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转向架部件的吊装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属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列车空气弹簧是列车转向架二系悬挂的减震部件,起支撑车体、减少振动和提供横向和扭转变形的作用,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与乘客乘坐舒适。随着轨道交通的持续发展,先前大批量的车辆逐渐进入高级维修周期,空气弹簧系统也进入到检修周期,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检查。
空气弹簧系统主要由上部的气压簧和下部的辅助簧组成,气压簧的主体是能够充气的橡胶囊,橡胶囊顶部是一块圆形的上盖板。辅助簧的减震主体是橡胶,是空气弹簧中最沉重的部分,辅助簧的上部与气压簧的橡胶囊采用的是圆锥面自密封形式连接。
空气弹簧系统原始设计是在橡胶囊和辅助弹簧的连接处采用倒钩结构防止橡胶囊与辅助弹簧脱开,由于橡胶囊主体材料为橡胶,新产品装配后此处连接较紧密,可以实现在吊装过程中辅助弹簧不脱落,但橡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蠕变,原先的带倒钩紧密配合会存在松懈,倒钩无法确保连接可靠性,检修时橡胶囊和辅助弹簧的连接将存在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松脱的不确定性,有产品掉落风险,因而需要设计专用吊装方法来确保空气弹簧系统在搬运过程中的可靠性。
现有的吊装方法是通过带螺纹的吊装工装从上盖板中心的进气口伸入与空气弹簧内部螺纹孔部件(该部件与辅助簧连接或直接设置在辅助簧上)配合来实施吊装,安全性较好,但只适用于上盖板中心有进气口的空气弹簧。
对于上盖板进气口不在中间的,现有的吊装方法是通过带多个爪子的的吊装工装钩住空气弹簧气压簧的上盖板(或扣环)边缘来吊装产品,适用于所有空气弹簧。但由于空气弹簧的气压簧的橡胶囊与辅助簧的连接为圆锥面配合自密封形式,在只对气压簧施加向上的力时,沉重的辅助簧容易从气压簧橡胶囊连接部位脱落,造成产品损坏,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经过检索,我们发现申请号为cn201010225418.4,专利号为车辆用空气弹簧及其吊具安装方法。但该方法依然只适用于以上所述上盖板中心有进气口的空气弹簧,而对于本发明所针对的上盖板中心没有进气口的空气弹簧,该专利则没有可供参考应用的结构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对于上盖板中心没有开设进气口的空气弹簧,在吊装上部气压簧的上盖板时,容易发生下部辅助簧从与气压簧橡胶囊密接处撕裂脱落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是:一种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在空气弹簧的上部安装一个吊具,利用吊运装置勾住吊具吊起空气弹簧;所述的吊具是一种在起吊过程中能够同时控制住空气弹簧上部气压簧和下部辅助簧的吊装机构,在该吊装机构中设置能够控制上部气压簧的气压簧控制件和能够控制下部辅助簧的辅助簧控制件,以及供吊运装置勾挂的提吊部件;吊装时,利用吊运装置勾住提吊部件就能够使空气弹簧的上部气压簧和下部辅助簧同时受力来吊起空气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能够控制上部气压簧的气压簧控制件,是设置只需要牢固勾住气压簧上盖板的圆盘形部件和设置在圆盘形部件下底面边缘的挂钩部件;在圆盘形部件下底面的边缘区域按等弧长间距开设2—4个径向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上设置紧固部件,将挂钩部件与紧固部件配合安装在径向安装槽内,且根据上盖板直径大小,径向调整挂钩部件在安装槽内的固定位;在挂钩部件内设置弹性复位件,使挂钩部件自动回复到能够勾住上盖板边缘的位置并保持能够勾住上盖板边缘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圆盘形部件下底面边缘安装挂钩部件的内侧设置弹性部件,在挂钩部件勾住上盖板边缘时,使弹性部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能够控制下部辅助簧的辅助簧控制件,是设置只需要夹紧辅助簧基座上的夹位槽的夹持部件,是一种杠杆机构,其包括左杠杆和右杠杆;在圆盘形部件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具有转动轴的支座,左杠杆和右杠杆的中部分别安装在这两个支座转动轴上;左杠杆支座以上为左动臂,支座以下为左夹臂,右杠杆支座以上为右动臂,支座以下为右夹臂。
设置一种重力转化部件,将重力转化部件与提吊部件连接并使重力转化部件能够分别与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的上端互相施加作用力,当提吊部件连带重力转化部件上升时,通过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的上端将作用在重力转化部件上的空气弹簧的重力转化为对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的上端的向外推力,从而迫使左夹臂的下端和右夹臂的下端向内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的重力转化部件是由左撑臂的右端和右撑臂的左端通过铰接轴铰接的部件;将左撑臂的左端与左动臂上端通过左关节轴连接,右撑臂的右端与右动臂上端通过右关节轴连接,使左撑臂和右撑臂成小于180度的v形夹角;将提吊部件的下端套接在铰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重力转化部件是具有左滑面和右滑面的上窄下宽的a形架;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上端分别与a形架的左滑面和右滑面接触且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上端能分别在a形架的左滑面和右滑面作上下滑移。
进一步地,在所述圆盘形部件上安装稳定架,在稳定架的顶部横梁上设提杆孔;将提吊部件中的提杆插入提杆孔内并保证能在提杆孔内上下移动;将提杆下端与重力转化部件连接,在提杆上端设吊环,在吊环与稳定架的顶部横梁之间安装压簧,压簧在吊具非作业状态时,通过压簧的弹性力使夹持部件始终处于夹位状态。
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根据空气弹簧的大小选择吊具,保证吊具的圆盘形部件的大小与空气弹簧相适应;
2)安装吊具:
a.利用气压簧控制件将气压簧控制住;
b.利用辅助簧控制件将辅助簧控制住;
3)起吊,利用吊运装置勾住提吊组件,使气压簧控制件控制的气压簧和辅助簧控制件控制的辅助簧同时受到向上的力;
当吊运装置通过吊具向空气弹簧施加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弹簧的重力时,空气弹簧被吊起。
进一步地,步骤1)选择吊具时需要控制气压簧上盖板边缘的圆盘形部件和挂钩部件,将2—4个挂钩部件按等弧长间距装在靠近圆盘形部件边缘的下底面上。
进一步地,步骤1)选择吊具时需要夹持辅助簧底座夹位槽的夹持部件,其包括左夹臂和右夹臂;将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上端安装在气压簧控制件的一个部件上,使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下端在气压簧控制件的下方呈钳形对称,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做张开的动作和相向靠拢的夹持动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实现安全稳妥吊装,吊装时能在紧紧扣住上部气压簧的同时还能紧紧夹持住下部辅助簧,使气压簧和辅助簧能够同步受力起吊。
2、操作极为简便,只需轻轻扳开夹片一和夹片二,将圆盘形部件压扣在气压簧的上盖板上,放开夹片一和夹片二,夹片一和夹片二就能够自动夹紧辅助簧的夹位槽,且起吊时还能越夹越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按本发明所述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所制作的吊具的应用简图(平面示意图);
图2为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一种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制作的用于空气弹簧吊装的吊具(以下简称“吊具”)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吊具中的圆盘形部件平面示意图,图中主要示出安装槽的形状在圆盘形部件上的位置;
图4为图2所示吊具中的挂钩部件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吊具中的圆盘形部件平面示意图,主要示出弹性部件在圆盘形部件上的位置;
图6为本发明要吊装的空气弹簧平面示意图;
图7为按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一种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制作的用于空气弹簧吊装的吊具简图。
图中:1、圆盘形部件;2、挂钩部件;3、挂钩;4、转轴;5、插座;6、扭簧;7、安装槽;8、紧固部件;9、弹性部件;10、左夹臂;11、右夹臂;12、左支轴;13、右支轴;14、左动臂;15、右动臂;16、左撑臂;17、右撑臂;18、铰接轴;19、左关节轴;20、右关节轴;21、提吊部件;22、稳定架;23、压簧;24、a形架;25、左滑面;26、右滑面;27、气压簧;28、辅助簧;29、夹位槽;30、上盖板;31、橡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本发明之前,先对本发明涉及的吊装对象——空气弹簧作简要说明。如图6所示,空气弹簧主要包括上部的气压簧27和下部的辅助簧28。辅助簧28的材质为橡胶,是空气弹簧嘴沉重的部分;辅助簧28的水平截面为圆形,其底座外周面有环外周面径向向外的夹位槽29。气压簧27顶部是上盖板30,上盖板30下方周边是圆筒状橡胶囊,圆筒状橡胶囊31的上端周边与上盖板30的下底面密封固接,下端周边与辅助簧28上端密封固接,这样在上盖板30与辅助簧28之间通过橡胶囊31的包绕型连接就形成了一个能够充气的密闭空间,通过充气使橡胶囊31向外周边鼓出,上盖板30底面与辅助簧28顶端分离,这样就形成了气压簧。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6所示,一种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在空气弹簧的上部安装一个吊具,利用吊运装置勾住吊具吊起空气弹簧;所述的吊具是一种在起吊过程中能够同时控制住空气弹簧上部气压簧27和下部辅助簧28的吊装机构,在该吊装机构中设置能够控制上部气压簧27的气压簧控制件和能够控制下部辅助簧28的辅助簧控制件,以及供吊运装置勾挂的提吊部件21;吊装时,利用吊运装置勾住提吊部件21就能够使空气弹簧的上部气压簧27和下部辅助簧28同时受力来吊起空气弹簧。由于空气弹簧的气压簧23的橡胶囊31与辅助簧28的连接为圆锥面配合自密封形式,在通常只对气压簧23施加向上的力时,沉重的辅助簧28容易从气压簧橡胶囊31连接部位脱落,造成产品损坏,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方法则能够完全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实现安全稳妥吊装。
如图1—6所示,设置能够控制上部气压簧27的气压簧控制件,是设置只需要牢固勾住气压簧上盖板30的圆盘形部件1和设置在圆盘形部件1下底面边缘的挂钩部件2;在圆盘形部件1下底面的边缘区域按等弧长间距开设2—4个径向安装槽7并在安装槽7上设置紧固部件8,将挂钩部件2与紧固部件8配合安装在径向安装槽7内,且根据上盖板30直径大小,径向调整挂钩部件2在安装槽内的固定位;在挂钩部件2内设置弹性复位件,使挂钩部件自动回复到能够勾住上盖板边缘的位置并保持能够勾住上盖板边缘的状态。
具体地:作为优选,气压簧控制件制作为一种只需控制气压簧27上盖板30边缘的的圆盘形部件1和挂钩部件2,在本实施例中,挂钩部件具有挂钩3、转轴4和插座5;将2—4个挂钩部件2按等弧长间距装在靠近圆盘形部件1边缘的下底面上。
在所述圆盘形部件1下底面的边缘区域按等弧长间距开设2—4个设定长度的径向安装槽7,在安装槽7上设置紧固部件8,将挂钩部件2与紧固部件8配合安装在径向安装槽7内,且能够根据上盖板30直径大小,径向调整挂钩部件2在安装槽7内的固定位。
在挂钩部件2内设置弹性复位件,例如扭簧6,使挂钩部件2自动回复到能够勾住上盖板30边缘的位置并保持能够勾住上盖板30边缘的状态。这样可以防止气压簧27在吊运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控制气压簧27沿水平方向晃动
如图5、6所示,在圆盘形部件1下底面边缘安装挂钩部件2的内侧设置弹性部件9,在挂钩部件勾住上盖板30边缘时,使弹性部件9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地:在圆盘形部件1安装挂钩部件2内侧的下底面设置弹性部件9,在挂钩部件2勾住上盖板30边缘时,使弹性部件9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方法一是能够使挂钩部件2较紧的勾住上盖板30,二是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上盖板30,三是显著增大上盖板与圆盘形部件1之间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以加大圆盘形部件1对气压簧沿水平方向的控制力。
如图1、2、6所示,所述设置能够控制下部辅助簧28的辅助簧控制件,是设置只需要夹紧辅助簧28基座上的夹位槽29的夹持部件,是一种杠杆机构,其包括左杠杆和右杠杆;在圆盘形部件1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具有转动轴的支座,左杠杆和右杠杆的中部分别安装在这两个支座转动轴上;左杠杆支座以上为左动臂14,支座以下为左夹臂10,右杠杆支座以上为右动臂15,支座以下为右夹臂11。设置一种重力转化部件,将重力转化部件与提吊部件21连接并使重力转化部件能够分别与左动臂14的上端和右动臂15的上端互相施加作用力,当提吊部件21连带重力转化部件上升时,通过左动臂14的上端和右动臂15的上端将作用在重力转化部件上的空气弹簧的重力转化为对左动臂14的上端和右动臂15的上端的向外推力,从而迫使左夹臂10的下端和右夹臂11的下端向内夹紧。
具体地:利用杠杆原理,分别在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的上端开设轴孔,并在气压簧控制件上对称设置左支轴12和右支轴13,分别将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上端的轴孔套装在左支轴12和右支轴13上,使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能够绕各自的支轴转动;
分别在左支轴12的上端和右支轴13的上端加设左动臂14和右动臂15,当左动臂14和右动臂15的上端同时受到相反的作用力时,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的下端做张开的动作或相向靠拢的夹持动作。
制作夹持部件还包括在左动臂14和右动臂15之间设置重力转化部件,吊装时,通过提杆组件,利用重力转化部件将吊具和空气弹簧自身重力转化为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的夹持力。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一些辅助簧28底座外周面夹位槽29不是很深甚至完全没有,因而需要有夹持部件有强劲的夹持力才能将辅助簧28底座夹住。将重力转化为夹持力,在起吊时夹持部件将辅助簧28底座越夹越紧。
如图1、2所示,所述的重力转化部件是由左撑臂16的右端和右撑臂17的左端通过铰接轴18铰接的部件;左撑臂16的左端与左动臂14上端通过左关节轴19连接,右撑臂17的右端与右动臂15上端通过右关节轴20连接,提吊部件21的下端套接在铰接轴18上。
具体地:制作左撑臂16、右撑臂17、铰接轴18、左关节轴19和右关节轴20;
将左撑臂16右端和右撑臂17左端通过铰接轴18进行铰式连接,并在铰接轴18的中段或两端预留提吊组件中的提吊部件21套装位;
将左撑臂16左端与左动臂14上端通过左关节轴19连接,将右撑臂17右端与右动臂15上端通过右关节轴20连接;
使左撑臂16和右撑臂17在左动臂14和右动臂15之间具有小于180度的v形夹角;这样,只需要改变v形夹角角度的增大或缩小,就能通过左撑臂16和右撑臂17对左动臂14的上端和右动臂15的上端同时施加撑开或收拢的力,基于杠杆原理,下方呈钳形对称的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做夹紧或张开的动作。
改变左动臂14和右动臂15之间v形夹角的角度,就是将提吊组件中的提吊部件21套装在铰接轴18上,在向上提起提吊部件21时,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就能够将辅助簧28底座越夹越紧。
如图1、2所示,在所述圆盘形部件1上安装稳定架22,在稳定架22的顶部横梁上设提杆孔(图中未标注);将提吊部件21中的提杆(图中未标注)插入提杆孔内并保证能在提杆孔内上下移动;将提杆下端与重力转化部件连接,在提杆上端设吊环(图中未标注),在吊环与稳定架的顶部横梁之间安装压簧23,压簧在吊具非作业状态时,通过压簧23的弹性力使夹持部件始终处于夹位状态。
具体地:制作与辅助簧控制件相连接的提吊部件21和稳定架22,稳定架22固定在圆盘形部件上,主要用于稳定提吊部件21,提吊部件21包括提杆和吊环等,在设置重力转化部件的本实施例中,提杆的下部与夹持部件连接。吊运时,通过提吊部件向气压簧控制件和辅助簧控制件传导吊运装置施加的向上的力。
在安装吊具时,为便于操作,需要有一定的力度使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始终保持夹持状态,还在稳定架22上设置了使提吊部件21向上受力的压簧23。但是,这个力也不宜过大,以能够手动轻轻扳开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为宜。
如图1、2、4、6所示,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根据空气弹簧的大小选择吊具,保证吊具的圆盘形部件1的大小与空气弹簧相适应;
2)安装吊具:
a.利用气压簧控制件将气压簧27控制住:将圆盘形部件1压在上盖板30上,用挂钩部件2的挂钩3勾住气压簧上盖板30的下边面;
b.利用辅助簧控制件将辅助簧控制住:用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夹住辅助簧基座夹位槽29;
3)起吊,利用吊运装置勾住提吊部件,使气压簧控制件控制的气压簧27和辅助簧控制件控制的辅助簧28同时受到向上的力;
当吊运装置通过吊具向空气弹簧施加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弹簧的重力时,空气弹簧被吊起。
在步骤1)选择吊具时需要控制气压簧上盖板30边缘的圆盘形部件1和挂钩部件2,将2—4个挂钩部件2按等弧长间距装在靠近圆盘形部件1边缘的下底面上。
在步骤1)选择吊具时需要夹持辅助簧底座夹位槽29的夹持部件,其包括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将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的上端安装在圆盘形部件1上,使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的下端在气压簧控制件的下方呈钳形对称,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做张开的动作和相向靠拢的夹持动作。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一种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重力转化部件的设置是:制作具有左滑面25和右滑面26的上窄下宽的a形架24;使左动臂14的上端和右动臂15上端分别与a形架的左滑面25和右滑面26接触;a形架24与提吊组件中的提吊部件21连接。当提吊部件21将a形架24上提时,在吊具自身重力和气压簧27重力作用下,迫使左动臂14的上端和右动臂15上端分别沿a形架24的左滑面25和右滑面26向下滑,由于a形架24上窄下宽,左动臂14的上端和右动臂15上端分别受到向左的推力和向右的推力,从而使左夹臂10和右夹臂11对辅助簧28基座越夹越紧。
显然,上述实施例只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而不能视为限制本发明涵盖的保护范围,任何等价形式的修改都应视为落入本发明涵盖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在空气弹簧的上部安装一个吊具,利用吊运装置勾住吊具吊起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具是一种在起吊过程中能够同时控制住空气弹簧上部气压簧和下部辅助簧的吊装机构,在该吊装机构中设置能够控制上部气压簧的气压簧控制件和能够控制下部辅助簧的辅助簧控制件,以及供吊运装置勾挂的提吊部件;吊装时,利用吊运装置勾住提吊部件就能够使空气弹簧的上部气压簧和下部辅助簧同时受力来吊起空气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能够控制上部气压簧的气压簧控制件,是设置只需要勾住气压簧上盖板的圆盘形部件和设置在圆盘形部件下底面边缘的挂钩部件;在圆盘形部件下底面的边缘区域按等弧长间距开设2—4个径向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上设置紧固部件,将挂钩部件与紧固部件配合安装在径向安装槽内,且根据上盖板直径大小,径向调整挂钩部件在安装槽内的固定位;在挂钩部件内设置弹性复位件,使挂钩部件自动回复到能够勾住上盖板边缘的位置并保持能够勾住上盖板边缘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圆盘形部件下底面边缘安装挂钩部件的内侧设置弹性部件,在挂钩部件勾住上盖板边缘时,使弹性部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能够控制下部辅助簧的辅助簧控制件,是设置只需要夹紧辅助簧基座上的夹位槽的夹持部件,是一种杠杆机构,其包括左杠杆和右杠杆;在圆盘形部件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具有转动轴的支座,左杠杆和右杠杆的中部分别安装在这两个支座转动轴上;左杠杆支座以上为左动臂,支座以下为左夹臂,右杠杆支座以上为右动臂,支座以下为右夹臂;设置一种重力转化部件,将重力转化部件与提吊部件连接并使重力转化部件能够分别与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的上端互相施加作用力,当提吊部件连带重力转化部件上升时,通过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的上端将作用在重力转化部件上的空气弹簧的重力转化为对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的上端的向外推力,从而迫使左夹臂的下端和右夹臂的下端向内夹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转化部件是由左撑臂的右端和右撑臂的左端通过铰接轴铰接的部件;将左撑臂的左端与左动臂上端通过左关节轴连接,右撑臂的右端与右动臂上端通过右关节轴连接,使左撑臂和右撑臂成小于180度的v形夹角;将提吊部件的下端套接在铰接轴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转化部件是具有左滑面和右滑面的上窄下宽的a形架;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上端分别与a形架的左滑面和右滑面接触且左动臂的上端和右动臂上端能分别在a形架的左滑面和右滑面作上下滑移。
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盘形部件上安装稳定架,在稳定架的顶部横梁上设提杆孔;将提吊部件中的提杆插入提杆孔内并保证能在提杆孔内上下移动;将提杆下端与重力转化部件连接,在提杆上端设吊环,在吊环与稳定架的顶部横梁之间安装压簧,压簧在吊具非作业状态时,通过压簧的弹性力使夹持部件始终处于夹位状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弹簧的吊装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根据空气弹簧的大小选择吊具,保证吊具的圆盘形部件的大小与空气弹簧相适应;
2)安装吊具:
a.利用气压簧控制件将气压簧控制住;
b.利用辅助簧控制件将辅助簧控制住;
3)起吊,利用吊运装置勾住提吊组件,使气压簧控制件控制的气压簧和辅助簧控制件控制的辅助簧同时受到向上的力;
当吊运装置通过吊具向空气弹簧施加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弹簧的重力时,空气弹簧被吊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选择吊具时需要控制气压簧上盖板边缘的圆盘形部件和挂钩部件,将2—4个挂钩部件按等弧长间距装在靠近圆盘形部件边缘的下底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空气弹簧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选择吊具时需要夹持辅助簧底座夹位槽的夹持部件,其包括左夹臂和右夹臂;将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上端安装在气压簧控制件的一个部件上,使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下端在气压簧控制件的下方呈钳形对称,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做张开的动作和相向靠拢的夹持动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