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2-06-30  56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产业的兴起,服务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公司、行业开始建设自己的机房,服务器作为存储设备、数据运算节点等24小时不间断、高负载进行工作。

基于服务器的重要性,为保证服务器正常、高效运转,需要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现有技术中,对于服务器的监控采用在机房本地直接查看。由于需要机房本地查看,故管理员必须在机房环境下查看设备状态,无法24小时,灵活监控,易造成突发故障延迟发现。

由此可见,如何实现对服务器灵活监控,提高监控的时效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及系统,用于灵活的对待监控服务器进行监控,能够提高监控的时效性,不需要管理员24小时在机房本地查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包括:

移动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并在所述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登录管理终端,并通过所述管理终端从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

与所述移动设备通过广域网连接的管理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与所述管理终端和被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以及获取所述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

优选地,所述管理服务器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访问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是否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匹配;

如果匹配,则授权所述移动设备登录所述管理终端;

在登录成功后,判断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的访问对象是否包含在所述数据库记录的访问权限中;

如果包含,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满足所述预设的访问条件。

优选地,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根据管理员的操作对所述数据库进行更新。

优选地,对所述数据库的更新包括:

增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所述访问权限。

优选地,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增加所述被监控服务器、删除所述被监控服务器。

优选地,

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获取各所述被监控服务器的所述运行数据以便于查看和管理。

优选地,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定时打包各所述被监控服务器的所述运行数据,并依据预先存储的判断逻辑判断所述运行数据是否异常,在所述异常数据异常时报警提示。

优选地,所述移动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终端发送的报警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输入的信息包括所述被监控服务器上的标签信息或用户名和密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包括:

移动设备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

管理终端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在所述访问请求满足所述预设的访问条件时,授权所述管理终端允许所述移动设备登录,并将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终端;

所述移动设备登录管理终端后获取所述运行数据。

本申请所提供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包括移动设备、管理终端和管理服务器。其中,移动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并在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登录管理终端,并通过管理终端从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管理终端与移动设备通过广域网连接,用于接收访问请求,并将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用于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以及获取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从而实现监控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不需要停留在机房,故灵活性和时效性更好。另外,需要对移动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进行鉴权,所以可以提高运行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与上述系统对应,效果同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服务器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移动设备10、管理终端11、管理服务器12。

在具体实施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移动设备通过广域网(wan)与管理终端连接。移动设备由用户(监控人员或者管理员)持有,以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具体的,监控人员可以输入相应的信息,则移动设备就可以根据该信息生成访问请求,以表示要访问哪个被监控服务器,或者被监控服务器的什么信息。由于移动设备与管理终端通过wan连接,因此,对于持有移动终端的用户来说,可以不局限于在机房进行监控,灵活性较高,时效性也较高。

移动设备在生成访问请求后,将访问请求通过广域网发送至管理终端。管理终端在接收到访问请求后,将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此时,移动设备还未成功登录管理终端,因此,管理终端无法为移动设备提供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管理终端可以是一台计算机,另外,管理终端和可以和管理服务器集成为一体,当然,如图1所示,二者也可以是独立存在。

管理服务器,与管理终端和被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以及获取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管理服务器中包含有数据库,用于存放预设的访问条件,通过判断访问请求中的用户的相关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来确定是否要响应访问请求。当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管理服务器授权管理终端对移动设备开放,使得移动设备登录管理终端,并通过管理终端从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运行数据可以包括bmc日志、硬件数据、当前运行状态、硬件利用率等。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管理服务器在确定访问请求不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还可以向管理终端发送异常登录提示信息,管理终端在接收到异常登录提示信息后,将该信息转发至移动设备,此时,移动设备没有登录到管理终端,因此,也不会得到相应的运行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包括移动设备、管理终端和管理服务器。其中,移动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并在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登录管理终端,并通过管理终端从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管理终端与移动设备通过广域网连接,用于接收访问请求,并将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用于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以及获取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从而实现监控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不需要停留在机房,故灵活性和时效性更好。另外,需要对移动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进行鉴权,所以可以提高运行数据的安全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服务器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管理服务器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包括:

s10:判断访问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是否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匹配,如果匹配,则进入s11。

s11:授权移动设备登录管理终端。

s12:在登录成功后,判断访问请求中包含的访问对象是否包含在数据库记录的访问权限中,如果包含,则进入s13。

s13:确定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步骤对访问请求进行判断,分别是用户信息和访问对象,其中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名或者移动设备的ip地址等,访问对象是指要发访问哪个被监控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中,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合法的用户信息的集合,当访问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在这一集合中时,表明访问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匹配,否则,不匹配,说明当前用户信息不是合法的。当访问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匹配时,管理终端会向移动设备发送登陆成功的提示信息,例如,在移动设备上显示相应的页面。此时,管理服务器再对访问请求中的访问对象进行鉴权,例如,数据库中记录有该用户信息对应的访问权限为访问被监控服务器a和被监控服务器b,那么,如果访问请求中的访问对象是被监控服务器a,则说明访问请求中包含的访问对象包含在数据库记录的访问权限中,则管理服务器将被监控服务器a的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终端,管理终端向移动设备推送包含被监控服务器a的运行数据的页面,则移动设备上就可以显示被监控服务器a的运行数据。同理,数据库中记录有该用户信息对应的访问权限为访问被监控服务器a和被监控服务器b,那么,如果访问请求中的访问对象是被监控服务器c,则说明访问请求中包含的访问对象不包含在数据库记录的访问权限中,则管理服务器不会将被监控服务器c的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终端,管理终端也就无法向移动设备推送包含被监控服务器c的运行数据的页面,则移动设备上就无法显示被监控服务器c的运行数据。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访问请求不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管理服务器还可以向管理终端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管理终端再向移动设备返回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您没有访问权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管理终端还用于根据管理员的操作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管理员不直接对管理服务器操作,而是对管理终端进行操作,然后同步至数据库中。管理员在通过管理终端对数据库操作时,需要输入管理员密码。为了便于追溯,管理终端还需要记录更新的相关信息,例如更新时间,更新内容等。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对数据库的更新包括:增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访问权限。可以理解的是,增加用户,则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就会相应增多,删除用户,则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就会相应减少。修改访问权限,则对应的用户的访问对象就会改变,可以是增加,也可以是减少,或者是替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管理终端还用于增加被监控服务器、删除被监控服务器。

具体的,管理终端通过断开和接通被监控服务器与管理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从而实现管理服务器上能够获取到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的改变。被监控服务器可以通过bmc接口与管理服务器连接,所以管理终端可以通过断开和接通被监控服务器的bmc接口与管理服务器的连接实现增加被监控服务器和删除被监控服务器的操作。被监控服务器除了可以通过bmc接口与管理服务器连接外,还可以是通过wifi网络实现,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管理终端还用于获取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以便于查看和管理。

管理终端一般由管理员持有,通过输入管理员密码进行访问,当管理终端获取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则管理员可以掌握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方便统一管理。

进一步的,管理终端还用于定时打包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并依据预先存储的判断逻辑判断运行数据是否异常,在异常数据异常时报警提示。在具体实施中,通过打包可以对运行数据进行归档,便于后期查看,并且通常情况下,打包还可以起到数据压缩的作用,以占用更小的存储空间。可以理解的是,预先存储的判断逻辑需要依据运行数据的类型确定,例如,运行数据为cpu温度,那么预先存储的判断逻辑可以为cpu温度超过60摄氏度为异常,则当cpu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则确定运行数据异常,并进行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移动设备还用于接收管理终端发送的报警提示信息。

当管理终端确定出某一运行数据异常后,还将报警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该移动设备必然是生成的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的移动设备,例如移动设备a生成的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即持有移动设备a的用户具有访问被监控服务器(出现异常的运行数据的被监控服务器)的权限,则将报警提示信息发送给移动设备a,那么持有移动设备a的用户就可以及时获取到被监控服务器的异常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输入的信息包括被监控服务器上的标签信息或用户名和密码。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被监控服务器上粘贴标签信息,例如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用户控制移动设备扫描标签信息实现信息的输入。另外,还可以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是前者的输入方式,则访问请求中的访问对象可通过标签信息体现,如果是后者的输入方式,则访问请求中的用户信息可通过用户名体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申请还提供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方法对应的实施例。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移动设备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

s21:移动设备将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终端;

s22:管理终端接收访问请求;

s23:管理终端将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s24:管理服务器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如果是,授权管理终端允许移动设备登录;

s25:管理服务器获取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

s26:管理服务器将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终端;

s27:移动设备登录管理终端;

s28:移动设备获取运行数据。

由于系统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方法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系统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移动设备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管理终端接收访问请求,并将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判断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将获取到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终端,移动设备在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登录管理终端,并通过管理终端从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从而实现监控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不需要停留在机房,故灵活性和时效性更好。另外,需要对移动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进行鉴权,所以可以提高运行数据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并在所述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登录管理终端,并通过所述管理终端从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

与所述移动设备通过广域网连接的管理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与所述管理终端和被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以及获取所述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访问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是否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匹配;

如果匹配,则授权所述移动设备登录所述管理终端;

在登录成功后,判断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的访问对象是否包含在所述数据库记录的访问权限中;

如果包含,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满足所述预设的访问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根据管理员的操作对所述数据库进行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数据库的更新包括:

增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所述访问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增加所述被监控服务器、删除所述被监控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获取各所述被监控服务器的所述运行数据以便于查看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定时打包各所述被监控服务器的所述运行数据,并依据预先存储的判断逻辑判断所述运行数据是否异常,在所述异常数据异常时报警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终端发送的报警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的信息包括所述被监控服务器上的标签信息或用户名和密码。

10.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设备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

管理终端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在所述访问请求满足所述预设的访问条件时,授权所述管理终端允许所述移动设备登录,并将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终端;

所述移动设备登录管理终端后获取所述运行数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的系统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移动设备、管理终端和管理服务器。移动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信息生成访问请求,并在访问请求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时,登录管理终端,并通过管理终端从管理服务器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管理终端与移动设备通过广域网连接,用于接收访问请求,并将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用于判断访问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访问条件以及获取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通过本技术方案,用户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上获取对应的被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从而实现监控的目的,不需要停留在机房,故灵活性和时效性更好。由于需要对访问请求进行鉴权,所以可以提高运行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66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