回路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冰箱箱体,2-压缩机,3-排气连接管,4-冷凝器,5-防凝露管,6-过滤器,7-毛细管,8-蒸发器,a-引入连接段,b-引出连接段,101-冷藏间室,102-变温间室,103-冷冻间室,501-冷冻间室输入段,502-第二竖梁防凝段,503-冷冻间室输送段,504-第一间室连接段,505-变温间室输入段,506-第一竖梁防凝段,507-变温间室输出段,508-第二间室连接段,509-冷冻间室输出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包括冰箱箱体1、压缩机2、排气连接管3、冷凝器4、防凝露管5、过滤器6、毛细管7以及蒸发器8;冰箱箱体1包括冷藏间室101、变温间室102和冷冻间室103;变温间室102内竖直装设有一第一竖梁;冷冻间室103内竖直装设有一第二竖梁;压缩机2的出口端与排气连接管3的一端相连接;

冰箱箱体1的一侧壁开设有一连接槽;连接槽设置于从冷冻间室103和变温间室102左同侧或者右同侧胆槽口向冰箱箱体1深度方向上;变温间室102的开口处沿周向开设有一与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冷冻间室103的开口处沿周向开设有一与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第一竖梁的一表面开设有一与第一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一竖向槽;第二竖梁的一表面开设有一与第二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二竖向槽;

防凝露管5包括引入连接段a和引出连接段b;引入连接段a的一端与排气连接管3的另一端相连接;引入连接段a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入段501的一端;冷冻间室输入段501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呈u型结构的第二竖梁防凝段502的一端;第二竖梁防凝段502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送段503的一端;冷冻间室输送段503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间室连接段504的一端;第一间室连接段504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变温间室输入段505的一端;变温间室输入段505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呈u型结构的第一竖梁防凝段506的一端;第一竖梁防凝段506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变温间室输出段507的一端;变温间室输出段507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二间室连接段508的一端;第二间室连接段508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出段509的一端;冷冻间室输出段509的另一端连接于引出连接段b的一端;引出连接段b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4的入口端;防凝露管5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折弯一体成型;

冷凝器4的出口端与过滤器6的入口端通过管道相连接;过滤器6的出口端与毛细管7的一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毛细管7的另一端与蒸发器8的一端通过管道相连接;蒸发器8的另一端与压缩机2的入口端通过管道相连接;压缩机2、排气连接管3、冷凝器4、防凝露管5、过滤器6、毛细管7、蒸发器8、压缩机2形成一制冷循环回路;

冷冻间室输入段501、冷冻间室输送段503以及冷冻间室输出段509均对应卡装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竖梁防凝段502卡装于第二竖向槽内;第一间室连接段504和第二间室连接段508并排通过胶带或拉扣固定在一起,并卡装于连接槽内;变温间室输入段505和变温间室输出段507均对应卡装于第一安装槽内。

电冰箱启动时,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由压缩机2排出,经排气连接管3到达一体式结构的防凝露管5,制冷剂随后从引入连接段a依次流入冷冻间室输入段501、第二竖梁防凝段502和冷冻间室输送段503,并经第一间室连接段504依次流入变温间室输入段505、第一竖梁防凝段506和变温间室输出段507,再经第二间室连接段508流入冷冻间室输出段509,最后经引出连接段b流入冷凝器4,依次流经过滤器6、毛细管7和蒸发器8,最后流回压缩机2。由于该一体式结构的防凝露管5接入制冷系统的位置处于排气连接管3之后、冷凝器4之前,属于制冷系统高温高压段的开端,其内的制冷剂温度较高,既能满足变温间室102和冷冻间室103的防凝露要求,实现了多间室防凝露的作用,又减少了专用物料、防凝管进出连接点及焊点,提高了生产经济性;防凝露管5的引出连接段b与冷凝器4的入口端相连接,防凝露管5已经与各间室胆口及竖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热交换,起到强化系统冷凝效果、提升冷凝器4的末端过冷度以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包括冰箱箱体(1)、压缩机(2)、排气连接管(3)、冷凝器(4)以及防凝露管(5);所述冰箱箱体(1)包括冷藏间室(101)、变温间室(102)和冷冻间室(103);所述变温间室(102)内竖直装设有一第一竖梁;所述冷冻间室(103)内竖直装设有一第二竖梁;所述压缩机(2)的出口端与排气连接管(3)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箱箱体(1)的一侧壁开设有一连接槽;所述变温间室(102)的开口处沿周向开设有一与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冷冻间室(103)的开口处沿周向开设有一与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竖梁的一表面开设有一与第一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一竖向槽;所述第二竖梁的一表面开设有一与第二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二竖向槽;

所述防凝露管(5)包括引入连接段(a)和引出连接段(b);所述引入连接段(a)的一端与排气连接管(3)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引入连接段(a)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入段(501)的一端;所述冷冻间室输入段(501)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二竖梁防凝段(502)的一端;所述第二竖梁防凝段(502)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送段(503)的一端;所述冷冻间室输送段(503)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间室连接段(504)的一端;所述第一间室连接段(504)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变温间室输入段(505)的一端;所述变温间室输入段(505)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竖梁防凝段(506)的一端;所述第一竖梁防凝段(506)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变温间室输出段(507)的一端;所述变温间室输出段(507)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二间室连接段(508)的一端;所述第二间室连接段(508)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冷冻间室输出段(509)的一端;所述冷冻间室输出段(509)的另一端连接于引出连接段(b)的一端;所述引出连接段(b)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4)的入口端;

所述冷冻间室输入段(501)、冷冻间室输送段(503)以及冷冻间室输出段(509)均对应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竖梁防凝段(502)装设于第二竖向槽内;所述第一间室连接段(504)和第二间室连接段(508)均装设于连接槽内;所述变温间室输入段(505)和变温间室输出段(507)均对应装设于第一安装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体式防凝露管结构的电冰箱,涉及冰箱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冰箱箱体和防凝露管;防凝露管包括引入连接段、引出连接段、冷冻间室输入段、第二竖梁防凝段、冷冻间室输送段、第一间室连接段、变温间室输入段、第一竖梁防凝段、变温间室输出段、第二间室连接段和冷冻间室输出段;防凝露管采用铜管折弯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一体式结构的防凝露管,既能满足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的防凝露要求,又实现了多间室防凝露管一体式,减少了专用物料、防凝管进出连接点及焊点,提高了生产经济性,以及起到强化系统冷凝效果、提升冷凝器末端过冷度以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晟;陈俊;刘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8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