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新冠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患者普遍具有发热、乏力和咳嗽等症状,而咳嗽时产生大量飞沫,飞沫携带有大量高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极易污染,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及其他患者,现有技术中在治疗时,患者在治疗是往往佩戴配合呼吸机治疗的专用口罩,但专用口罩上都设有排气孔,飞沫仍可通过排气孔排出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面罩,能有效收集呼气气体及飞沫,便于对其消毒,防止感染或交叉感染,提高传染病治疗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
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具有盖合至人体面部的敞口,所述敞口用于覆盖人体的鼻部和口部;
面罩衬垫:所述面罩衬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呼吸面罩的所述敞口上;
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面罩主体上且与所述敞口相对,所述出气口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将人体呼出气体从所述面罩主体内向外排出;
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面罩主体与外界空气。
较佳地,所述出气口为管状出口,所述管状出口连接消毒装置,用于对人体呼出气体收集并消毒。
较佳地,所述进气口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将外界气体单向通入所述面罩主体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包括一圆环和一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设有中心轴,所述圆环设有中心孔,所述弹性薄片的中心轴套设在所述圆环的中心孔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包括一圆环和一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与所述圆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薄片盖住所述圆环的通孔。
较佳地,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防窒息孔。
较佳地,所述防窒息孔的一端设有弹性密封片,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防窒息孔。
较佳地,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氧气口,所述氧气外套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氧气口。
较佳地,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头带,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头带。
较佳地,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前额支架,所述前额支架用于支撑人体前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呼吸面罩不仅能配合呼吸机等治疗设备使用,为患者提供通气或输氧治疗,而且能对患者呼出的气体、飞沫进行收集消毒,减少病毒污染和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呼吸面罩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呼吸面罩右视图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呼吸面罩第一单向阀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呼吸面罩第一连接管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呼吸面罩右视图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所述面罩主体1具有盖合至人体面部的敞口,所述敞口用于覆盖人体的鼻部和口部;面罩衬垫2,所述面罩衬垫2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呼吸面罩的所述敞口上;出气口11,所述出气口11设置在所述面罩主体1上且与所述敞口相对,所述出气口11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将人体呼出气体从所述面罩主体内向外排出;进气口12,所述进气口12用于连通所述面罩主体1与外界空气。
较佳地,所述进气口12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将外界气体单向通入所述面罩主体1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都是单向导通,但是方向相反,出气口11内的第一单向阀只允许气体从面罩主体1内排出,而外界空气无法通过出气口11进入面罩主体1内,同样地,进气口12内的第二单向阀只允许气体进入面罩主体内,而面罩主体1内的气体无法通过进气口12排出,从而保证呼吸气体依次单向通过进气口12、面罩主体1和出气口11,患者呼出气体、飞沫等都集中从出气口11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11,所述进气口12为管状出口,出气口11连接消毒装置,用于对人体呼出气体收集并消毒,进气口12连接通气设备,例如呼吸机,用于给患者提供正压气体等。出气口11和进气口12设置为管状,便于与标准的连接管道连接,提高呼吸面罩的适配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包括一圆环和一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设有中心轴,所述圆环设有中心孔,所述弹性薄片的中心轴套设在所述圆环的中心孔内。当患者呼气时,面罩主体1内的气体压力大,同时顶开弹性薄片,呼气气体和飞沫从圆环上的空隙排出出气口,此外进气口内单向阀的弹性薄片被顶住封闭所述单向阀,面罩主体1内的气体无法从进气口12排出;当患者吸气时,面罩主体1内的气体压力低,同时出气口内单向阀的弹性薄片被顶住密封,外界气体无法通过出气口11进入面罩主体1,而进气口内的单向阀打开,外界气体进入面罩主体1内。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包括一圆环和一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与所述圆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薄片盖住所述圆环的通孔。当患者呼气时,面罩主体1内的气体压力大,同时顶开弹性薄片,呼气气体和飞沫从圆环上的空隙排出出气口,此外进气口内单向阀的弹性薄片被顶住封闭所述单向阀,面罩主体1内的气体无法从进气口12排出;当患者吸气时,面罩主体1内的气体压力低,同时出气口内单向阀的弹性薄片被顶住密封,外界气体无法通过出气口11进入面罩主体1,而进气口内的单向阀打开,外界气体进入面罩主体1内。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上设有防窒息孔31,第一连接管3为直角弯管,防窒息孔31设置在直角弯管的转角处,防窒息孔31的一端设有弹性密封片32,第一连接管在使用时,一端连接呼吸面罩主体,另一端连接通气设备,当使用通气设备时,通气设备的气体打开弹性密封片32,弹性密封片32收气体压力顶在防窒息孔31上,并且堵住防窒息孔31,当关闭通气设备时,弹性密封片32恢复原来的位置,外界空气通过防窒息孔31进入呼吸面罩。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氧气口,所述氧气口外套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氧气口,所述氧气口用于连接增氧设备,例如制氧机等,提高患者吸入气体的氧气浓度,提升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头带,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头带,便于患者固定佩戴好呼吸面罩,以防止呼吸面罩脱落或漏气。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前额支架,所述前额支架用于支撑人体前额,前额支架上设有软垫,能更好地贴合患者额头,同时减轻呼吸面罩对患者面部的挤压,提高患者长期佩戴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出气口11′可以插接在面罩主体1′上,降低面罩主体的加工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12′同样可以插接在面罩主体1′上,并且进气口12′与第一连接管3′可以一体成型,一起插接在面罩主体1′上,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包括:
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具有盖合至人体面部的敞口,所述敞口用于覆盖人体的鼻部和口部;
面罩衬垫:所述面罩衬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呼吸面罩的所述敞口上;
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面罩主体上且与所述敞口相对,所述出气口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将人体呼出气体从所述面罩主体内向外排出;
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面罩主体与外界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为管状出口,所述管状出口连接消毒装置,用于对人体呼出气体收集并消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将外界气体单向通入所述面罩主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包括一圆环和一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设有中心轴,所述圆环设有中心孔,所述弹性薄片的中心轴套设在所述圆环的中心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包括一圆环和一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与所述圆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薄片盖住所述圆环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防窒息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窒息孔的一端设有弹性密封片,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防窒息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氧气口,所述氧气外套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氧气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头带,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头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前额支架,所述前额支架用于支撑人体前额。
技术总结