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3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



背景技术:

管材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需经过挤出装置、定径装置、冷却装置、牵引装置与切割装置进行加工,挤出装置将管材的原材料挤出,经过定径装置扩大管材直径,最后通过冷却装置对管材进行冷却成型,切割装置对其进行切断,牵引装置在此种运输过程中,对管材进行牵引。

切割装置传输的下游端设置有传输辊,传输辊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管材时,则控制切割装置切割管材;牵引装置一般通过电机驱动传输辊转动,进而牵引管材移动。电机转速越慢,则位于牵引装置处的管材牵引越慢,位于定径装置处的管材成型越慢,其管壁越厚;电机转速越快,则位于牵引装置处的管材牵引越快,位于定径装置处的管材成型越快,其管壁越薄。传统的管材加工过程中,若需要对管材的端部进行增厚时,需要人工观察管材,当管材输送至需要管壁增厚的位置时,再调整电机的速率使得电机转速变慢,则管材牵引的速率变慢,进而增大管壁的厚度,红外传感器再感应到管材,控制切割装置切割管材,则使得切割完毕后的一段管材上局部管壁较厚,此种操作过程比较麻烦,且浪费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具有便于增厚管材局部区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包括牵引装置与切割装置,牵引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牵引装置牵引速度的电机,切割装置的下游端设置有传输辊,传输辊远离切割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传输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m转速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高速启动电路、管材检测电路、开关电路与低速启动电路;高速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机m高速运转;管材检测电路,设置于传输辊上位于红外传感器与切割装置之间,用于检测管材是否通过,当管材通过时,输出检测信号;开关电路,与管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检测信号输出开关信号;低速启动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用于接收开关信号,并输出控制电机m低速转动的低速启动信号同时控制高速启动电路断开,所述低速启动电路通路后,低速启动电路延时断开同时高速启动电路延时闭合。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管材经过管材检测电路时,管材检测电路检测到管材,发出检测信号;开关电路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发出开关信号;低速启动电路接收开关信号,控制电机低速运转且断开高速控制电路,此时电机低速运转,管材的管壁变厚,低速运转电路延时断开的同时高速控制电路延时导通,则电机低速运转后,继续进行高速运转,管材的管壁变薄。

进一步,所述高速启动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与复合按钮开关的常开触头,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相线端u1、v1、w1与第二相线端u2、v2、w2;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通过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复合按钮开关的常开触头耦接,所述复合按钮开关常开触头的另一端与总开关耦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总开关耦接,所述总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机的电源接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一端耦接第二继电器与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耦接第二继电器与第二总开关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接电机的第一相线端u1、v1、w1;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耦接电机的第二相线端u2、v2、w2,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耦接总开关;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与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连接点,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与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连接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按下复合按钮开关与总开关qs,第二继电器与第三继电器导通,导通后,复合按钮开关复位,此时第二继电器与第三继电器通电自锁,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的第一相线端u1、v1、w1连成星点,电机的第二相线端u2、v2、w2三个端子接电源端,电机高速运转。

进一步,所述管材检测电路包括光电开关、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与第四电阻;所述光电开关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所述发射器与接收器对称设置于传输辊的两侧,所述接收器包括电源端、输出端与接地端,所述接收器的电源端与电源连接,所述接收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连接,输出检测信号;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为极容,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耦接接收器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连接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管材经过发射器与接收器中间时,发射器与接收器间的信号被隔断,则接收器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

进一步,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耦接接收器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低速启动电路耦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三极管接收到低电平的检测信号时,三极管导通,则输出可导通低速启动电路的开关信号。

进一步,所述低速启动电路包括延时继电器kt,所述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t-2的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与总开关的连接点,所述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kt-2的另一端通过复合按钮开关的常闭触头与第一继电器耦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总开关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耦接总开关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连接点,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耦接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3-1与电机的第一相线端u1、v1、w1的连接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延时继电器接收到开关信号导通后,其常开触点瞬时闭合,常闭触点开关瞬时断开,此时,第二继电器与第三继电器断路,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断开,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低速运转;由于延时继电器具有延时功能,在一段时间后,延时继电器断开,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此时,第二继电器与第三继电器通路,第一继电器断开,电机恢复高速运转。通过一段时间的低速运转,可使得一段管材中,一部分的管材的管壁较厚。

进一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总开关间连接有第一熔断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熔断器的设置,可以在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时,熔断第一熔断器,第一熔断器断开,则电机无法工作,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复合按钮开关与总开关间、第二继电器与总开关间均连接有第二熔断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熔断器的设置,可以在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时,熔断第二熔断器,第二断器断开,则电机无法工作,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低速启动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耦接延时继电器与三极管集电极的连接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续流二极管的设置,可以避免延时继电器被击穿,对延时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低速启动电路的设置,可以控制电机低速启动的同时,可控制高速启动电路断开;

二、通过高速启动电路的设置,可以控制电机高速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机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d2、发射器;d3、接收器;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r4、第四电阻;vcc、电源;vss、地;d4、续流二极管;kt、延时继电器;q1、三极管;km1、第一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km3、第三继电器;sb1、复合按钮开关;fu1、第一熔断器;fu2、第二熔断器;qs、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包括牵引装置与切割装置,牵引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牵引装置牵引速度的电机,切割装置的下游端设置有传输辊,传输辊远离切割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传输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m转速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高速启动电路、管材检测电路、开关电路与低速启动电路;高速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机m高速运转;管材检测电路,设置于传输辊上位于红外传感器与切割装置之间,用于检测管材是否通过,当管材通过时,输出检测信号;开关电路,与管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检测信号输出开关信号;低速启动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用于接收开关信号,并输出控制电机m低速转动的低速启动信号同时控制高速启动电路断开,低速启动电路通路后,低速启动电路延时断开同时高速启动电路延时闭合。

管材检测电路包括光电开关、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与第四电阻r4。光电开关包括发射器d2与接收器d3,发射器d2与接收器d3对称设置于传输辊的两侧,接收器d3包括电源端、输出端与接地端,接收器d3的电源vcc端与电源vcc连接,接收器d3的接地端接地vss,接收器d3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连接,输出检测信号。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vss,第四电容c4为极容,第四电容c4的正极与电源vcc连接,第四电容c4的负极接地vss,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耦接接收器d3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连接点。

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为pnp三极管,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接收器d3输出端,用于接收检测信号;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vss;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低速启动电路耦接,用于输出开关信号。

低速启动电路包括延时继电器kt与续流二极管d4,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用于接收开关信号,延时继电器kt的接地;续流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续流二极管d4的负极耦接延时继电器kt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的连接点;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的一端通过第二熔断器fu2与总开关qs耦接,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的另一端通过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闭触头与第一继电器km1耦接,第一继电器km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熔断器fu2与总开关qs耦接;电机包括第一相线端u1、v1、w1与第二相线端u2、v2、w2;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1的一端通过第一熔断器fu1与总开关qsqs耦接,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耦接电机m的第一相线端u1、v1、w1。

高速启动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km2、第三继电器km3与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开触头,复位按钮开关sb1为双控开关,即复位按钮开关sb1的两个开关只能一开一合;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开触头的一端耦接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另一端通过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与第二继电器km2耦接,第二继电器km2的另一端耦接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二熔断器fu2的连接点;第三继电器km3的一端耦接第二继电器km2与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的连接点,第三继电器km3的另一端耦接第二继电器km2与第一继电器km1的连接点。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一端耦接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1与第一熔断器fu1的连接点,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另一端耦接电机m的第二相线端u2、v2、w2;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开触头与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的连接点,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另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开触头与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的连接点。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与电机第一相线端u1、v1、w1连接。

工作原理:按下复合按钮开关sb1与总开关qs,第二继电器km2通电并自锁,复合按钮开关sb1不被按压时自动复位,此时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闭合,电机m的第一相线端u1、v1、w1连成星点,电机m的第二相线端u2、v2、w2三个端子接电源端,电机m高速运转;

电机m高速运转时,管材成型的管壁较薄,管材经过发射器d2与接收器d3间时,发射器d2与接收器d3间的光线被隔断,接收器d3未接收到发射器d2发射的信号,则接收器d3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三极管q1导通,此时延时继电器kt导通,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瞬时闭合,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瞬时断开,此时第二继电器km2与第三继电器km3断路,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断开、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3-1断开,电机m的第一相线端u1、v1、w1三个端子接电源端,电机m的第二相线端u2、v2、w2悬空,则电机m低速运转,电机m低速运转的时间内,管材成型的管壁变厚;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延时闭合与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延时断开,则电机m低速运行一段时间后,恢复高速运转,管材成型的管壁变薄;

管材从发射器d2与接收器d3经过后,经过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控制切割装置切割管材,成型的一根管材中,其局部增厚,从而不必人工观察位置,再将电机m的速率调慢,极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在此实施例中,电机的电源端包括r、s、t三个端口。定径装置的进口端至切割装置的输出端之间的长度等于切割装置输出端至红外传感器间的长度,则在将所有装置打开后,管材被切割的长度等于管材位于定径装置进口端至切割装置输出端之间的长度。光电开关于传输辊上的位置决定管材变厚的位置,当需要管材上的不同局部管壁增厚时,移动光电开关于传输辊上的位置即可。光电开关设置于靠近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则管材管壁变厚的位置位于靠近原料进入定径装置的一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包括牵引装置与切割装置,牵引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牵引装置牵引速度的电机m,切割装置的下游端设置有传输辊,传输辊远离切割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传输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m转速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高速启动电路、管材检测电路、开关电路与低速启动电路;

高速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机m高速运转;

管材检测电路,设置于传输辊上位于红外传感器与切割装置之间,用于检测管材是否通过,当管材通过时,输出检测信号;

开关电路,与管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检测信号输出开关信号;

低速启动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用于接收开关信号,并输出控制电机m低速转动的低速启动信号同时控制高速启动电路断开,所述低速启动电路通路后,低速启动电路延时断开同时高速启动电路延时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速启动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km2、第三继电器km3与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开触头,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相线端u1、v1、w1与第二相线端u2、v2、w2;

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一端通过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与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开触头耦接,所述复合按钮开关sb1常开触头的另一端与总开关qs耦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另一端与总开关qs耦接,所述总开关qs的另一端与电机m的电源接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km3的一端耦接第二继电器km2与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继电器km3的另一端耦接第二继电器km2与第二总开关qs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耦接电机的第一相线端u1、v1、w1;

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一端耦接电机的第二相线端u2、v2、w2,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另一端耦接总开关qs;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sb1与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的连接点,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另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sb1与延时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的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管材检测电路包括光电开关、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与第四电阻r4;

所述光电开关包括发射器d2与接收器d3,所述发射器d2与接收器d3对称设置于传输辊的两侧,所述接收器d3包括电源端、输出端与接地端,所述接收器d3的电源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接收器d3的接地端接地vss,所述接收器d3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连接,输出检测信号;

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vss,所述第四电容c4为极容,所述第四电容c4的正极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负极接地vss,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耦接接收器d3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连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接收器d3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低速启动电路耦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低速启动电路包括延时继电器kt,所述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kt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延时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kt-2的一端耦接复合按钮开关sb1与总开关qs的连接点,所述延时继电器kt常开触点kt-2的另一端通过复合按钮开关sb1的常闭触头与第一继电器km1耦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另一端与总开关qs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耦接总开关qs与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连接点,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耦接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与电机的第一相线端u1、v1、w1的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与总开关qs间连接有第一熔断器fu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按钮开关sb1与总开关qs间、第二继电器km2与总开关qs间均连接有第二熔断器fu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低速启动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d4,所述续流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所述续流二极管d4的负极耦接延时继电器kt与三极管q1集电极的连接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属于管材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传输辊,传输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M转速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高速启动电路、管材检测电路、开关电路与低速启动电路;高速启动电路,用于启动电机M高速运转;管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管材是否通过,当管材通过时,输出检测信号;开关电路,与管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检测信号输出开关信号;低速启动电路,低速启动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用于接收开关信号,并输出控制电机M低速转动的低速启动信号同时控制高速启动电路断开。使用此种管材生产局部增厚系统,可便于管材的局部增厚。

技术研发人员:谢太平;李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亚联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7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