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机的整流桥一般安装在发电机壳体的外面,称为外置式整流桥。其缺点是:为保证足够的散热量,散热板需要做的很大,增大了发电机的生产成本,同时增大了发电机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以减小发电机的体积和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板面为扇环形状;
所述散热板的周缘为散热鳍片结构,所述散热板上开有多个散热板安装孔,所述散热板上开有多个二极管安装孔,所述散热板上开有至少一个穿线孔;
所述二极管安装孔用于安装整流管,所述整流管的发热壳体与二极管安装孔的孔内壁面贴合;
所述散热板安装孔用于散热板安装固定;
所述穿线孔用于排布整流管的接线;
所述扇环的弧度小于180°。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开有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的材质为铝合金、铜合金、银或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为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均为平行排列。
进一步的,单个散热鳍片为矩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减小了发电机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经试验证明,发电机的重量比采用外置式整流桥时减少了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板、2-散热板安装孔、3-散热鳍片、4-通风孔、5-二极管安装孔、6-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所述散热板1的板面为扇环形状;
所述散热板的周缘为散热鳍片结构,所述散热板上开有多个散热板安装孔2,所述散热板上开有多个二极管安装孔5,所述散热板上开有至少一个穿线孔6;
所述二极管安装孔用于安装整流管,所述整流管的发热壳体与二极管安装孔的孔内壁面贴合;
所述散热板安装孔用于散热板安装固定;
所述穿线孔用于排布整流管的接线;
所述扇环的弧度小于180°。
所述二极管安装孔的数量6个,所述通风孔为4个,所述穿线孔为2个。
参见图1,将6个二极管负极装在散热板上的二极管安装孔组上的6个二极管安装孔5上,将定子绕组引出线穿过二极管安装孔组的中心的穿线孔6后与二极管正极连接,用4个螺钉穿过扇形板1的4个角部上的安装孔2将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固定在发电机壳体和转子轴之间,轴向位置靠近发电机尾部端盖的位置,发电机头部装有吸风式风扇,保证散热板在发电机的散热风道上。每个发电机安装两个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组成完整的整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扇形板1的板面上有5个通风孔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扇形板1的板面上有6个通风孔4,且通风孔的孔形状不唯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知的,本申请的穿线孔同时能起到减重孔的作用,且当通风孔的尺寸合适时,配合散热片效果更好。例如,单个通风孔的孔直径大于散热鳍片的鳍片间隙。如此还可以增大散热面积。
1.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板面为扇环形状;
所述散热板的周缘为散热鳍片结构,所述散热板上开有多个散热板安装孔,所述散热板上开有多个二极管安装孔,所述散热板上开有至少一个穿线孔;
所述二极管安装孔用于安装整流管,所述整流管的发热壳体与二极管安装孔的孔内壁面贴合;
所述散热板安装孔用于散热板安装固定;
所述穿线孔用于排布整流管的接线;
所述扇环的弧度小于1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开有多个通风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为等间距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均为平行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单个散热鳍片为矩形或梯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材质为铝合金、铜合金、银或不锈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内置式整流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单个通风孔的孔直径大于散热鳍片的鳍片间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