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pvc透明线管生产使用行业通用的合流芯,但由于pvc透明配方不加填充料,料子流动性好,但热稳性能有所下降,料子进入合流芯时容易发生紊乱,导致合流芯挂料、糊料的情况,并且,极易容易出现合流芯上侧刮料的现象,螺杆是同向向内旋转,导致料子在合流芯上下方压力不均,流体流动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轴线处形成有供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包括出料通道和与所述出料通道连通的若干进料通道,各所述进料通道在以所述出料通道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各所述进料通道内均设有一延伸至所述物料通道的导料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的个数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螺纹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的宽度为2mm~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导料螺纹的设置,实现对物料流体进入合流芯的时候可以沿导料螺纹旋转进入,消除因为压力不均使合流芯侧壁存在的挂料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物料通道、3出料通道、4进料通道、5导料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轴线处形成有供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2,所述物料通道2包括出料通道3和与所述出料通道3连通的若干进料通道4,各所述进料通道4在以所述出料通道3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各所述进料通道4内均设有一延伸至所述物料通道2的导料螺纹5。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通道4的个数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螺纹5截面为矩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的宽度为2mm~5mm。
具体使用时,物料流体沿进料通道4旋转进入本体1的物料通道2中,所述物料流体沿所述导料螺纹5的延伸方向进入一直到出料通道3,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了物料通道2侧壁刮料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通过导料螺纹的设置,实现对物料流体进入合流芯的时候可以沿导料螺纹旋转进入,消除因为压力不均使合流芯侧壁存在的挂料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轴线处形成有供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2),所述物料通道(2)包括出料通道(3)和与所述出料通道(3)连通的若干进料通道(4),各所述进料通道(4)在以所述出料通道(3)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各所述进料通道(4)内均设有一延伸至所述物料通道(2)的导料螺纹(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4)的个数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螺纹(5)截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vc透明线管生产的合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的宽度为2mm~5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