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料斗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30  82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吊料斗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结构施工过程中,传统塔吊料斗为框式料斗,工人卸货不方便,卸货时间过长,且针对不同的吊物,要频繁更换不同的料斗。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难度低、安全且经济的塔吊料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工地塔吊料斗种类繁多,塔吊料斗在吊装不同种类材料时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工地塔吊料斗种类繁多,塔吊料斗在吊装不同种类材料时需要频繁更换料斗种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吊料斗及使用方法,可在充分满足吊装安全的基础上,可吊装大小砌块、长短木方、模板,土方,砂石料,防水卷材等材料,且经济效果优异,技术工艺简单,工人操作性强,极具现场实用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吊料斗,包括:

倒直角梯形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前端为圆弧面,所述料斗本体底板为开启扇,所述前端与所述底板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正上方的所述料斗本体上口处设有一对第一钢丝绳吊钩,所述料斗本体的后背板上侧设有一对第二钢丝绳吊钩,所述后背板下侧设有一对第三钢丝绳吊钩,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前端的圆弧面的一端设有一对第四钢丝绳吊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塔吊料斗,包括倒直角梯形料斗本体及配合设置的四对钢丝绳吊钩,料斗本体的前端为圆弧面,料斗本体的底板为开启扇,前端与底板通过转动轴连接,转动轴正上方的料斗本体上口处设有一对第一钢丝绳吊钩,料斗本体的后背板上侧设有一对第二钢丝绳吊钩,后背板下侧设有一对第三钢丝绳吊钩,底板远离前端圆弧面的一端设有一对第四钢丝绳吊钩。起吊时,同时启动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卸料时,可以根据实际物料体积和形态选择a种卸料方式、b种卸料方式或者综合运用a种卸料方式和b种卸料方式。其中,a种卸料方式包括:松开第一钢丝绳吊钩,从圆弧面处完成物料卸料,从而实现单侧倾倒式卸料。该种卸料方式,使得整个料斗受力平衡,可以增加料斗本体的使用寿命,而且,卸料过程比较平滑,减少了对物料的成品损伤,同时也提高了吊装的安全系数。b种卸料方式包括:松开第四钢丝绳吊钩,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三钢丝绳吊钩,从底板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从而实现在料斗下口卸料。该种卸料方式可以快速卸料,而且能够保证无残留卸料。

(2)本发明的塔吊料斗,装置构造简单、人工及材料投入低、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且能有效利用废钢板、角钢、槽钢、方管等工地材料,无限次周转,可以吊装任何工地固体用料,且装料卸料简便,可有效减少劳动力。而且能够克服常规塔吊料斗卸货时间长等缺陷,对于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及进度控制均有促进作用,小料斗能够发挥大用途。

(3)本发明的塔吊料斗的使用方法,工艺简单、工人易上手,自身安全系数高,在塔吊吊装非常具有实用性,经济效果及社会效果俱佳。安装难度低、经济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维护性能稳定,具有较好地推广价值。

进一步地,为了取材方便,节省成本,所述前端的圆弧面由厚度为4mm的圆弧钢板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吊点的受力强度,增加吊装的安全性,每个钢丝绳吊钩与所述料斗本体连接处均设有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本体框架由角钢、槽钢、方管以及钢板拼接固定而成。从而仅需要价格低廉的常用施工构配件即可,成本低,效果好。

进一步地,考虑到料斗本体的底板为开启窗,起吊时通过第四钢丝绳吊钩的起吊保持料斗的底板为关闭状态,当从料斗本体下口卸料时,则是通过松开第四钢丝绳吊钩,为了实现前述功能,料斗本体底板与前端的圆弧面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为钢管制作而成,从而节省成本,安装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塔吊料斗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前述的塔吊料斗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塔吊料斗满载物料;

步骤三、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将所述步骤二满载物料的塔吊料斗吊运至施工作业面;

步骤四、松开所述第一钢丝绳吊钩,从所述前端的圆弧面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

进一步地,由于料斗本体前端为圆弧面,卸料时能够对物料起到缓冲作用,与常规料斗相比,能够减少因卸料对物料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物料质量。同时考虑到该种一侧倾倒的方式有可能导致卸料残留,因而此处所述物料为长向或圆柱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包括砌块、卷材、木料或钢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塔吊料斗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前述的塔吊料斗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塔吊料斗满载物料;

步骤三、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将所述步骤二满载物料的塔吊料斗吊运至施工作业面;

步骤四、松开所述第四钢丝绳吊钩,同时起吊所述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三钢丝绳吊钩,从底板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卸料无残留,放松位于底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的第四钢丝绳吊钩,即可通过料斗下口卸料,所述物料为颗粒状或者体积较小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塔吊料斗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塔吊料斗的侧视图;

图3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塔吊料斗的后视图;

图4至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塔吊料斗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7至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塔吊料斗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

10-料斗本体,11-前端,12-底板,13-后背板;21-第一钢丝绳吊钩,22-第二钢丝绳吊钩,23-第三钢丝绳吊钩,24-第四钢丝绳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塔吊料斗及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至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塔吊料斗的结构组成。

请参考图1至图3,一种塔吊料斗,包括:倒直角梯形料斗本体10,料斗本体前端11为圆弧面,料斗本体底板12为开启扇,前端11与底板12通过转动轴连接,转动轴正上方的料斗本体10上口处设有一对第一钢丝绳吊钩21,料斗本体10的后背板13上侧设有一对第二钢丝绳吊钩22,后背板13下侧设有一对第三钢丝绳吊钩23,底板12远离圆弧面的一端设有一对第四钢丝绳吊钩24。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塔吊料斗,包括倒直角梯形料斗本体10及配合设置的四对钢丝绳吊钩,料斗本体的前端11为圆弧面,料斗本体的底板12为开启扇,前端11与底板12通过转动轴连接,转动轴正上方的料斗本体10上口处设有一对第一钢丝绳吊钩21,料斗本体的后背板13上侧设有一对第二钢丝绳吊钩22,后背板13下侧设有一对第三钢丝绳吊钩23,底板12远离前端11圆弧面的一端设有一对第四钢丝绳吊钩24。起吊时,同时启动第一钢丝绳吊钩21、第二钢丝绳吊钩22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2;卸料时,可以根据实际物料体积和形态选择a种卸料方式、b种卸料方式或者综合运用a种卸料方式和b种卸料方式。其中,a种卸料方式包括:松开第一钢丝绳吊钩21,从前端11圆弧面处完成物料卸料,从而实现单侧倾倒式卸料。该种卸料方式,使得整个料斗受力平衡,可以增加料斗本体10的使用寿命,而且,卸料过程比较平滑,减少了对物料的成品损伤,同时也提高了吊装的安全系数。b种卸料方式包括:松开第四钢丝绳吊钩24,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21、第二钢丝绳吊钩22以及第三钢丝绳吊钩23,从底板12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从而实现在料斗下口卸料。该种卸料方式可以快速卸料,而且能够保证无残留卸料。该塔吊料斗能够克服常规塔吊料斗卸货时间长等缺陷,对于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及进度控制均有促进作用,工艺简单、工人易上手,自身安全系数高,维护性能稳定,具有较好地推广价值。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为了取材方便,节省成本,前端10圆弧面由厚度为4mm的圆弧钢板制作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为了提高吊点的受力强度,增加吊装的安全性,每个钢丝绳吊钩与所述料斗本体连接处均设有垫板。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料斗本体框架由角钢、槽钢、方管以及钢板拼接固定而成。从而仅需要价格低廉的常用施工构配件即可,成本低,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考虑到料斗本体的底板为开启窗,起吊时通过第四钢丝绳吊钩的起吊保持料斗的底板为关闭状态,当从料斗本体下口卸料时,则是通过松开第四钢丝绳吊钩,为了实现前述功能,料斗本体底板与圆弧面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为钢管制作而成,从而节省成本,安装方便。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考图4至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塔吊料斗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的塔吊料斗备用;

步骤二、将塔吊料斗满载物料;

步骤三、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21、第二钢丝绳吊钩22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24,将步骤二中满载物料的塔吊料斗吊运至施工作业面;

步骤四、松开第一钢丝绳吊钩21,从前端10的圆弧面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由于料斗本体前端10为圆弧面,卸料时能够对物料起到缓冲作用,与常规料斗相比,能够减少因卸料对物料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物料质量。同时考虑到该种一侧倾倒的方式有可能导致卸料残留,因而此处物料为长向或圆柱形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物料包括砌块、卷材、木料或钢管。

实施例三

请继续参考图7至图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塔吊料斗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的塔吊料斗备用;

步骤二、将吊料斗满载物料;

步骤三、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21、第二钢丝绳吊钩22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24,将步骤二满载物料的塔吊料斗吊运至施工作业面;

步骤四、松开第四钢丝绳吊钩24,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21、第二钢丝绳吊钩22以及第三钢丝绳吊钩23,从底板12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为了保证卸料无残留,放松位于底板12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的第四钢丝绳吊钩24,即可通过料斗下口卸料,物料为颗粒状或者体积较小的材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倒直角梯形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前端为圆弧面,所述料斗本体底板为开启扇,所述前端与所述底板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正上方的所述料斗本体上口处设有一对第一钢丝绳吊钩,所述料斗本体的后背板上侧设有一对第二钢丝绳吊钩,所述后背板下侧设有一对第三钢丝绳吊钩,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前端圆弧面的一端设有一对第四钢丝绳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由厚度为4mm的圆弧钢板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每个钢丝绳吊钩与所述料斗本体连接处均设有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框架由角钢、槽钢、方管以及钢板拼接固定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钢管制作而成。

6.一种塔吊料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塔吊料斗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塔吊料斗满载物料;

步骤三、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将所述步骤二满载物料的塔吊料斗吊运至施工作业面;

步骤四、松开所述第一钢丝绳吊钩,从所述前端的圆弧面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为长向或圆柱形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包括砌块、卷材、木料或钢管。

9.一种塔吊料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塔吊料斗备用;

步骤二、将所述塔吊料斗满载物料;

步骤三、同时起吊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将所述步骤二满载物料的塔吊料斗吊运至施工作业面;

步骤四、松开所述第四钢丝绳吊钩,同时起吊所述第一钢丝绳吊钩、第二钢丝绳吊钩以及第三钢丝绳吊钩,从底板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为颗粒状或者体积较小的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吊料斗及使用方法,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框式塔吊料斗,面对不同物料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它包括倒直角梯形料斗本体,其前端为圆弧面,其底板为开启扇,前端与底板通过转动轴连接,转动轴正上方的料斗本体上口处设有一对第一钢丝绳吊钩,料斗本体的后背板上侧设有一对第二钢丝绳吊钩,后背板下侧设有一对第三钢丝绳吊钩,底板远离前端圆弧面的一端设有一对第四钢丝绳吊钩。起吊时,同时启动第一、第二以及第四钢丝绳吊钩;卸料时,可以选择松开第一钢丝绳吊钩,从前端圆弧面处完成物料卸料;也可以选择松开第四钢丝绳吊钩,同时起吊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钢丝绳吊钩,从底板处完成物料卸料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邓昌鹏;秦毅;胡建;娄洪伟;张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66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